主题:聊聊那些小众的另类的旁轴..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0.126
主题: 2
帖子: 113
注册: 2015年9月
大不列颠的“小”

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列强,大不列颠的相机产业总体来说乏善可陈,不过,也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特例…
Agimatic是由Agilux Ltd(有限公司)于1958年推出的一台小型35mm旁轴相机。Agilux是航空和通用仪器公司(AGI)的子公司,AGI在二战期间制造军用相机。

Agimatic是一款简洁的小相机,24x36标准35mm画幅,具有自己独特的镜头卡口,通常搭配一个4镜片的45mm f2.8镜头(可能是 Tessar型),此外还可以安装一枚85mm F5.5的镜头。
Agimatic的有趣之处在于:
1. 具有一个非联动的测距装置。这意味着在要先通过测距仪测距得出距离数据之后再调整镜头对焦刻度到测出的距离位置。
2. 相机没有快门按钮和上片拨杆(或旋钮),而是采用了非常非常独特的四合一的机制,即快门的释放,快门上弦,过片以及推动胶片计数器前进都是通过镜头卡口前的一个压杆装置完成的。
3. 镜头的更换通过一个镜头更换压杆实现,而非常见的旋转镜头的方式。
4. 具有一个测光表,通过计算测光值之后手动调整曝光设置。
5. 机身具有一个取景切换钮用于切换不同镜头时取景。

后来,Agilux推出了Agimatic的后继版本——Agima,具有更加宽大明亮的亮线取景器以及联动的测距仪。镜头还是原先的两枚,但是很遗憾卡口却和Agimatic并不兼容。
此外,和很多其他的公司不同,Agilux制造所有的零部件,包括镜头和快门。到上个世纪60年代,AGI公司停止了生产相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通用 35mm画幅 镜头卡口 快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2194 回帖:11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426
主题: 172
帖子: 8754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除了50mm标准镜头外,Futura系统的产品阵容还包括35mm f/4.5 Ampligon、令人惊叹且芳踪难觅的70mm f/1.5 Frilon”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就很好奇,这个70/1.5是什么样子。没想到过了两天,我就收到了这支镜头。不得不感叹这奇妙的缘分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111
主题: 71
帖子: 3255
注册: 2005年4月
样片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142
主题: 15
帖子: 20008
注册: 2013年10月
楼主相机知识丰富令人大开眼界 本帖最后由 安迪明 于 2022-5-1 03:2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26
主题: 2
帖子: 113
注册: 2015年9月
Futura,未来未曾来到的的未来相机
提起相机,在人们的心目中,德系总是比日系要高端的。德系的徕卡、蔡司、福伦达又或者柯达生产过很多的杰出的相机,很受收藏玩家的追捧。但是还有一类数量众多的德系品牌在※※的巨浪中被默默淘汰。Futura就是其中之一。
一家名为 Fritz Kuhnert, Optische Anstalt 的光学公司在1942年创立,关于这家公司的资料今天所知甚少,基本上只有该公司在二战期间被摧毁,1946年公司转型生产民用相机。而站前这家公司以及创始人Fritz Kuhnert究竟做了些什么则无从知晓。
Efka 24是这家公司在1947年生产的第一台相机(据说“Efka”这个名字是Fritz Kuhnert 的首字母“FK”的德语拼音),这是一款简单的估焦相机,采用135胶片拍摄24x24幅面的照片,搭配自产的Elor 40mm f/2.8 镜头,这台相机可以被称为Futura的前身。此后,公司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也就是1950年才推出了Futura。Futura拍摄标准的24x36画幅,并且配有联动测距。
