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安徽日报】歙县精心打造“景观名片”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0.784
主题: 10
帖子: 50
注册: 2011年10月
【安徽日报】歙县精心打造“景观名片”
发布时间:2011-04-08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凌道文

    本报讯(通讯员 凌道文)清明时节,国家级※※文化名城歙县春意盎然,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游客流连忘返。据统计,清明小长假,全县共接待游客1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70%,综合收入8590多万元,增长68%,创同期※※新高。

    如此火爆的旅游势头,得益于该县频频开展的旅游推介活动。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发展,歙县进入苏浙沪3小时至4小时旅游圈,并以其丰富的徽文化旅游资源成为苏浙沪的后花园。为此,该县加大对苏浙沪旅游市场的推介和宣传,适时走进上海、南京、宁波、杭州等地的城市社区、学校,举行旅游推介会。清明前夕,该县又在宁波市中心的天一广场搭起推介舞台,黄梅戏 《七仙女看歙县》、民俗表演《跳钟馗》等极具特色的表演,让当地数千市民感受到来自徽州文化的魅力。歙县旅游部门还专门推出优惠政策向宁波市民发出春天的邀约,并精心设计了名山秀水徽文化游、行徽商古道探徽商之源游等几条精品线路。

    歙县旅游景点遍布城乡各地,并有28处乡村景点成为黄山市百佳摄影点。当地群众主动通过各种方式对外宣传,向中外游客吆喝家乡美景。石潭景区的吴秋虎发现博客这种时尚方式,非常适合年轻人的口味,于是就把石潭的油菜花、向日葵、农家乐悉数晒进自己的博客。现在,老吴博客的点击率已经超过4万次。美丽的图片、详细的旅游攻略,很快就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仅3月31日一天,这个仅有百来户人家的景区,日进山游客就超过1.5万人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593 回帖:6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784
主题: 10
帖子: 50
注册: 2011年10月
欢迎来我的家乡看看:http://blog.sina.com.cn/wuqiuhu12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84
主题: 10
帖子: 50
注册: 2011年10月
欢迎来我的家乡看看:http://blog.sina.com.cn/wuqiuhu123

欢迎各位朋友,联系<**隐私保护,信息超过7天的手机号码不予显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84
主题: 10
帖子: 50
注册: 2011年10月
安徽石潭村:从偏僻村落到摄影家的摇篮
□ 吴秋虎



    古老民居——别具一格、古朴典雅

    走进我的家乡歙县石潭古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居白墙黛瓦,鳞次栉比,虽说与公路沿线村庄相比显得偏僻古老了许多,但它安详静谧坐落于新安江支流昌源河与华源河交界处,与其间的古民居、古祠堂、旧庙宇、山间路亭等建筑群构成一个古朴典雅的天地。

    石潭至今还保存着宋代大儒吴用清之子吴启之墓,别小看这区区古墓,他的长子吴延硕自歙迁居宣城,其后世又迁居肥东六家畈,形成皖北的著名“肥东六家畈吴氏”,而其弟吴唯就近南迁石潭村。兄弟自北宋末年从富饶村(岩寺塔下)分迁后,经宋、元、明、清、※※至今已800余年了。

    坐落村庄正街并排而立的“叙伦堂”和“春晖堂”系吴氏兄弟祠,是明代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叙伦堂,雄伟高大、气势恢弘、古朴典雅。它始建于明朝嘉靖甲寅年(1554年),门面阔16米、进深38米,前后有三进两天井。整体建筑砖墙围护,梁柱皆巨木,有24根粗大银杏通天柱矗立于天井四周。大小木梁共有100根,故名“百梁厅”。特别是那“百子闹元宵”、“八仙过海”的精湛木雕栩栩如生,迷倒了四方艺人,被称为稀世珍宝!遗憾的是当时定的文物保护级别较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之管理不善,任其风雨侵蚀,祠堂内倒塌大片,令人扼腕!经过两年的筹备和募集,目前村民已自发集资近10万元,县里也很支持,下拨了几万元,石潭两座古祠叙伦堂、春晖堂于去年10月初动工翻修。

    石潭古村还有风厅、五间厅、西板厅、继生厅、嘉乐厅等一座座亭阁式建筑,飞檐翘角、精巧别致。门楼、门框、漏窗的砖木石刻保留得更加完好。水巾庙、关爷庙、五圣祠、真武庙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摄影基地——江南独有、全国闻名