Futura有好几个版本,最早是50年推出的Futura Standard。最早的Standard配备了50mm镜头,其中由施耐德前员工设计的高速镜头Frilon 50 F1.5最为珍稀。早期的Standard的闪灯同步接口位于倒片旋钮之后,后期的版本则移到了旋钮的前方。有趣的是后期的Standard有的机型使用施耐德45mm f2.8 Xenar镜头,但是50mm镜头和45mm镜头并不能互换,所以在使用不同的镜头的机身上分别标注了45和50的字样用以区分。而另外一个吊诡的事情就是发布Futura不久,Fritz Kuhnert 就将他的公司卖给了Ernst和Eduard Komorowski两兄弟,后者将公司更名为Futura Kamerawerk GmbH继续生产Futura系列相机。
Standard的后续机型是Futura P,P的名称来源于更加经济的快门Prontor-SV。机器的闪灯接口转移到了相机的前面板,使用45mm的镜头卡口,可搭配用于施耐德 Xenar 或新推出的 Futura Futar 45mm f/3.5镜头。相机可以通过特制的附件使用广角和长焦镜头。相机顶部的自拍杆取消,变为快门自带自拍杆,公司名称标注在机身前面板镜头卡口的上方。
1953年,Futura进行了一次重大的升级推出了Futura-S(upper), S采用新的Synchro-Compur快门,同时另外一个重大的改进就是更新了机身的卡口。S机身的外观也相应的进行了升级,公司名称重新移到了快门表盘上,机身增加了肩带耳,此外还可以选配一个具有可以折叠的进片拨杆进片旋钮。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版本Futura S-III,专为出口美国的版本,折叠进片杆变为了标配。
镜头:
Futura的镜头是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最早一批的镜头是该公司在Kuhnert所有时制造的,标识为Fritz Kuhnert Freiburg Br。镜头有三种,焦距都是50mm,分别是Frilon (50mm f/1.5)、Evar (50 mm f/2)和Elor (50mm f/2.8)。早期标识为Fritz Kuhnert的版本相对较少,因为公司1951年被卖掉了,镜头的标识也变更为Futura Freiburg Br。但是让人感到温馨的最早期的这批镜头的是以Kuhnert及其家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除了50mm标准镜头外,Futura系统的产品阵容还包括35mm f/4.5 Ampligon、令人惊叹且芳踪难觅的70mm f/1.5 Frilon、75mm f/3.8 Tele-Futar和90mm f/5.6 Tele-Elor。但是早期的Futura机身上这些非标准镜头安装在相机之后无法联动测距,只能通过测距仪测距,根据测距的距离手动设置镜头的对焦距离。后期,在Futura-S机型设计了新的卡口以及镜头实现了联动测距,但是前后版本的镜头并不兼容。
Futura的消亡和它的出现同样知之甚少,网传是因为陷入财务困境并且面对日本厂商的巨大冲击公司直接选择了清算。Futura在1957年关门大吉,以“未来”命名的相机的未来未曾到来。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26
主题: 2
帖子: 113
注册: 2015年9月
美利坚“徕卡”
Ektra的诞生是因为二战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款美国相机的诞生也和二战关系紧密,那就是Kardon旁轴相机。同样是因为二战,美国停止了德国的相机进口,但是美军※※需要一台质量能够媲美徕卡的35mm相机。期初,相机在Ernst Leitz纽约分部(美国※※控制)研发,但是因为零件和熟练技工的缺乏而不得不放弃。于是这项任务就交给Premier Instrument Corporation,由其俄罗斯籍总裁 Peter Kardon领导,Kardon相机基于Leica IIIa开发。1945年,交付了第一批产品Kardon Signal Corps,采用的镜头是早已口碑很好的柯达47/2 Ektar。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很快战争就结束了,于是美国※※取消了Kardon相机的合同,这让Peter Kardon损失了极大的金钱、时间以及精力。为了弥补损失,Premier决定将Kardon开发为民用版本进行出售。首次发售的售价大约为340美金。
民用版本的Kardon发售后不久,美国※※联系到了Peter Kardon,要求其为美军直到一台可以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使用的相机。1948年,两台新开发的军用Kardon相机送到了美国军方手中,并且在-67度的冷冻室内冷冻后用Kodak Plus-X胶片成功曝光。
1949年,美国军方订购了990台,1952年6月有订购了664台,相机交付之前进行了严格的测试。
提供给军方的相机内部名称为PH629/UF,顶板上仍标有Kardon的字样。军用版除了背部铆接了的军方名称的背板之外,外观上还是有几点很明显的差异:
民用板镜头卡座的10点方位有个外部调焦轮,军方版则是在8点的位置(这个外部调焦轮的作用是为了方便军人戴手套时操作,除此调焦轮之外,Kardon的卡口与Leica M39卡口是一致的,Kardon可以使用徕卡的镜头)
民用板的进片旋钮较小,军方版较大且具有一个凹陷的曝光计数器
军方版的快门释放按钮更高。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26
主题: 2
帖子: 113
注册: 2015年9月
Ektra:阿喀琉斯之踵
二战之前,最好的35mm相机来自于德国。但是到了1930年代的后期,战争的阴云让美国预见到德国精密相机的供应可能中断。于是美国寻求研发属于自己的最高级的35mm相机。这就是Ektra。
看Ektra的外形,这是一台左撇子相机。所以有传言称柯达拉了一位为August Nagel(柯达雷丁娜之父)工作的德国左撇子员工设计了Ektra。另外关于Ektra的一个更邪乎的传言就是日本间谍使用了一台Ektra在珍珠港遇袭之前潜入夏威夷的故事。上述都只是谣言而已,Ektra的设计师是一位匈牙利人Mihalyi ,而间谍的故事则是电影的截图。
Ektra不仅是柯达最高规格的 35 毫米相机,也是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美国相机之一。极具创新性和功能性,尤其在功能方面超过了同时代的徕卡和康泰时。Ektra于1941年推出,其创新之处简直令人惊叹,很难想象出这是一台在1941推出的相机所具有的功能。徕卡和康泰时的功能在其面前简直是不够看的…Ektra的创新包括:
第一台具有视差矫正的旁轴相机~!
第一台具有内置变焦取景器的35mm相机~!(这在旁轴上太不容易了)
第一台可换后背的35mm旁轴~!
第一台使用进片拨杆的35mm旁轴(拨杆位于相机背面,不走寻常路啊)
第一台使用拨杆回卷的35mm旁轴
104mm超长的测距基线(为了搭配计划中的254mm镜头尽管镜头最终并未推出)
35mm-153mm完整的镜头群(还有三支镜头在设计计划中但未正式推出)
所有镜头均为镀膜镜头。
发布后,Ektra搭50mm f/3.5镜头售价 235 美元或搭配50mm f/1.9镜头售价300美元(图片中可见1941年 Ektra目录中的完整价目表,包括镜头和其他一些配件。
柯达用标语“世界上最杰出的相机”为 Ektra 做广告,使用了各种用 Ektra 拍摄照片放大打印做成一本40页的宣传手册,旨在充分展示 Ektra 的优点。
柯达于1948年6月正式停产Ektra,1941年发布后的几年里,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原来300美元的价格已经不足以覆盖成本。为了保持盈利,柯达不得不将相机的价格提高到700美元。
关于Ektra的产量,专家们估计在2000-2500台左右。

在Ektra原先雄心勃勃的规划当中总共包括9支镜头,除了35/3.3、50/1.9、50/3.5、90/3.5、135/3.8、153/4.5等已经发布的镜头之外,还有三支镜头(50/1.5、851.6、254/4.5)在开发计划中但没有最终生产而投产的6支镜头的素质极高,丝毫不逊色甚至有些超越同时代徕卡和康泰时的镜头,而且这些镜头全部镀膜。此外,原开发计划还打算为Ektra设置发条驱动可交换后背,可支持一次至多12张的拍摄,以及一个可以实现光圈优先的自动曝光装置(这个想法非常超前)。
前面提到过Ektra是一台左撇子相机(快门及很多控件在相机左侧),但是实际上设计的初衷恰恰相反。Mihalyi 认为大多数人的右手更加强壮和有力,更适合托持相机保持稳定。
而Ektra的取景器则是具有视差矫正和可调节的变焦(范围从50-254)。要知道几乎所以所有的可换镜头旁轴都是靠内部框线的方式实现观察构图,而Ektra的变焦系统却达到接近单反的取景效果,实现这一点只需要旋转相机顶部的取景器变焦转盘即可以实现。不过可惜的是取景器只适合50以上的焦段,柯达为35mm的镜头提供一个单独的取景器。