    在石潭村,无论从哪个方向沿石板路上山,都是步步成景、处处入画。每到春暖花开之时,映山红、桃花、梨花、油菜花开满山坡。尤其是那油菜花的金黄色从山的这端铺开去,直达山那端的山脚,一畦畦、一垄垄,幻化成一片金色的海洋,铺漫到每一个角落,花枝招展、轻风摇曳、蝶飞蜂舞,令人心旷神怡。石潭四周山上错落有致的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倚山而立,掩映在油菜的万花丛中,黄色为主、黑白相间。尤其游客爬上下太村、湖山村、北山村的山顶,看其景,好像酒未饮到十分、花则含苞待放的韵味。漫步石潭的山坡,清晨云山雾海,村庄疑是在白云之上;若遇雨过天晴,更是云雾缭绕,山景如画。

    早在1989年春节,浙江省临安市摄影协会为了拍摄《风土人情》系列片寻梦到徽州,他们拍摄的石潭古村风光片一鸣惊人,赢得了全国各地摄影家的青睐。从此,石潭村成了摄影家的天地。一年四季,摄影爱好者从不间断,特别是江浙沪粤闽香港的摄影家纷至沓来。他们抢拍镜头,创造杰作。由此石潭古村被摄影界的有识之士誉为“摄影家的摇篮”。

    在2005年8月间,古老的石潭村引来了国务院“中国风情摄制组”一行7人前来拍摄,其古老乡村的房屋、水埠头、祠堂等被引起了重视。

    家乡石潭村,一个美丽的古村落,一个创造摄影杰作的地方。



                                      安徽歙县吴秋虎发表于<<黄山日报>>2009年7月2日三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84
主题: 10
帖子: 50
注册: 2011年10月
欢迎各位朋友,联系<**隐私保护,信息超过7天的手机号码不予显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84
主题: 10
帖子: 50
注册: 2011年10月
网上吆喝“卖”山水,山里旅游好图景
《安徽日报》2011年10月3日A3版

■本报通讯员胡晓燕田雪峰

    绚烂的红叶点缀于翠林,变幻的云海温柔地拥住群山。国庆前夕,在黄山百佳摄影点歙县石潭村,笔者碰到一群肩扛 “长枪短炮”的游客,正兴奋不已地对着秋日美景连摁快门。原来,他们是从网络上知晓石潭美景,专门开车从杭州过来的。“上次来时,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让我们陶醉,没想到这里的秋色更让人惊艳,不虚此行嘞! ”其中一位汪姓游客边说边展示相机中的照片。

    一个深山里的小村庄能有多大名气?笔者随意点开百度搜索,“石潭自助游”、“石潭专题”等信息竟达111万余条。每年三四月份,石潭各个山头拿相机的比扛锄头的多上几十几百倍。石潭名气越来越大,得益于网络的推介。

    说到石潭网络推介,我们便想到了当地霞坑中心学校的吴秋虎老师,他因为在网上宣传石潭,成了颇有人气的网络名人。

    “吴老师,最近有没有宣传石潭的大作上网呀?”见到吴老师,我们大声问道。

    “这不,刚刚还在新浪博客回复网友评论呢! ”吴老师边说边和一名为“江南老顽童”的网友沟通,“老顽童”发来一句“久闻歙县悠久※※,有机会一定去看看”。吴老师表示欢迎并回一个 “握手”的网络表情,熟练程度丝毫不逊于精通网络的年轻人。

    看到笔者诧异的表情,他说起了2007年前后 “初织围脖”的情景。“那时教师搞信息技术教育,我接触了电脑,就动起了‘织围脖’推介石潭的念头”。吴老师说道,“当时没有电脑,上网要跑到几十里外的县城,网上发贴、论坛发言、建博客都是那时摸索会的,许多人从网络上联系我到石潭来旅游。 ”2007年,吴老师开通新浪微博,后来相继开通天涯、网易等门户网站的博客,建起了网站,当起了免费的网络推销员。他的新浪博客总访问量达71861人次,各大门户网站博客总访问量达20多万人次。