用135相机(120相机很多都可以更换后背)的玩家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一卷胶卷没有拍完的情况下光环境改变了,需要更换不同感光度或者种类的胶卷,那么把胶片回卷并记住拍摄张数则是不得已的一个处理方式。而Ektra则可以在拍摄中途更换后背(后期的135相机禄来sl2000f系列可以更换后背)。这大大方便了摄影师。
阿克琉斯之踵:
Ektra的快门成为了致命的缺陷。今天能够找到的Ektra其中95%的快门都会出现故障。然而些许带有些讽刺意味的是,Ektra的快门设计也是一项非常具有创新意义的设计。Ektra是布帘焦平面快门,这和徕卡是一样的。但是Ektra快门的机制和其他布帘快门非常不同。早期的布帘快门都是由两块布帘组成,慢速情况下,前帘先完全打开,到曝光时间完成后,后帘关闭,完成曝光。当高速是,前帘未完全打开时,后帘即开始关闭,前后帘之间形成一个空隙,通过控制间隙的大小来控制曝光时间。Ektra的高于1/25快门时,在快门速度设置好后,前后帘就已经移动到位,缝隙就已经形成并控制好了间隙的大小,按下快门后前后帘同时运动,完成曝光。据称,这种方式是为了提高快门的可靠性….然而,然而这却成了Ektra的阿克琉斯之踵…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26
主题: 2
帖子: 113
注册: 2015年9月
Werra:相机里的Volkswagen
※※在1936年曾提出一个设想,要生产一种廉价的“大众汽车”——Volkswagen(volks人民大众+wagen马车),18年后,※※德国要求蔡司耶拿的前员工设计一款廉价的Volkskamera(大众相机),那就是Werra~!-
二战后,蔡司分裂为东西蔡。苏联旗下为东蔡司。二战刚结束时,苏联从德累斯顿和耶拿将大量的人员和设备转移到了基辅和莫斯科以完善苏联的光学工业。大约战争结束的七八年后,苏联将部分人员遣返回了耶拿。当时,※※德国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并不好,1953年6月,2万公民※※。因此,为了短期内改善人民的经济状况,东德※※决定增加消费品的生产。这些被遣返回耶拿的工作人员就街道了这样的一项任务:开发一款新型相机,要求必须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是一款“大众”相机,结构和操作必须简单,出厂价格必须低于100德国马克。
不愧是蔡司前员工,又在苏联社会主义铁拳下接受过改造。这些人员在Eisfeld(蔡司的Bruhns 公司工厂所在地,战前生产望远镜及测距仪)仅仅用了7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设计、测试工作,在1954年9月的莱比锡博览会上推出了一台紧凑型的旁轴相机,这就是Werra,名称来自于Eisfeld附近的一条河流。
Werra无疑是十分成功的。从1954年到1968年,总共生产了大约56万台Werra相机。作为一款在东方社会主义阵营中生产的相机在出口到西方国家,居然也获得了不错的销量,这是十分难得的。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Werra共有22种不同的型号,加上镜头和快门的不同,总共约有40多种以上的变体。
的特点十分鲜明,首先它的外观极其简洁紧凑,顶部除了凹陷式快门(顶部保持了一条直线)。除了释放快门以外,几乎所有的功能都被集中到了镜头之上。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卷片和上弦都是由镜头卡口外侧的上片环实现的。
搭配Werra相机的除了最常见的Tessar 50/2.8之外还有其他集中镜头,其中Novitar 50/2.8镜头最为稀有,已知的只有10台左右,只存在于最早的Werra版本中,此后机型搭配了Novonar 50/3.5版本的镜头,后来在最终使用了天塞最常见的镜头。
起初在Werra 1、2 和 WERRAmat 机型上,镜头为固定不可更换的,后期在WERRA 3、4、5 和 WERRAmatic则变为可交换式镜头。因此,后期Werra还提供Flektogon 35/2.8的广角镜头和Cardinar 100/4的长焦镜头。
此外,Werra还有一个精心设计的遮光罩,如果反过来盖,就变成了了镜头盖。因此,一般收藏爱好者认为没有遮光罩的Werra相机是不完整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26
主题: 2
帖子: 113
注册: 2015年9月
机器人——相机
今天,相机的连拍对于我们而言是非常常见的,连拍速度可以达到30张每秒以上。可是80年之前,连拍绝非易事世界上最早的电动马达驱动的135相机可能是徕卡的250 GG,而如果不能通过电来驱动马达,那如何实现快速连拍呢?答案是——用发条。
1930年,Heinz Kilfitt(就是后来设计第一支变焦镜头福伦达36-82的人),将自动上片相机设计卖给了Hans Berning。此前,Klifitt也将设计尝试卖给AGFA和柯达,不过惨遭拒绝。Hans Berning后来成立了Otto Berning Co.的公司,并于1934年为Kilfitt申请了专利,同一年发布了Robot I旁轴相机。
有说法说是Robot是在德国※※的积极支持之下开发的。还是因为1936年的德国奥运会,体育摄影的爱好者都明白一个能够高速连拍的相机是多么的重要。Robot I在拍摄完成后大约1/10秒的时间即可以完成过片和再次上弦的动作。熟练的摄影师大概一秒钟可以拍摄4-5张照片。Robot I的尺寸很小巧,大概只有16cmx6.3cmx3.2cm,采用26mm螺口安装经镜头,标配3cm f2.8天塞镜头(可以配备30-50mm镜头,镜头为第三方厂家生产,主要是施耐德和蔡司)。快门采用类似电影摄影机的旋转快门,不带测距仪,曝光速度为1-1/500。拍摄幅面24x24。此外,相机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就是侧面有个成90度的取景窗口,这样取景器可以旋转90度,拍摄者可以不用面对目标进行拍摄(这个是为了偷偷的干活???)。Robot此时还没有办法使用标准35mm胶卷,而是需要独立的胶片盒。
1938年,Bering推出了Robot II(取景器不能旋转了,但是侧面多了一个取景窗口),稍大一些,顶部发条旋钮也相应增大,配备了40mm f2.0的Biotar作为标准镜头。有意思的是,此时Robot也开始了测距仪的尝试,推出过一个测距仪配件。
由于Robot II配备了更加强力的弹簧马达以及坚固的不锈钢机身,后来二战中有大约八种不同的变体为德国军方使用(可以安装在JU-87轰炸机尾部,用以评估轰炸效果),尤其是采用75mm Xenar镜头的特殊版本(24x24片幅小,75mm已经在长焦范围内)。
战后1951年,Robot IIa出现,更新的机型的镜头变为施耐德Xenon 40mm f1.9,同时可以使用标准的35mm胶卷。
在1950年代中期,Berning公司进行了彻底的重新设计,相机的长度不变,高度增加了1.3cm左右,重量增加了约一半。Robot推出了很多不同的机型,主要有Robot Star、Robot Junior以及Royal和Record系列。
此外,Berning还生产了Robot的放大版本,Royal 24和Royal 36,带有内置的联动测距仪,可以进行6张每秒的自动连拍,相机的大小和徕卡M3差不多,标配施耐德Xenar 45mm F2.8镜头。
Robot的相机型号很多种,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胶片片幅。按时间列表如下:
Robot I, 1934-1938, 24x24mm
Robot II, 1939-194?, 24x24mm
Robot II 军方版, 1940-1945, 24x24mm
Robot IIa, 1951-1953, 24x24mm
Robot Star, 1952-1959, 24x24mm
Robot Royal III, 1953-1957, 24x24mm
Robot Junior, 1954-1960, 24x24mm
Robot Royal 18, 1955-1959, 18x24mm – Royal系列采用了联动的测距仪,新的卡口,以及新的上片机构
Robot Royal 36, 1955-1959, 24x36mm
Robot Recorder 6, 1955-19??, 6x24mm
Robot Recorder 12, 1955-19??, 12x24mm
Robot Recorder 18, 1955-19??, 18x24mm -- Recorder 系列很不一样,取消了取景器,采用了电机驱动
Robot Recorder 24, 1955-19??, 24x24mm
Robot Recorder 36, 1955-19??, 24x36mm
Robot Royal 24, 1957-1969, 24x24mm
Robot Star II, 1958-1969, 24x24mm