    吴老师的网络推广带动了村民的网上营销,石潭农家乐老板鲍亦海就办起了网上旅游。 “网络真是个好东西,我儿子今年帮我开了石潭驴友网,效果好得很嘞!”正在查看股市行情的鲍老板介绍说,每年三四月份油菜花盛开时节,联系他的客人特别多,有时一天接到200多个预订电话,在上海盛大网络工作的儿子还同步开通了英文版的驴友网,今年就接待了近40名外国游客。 “我家现在每天可以接待30到40人,旺季时房间根本不够住。”说起农家乐的发展前景,老板娘吴若芳喜笑颜开。

    网上吆喝“卖”山水,让沉寂的石潭沸腾了。国内外的摄影人、背包客们纷至沓来,感受石潭风光,记录山村风情,石潭生态旅游业发展快速,当地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变。随着山脚下吴朱康家办起第一家“摄影之家”,山里人家纷纷放下锄头办起了农家乐。不少人家装了电脑,开通宽带,屋里墙外挂上摄影家的巨幅山水照片,配以“风松竹雨轩”、“白云山庄”、“缘分的天空”等诗意的名字,让这座山里小村晕染了许多艺术气息。

    据了解,目前石潭有农家乐百余家,从事餐饮、住宿及车辆接送等旅游服务业的村民达200多人,许多村民为游客当上了“土向导”,和摄影家们交上了朋友。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全村年旅游收入200万元以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84
主题: 10
帖子: 50
注册: 2011年10月
让石潭摄影基地的腾飞插上翅膀

    1981年秋我走出师专大门步入社会以后,来到家乡石潭中学任教。除了利用业余时间函授、刊授进修提高业务水平之外,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读《徽州报》(后来成为《黄山日报》)、写点稿件邮寄给《徽州报》。最初一篇报道的是我们学校民办教师在职进修力度大的“豆腐干”文章见报了,看看文章下方的本人署名,拿着那张几元钱的稿费单,算是当时最美好的感受。。。。。。后来上级教育部门也办了系统刊物《黄山教育》等,我往往来个一稿双投;再后来视野开阔了我的一些文章被省级、国家级报刊采用了,成为骨干通讯员。尽管如此,20多年来《黄山日报》报社的领导、编辑、记者的大名一半崇敬一半羡慕地铭记在我的脑海之中。

    我工作所在的石潭古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石潭村盆地周边山上有大大小小20多个自然村,在改革开放之初父老乡亲的生活还极其贫困落后。一天的课程上完以后,我在煤油灯下从“小石潭记”写起,写了石潭的古祠堂、石潭的毛驴运输队,写了家乡的风土※※、村民们的现实生活。。。。。。

    进入新世纪,全民奔小康,掀起了“旅游热”而我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逐渐受到外来城市市民的青睐:每到春暖花开之时,映山红、桃花、梨花、油菜花开满山坡。尤其是那油菜花的金黄色从山的这端铺开去,直达山那端的山脚,一畦畦、一垄垄,幻化成一片金色的海洋,铺漫到每一个角落,花枝招展、轻风摇曳、蝶飞蜂舞,令人心旷神怡。石潭四周山上错落有致的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倚山而立,掩映在油菜的万花丛中,黄色为主、黑白相间,令摄影旅游爱好者流连忘返。抓住这些摄影基地的素材,我采写了一系列宣传、推广家乡美景的稿件,如《从偏僻村落到摄影家的摇篮》一文在<<黄山日报>>2009年7月2日三版发表后反响很好。通过媒体宣传,摄影基地的名气越来越响,当地群众从事旅游服务获得的收益逐渐增加。至今我发表的涉及石潭家乡的稿件百篇之多。

    有一年春,贵报一鼓作气刊发了2 0 多篇(幅)记者、摄影师们的关于石潭摄影基地的美丽画卷和火暴场面的文章,我把它们全部打印出来,转载在我所开的新浪、百度、搜狐等门户网站的摄影基地宣传博客里。一时间,我博客点击量大增,一时间成为网络名人。尽管如此,我仍然要说:《黄山日报》啊,是您的慧眼识珠,大力宣传,让石潭摄影基地的腾飞插上翅膀!

                                                              发表于《黄山日报》7月21日头版     歙县霞坑中心学校宣传办 吴秋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安徽日报】歙县精心打造“景观名片”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