Robot Recorder 24e, 1959-19??, 24x24mm
Robot Recorder 24F, 1963-1965, 24x24mm
Robot Star 25, 1969-19??, 24x24mm
Robot Star 50, 1969-19??, 24x24mm
Robot SC ELECTRONIC, 1987-19??, 16x16mm -- This is a cigarette pack-sized camera that, similar to the和有些像Tessina, 烟盒大小的相机,使用35mm标准胶卷,搭配施耐德30mm f5.6镜头,内置电动马达,TTL测光。
Robot I机型的序列号没有字母前缀,其他机型的字母前缀如下:
Robot II - B
Robot II 军方版 - F
Robot IIa - C
Robot Star - D
Robot Junior - J
Robot Star II - L (后期Robot Star 机型带有俩个字母前缀)
Robot Royal Model III - G
Robot Royal 18, 24 - G
Robot Royal Model II - H
Robot Royal 36, 36S - Z
Robot Recorder - K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26
主题: 2
帖子: 113
注册: 2015年9月
佛罗伦萨上空的鹰
Officine Galileo(伽利略,对,就是那个出名的不得了的意大利人,那个爬高扔铁球家伙)是个位于佛罗伦萨的一家意大利制造商,光学和光电子仪器的生产处于世界前列,生产卫星及空间探测设备,曾经为欧洲的火星快车探测器提供过感应器。
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很牛的公司,曾经联合Ferrania(玩胶片的应该知道这家公司)推出过一款名为Condor——神鹰(秃鹰也好,大雕也罢,神雕侠侣的大雕就翻译成Condor)的旁轴相机。
那是发生在1947年的时候,世界刚刚经过大战的摧残,意大利人向往自由(意大利人那是一贯的自由散漫啊),拍摄任何东西的新自由就来了,这个国家正在重建,意大利人呼吸着和平的新鲜空气,想要无障碍地四处游荡,用图像和文字讲述他们故事…来自文艺复兴发源地的,佛罗伦萨上空的鹰——Condor满足了意大利人
好吧,这是一台挺像徕卡的相机(仅仅外观而言,使用上几乎和徕卡完全不搭边),简单而结构可靠。不可交换的可收缩镜头。和徕卡不同的是采用了叶片快门,1-1/500,B。搭配Eliog 50mm f/3.5或 f/2.8镜头。
总体而言,Condor是一款出色的相机,流畅简洁的外观、优秀的人体工程学、紧凑的尺寸、使用方便,并且镜头相当不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26
主题: 2
帖子: 113
注册: 2015年9月
杜卡迪的梦想
提起杜卡迪(Ducati),能想到什么?当然毫无疑问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摩托车,那是多少男人的梦想的存在啊…可你要说杜卡迪造过相机,额,这个还真是千真万确的…
杜卡迪开始倒不是造摩托车的,造车属于半路出家(二战后才开始造车),其光学部门在1939年成立,制造望远镜和蔡司有千丝万缕的关系。1941,杜卡迪就曾经制造过一台微型相机的原型机。德国一样,在二战中杜卡迪也遭到了轰炸,不过损失并不严重,很快杜卡迪得以恢复。
杜卡迪的旁轴相机Sogno(梦想之意)出产于1947年,大致和杜卡迪的第一台单汽缸引擎摩托车Cucciolo(1946)同时出产。Sogno带有联动测距窗口,此外还有一个独立的取景窗口。机身采用钢材制成,虽然体积非常小巧,但是分量感十足。相机的片幅为18x24半幅格式,采用独特的胶片暗盒,可以拍摄15张照片。焦平面快门,1/20-1/500以及B门。独特的卡口,可更换镜头。
Sogno最有意思的一个特点就是——这是一台左撇子相机,快门释放按钮,上片旋钮以及对焦杆都在左侧(但网上也可见到对焦杆在右侧的机器照片,相关信息待考)。因为是半幅相机,正常情况下机器拍出来的是竖幅的照片。如果你喜欢,拍摄正常的横幅照片的时候你就可以用右手操作了——这取决于你怎么旋转相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聊聊那些小众的另类的旁轴..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