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Cooke OPIC 鏡頭百年紀念 及回顧百年來各家名鏡 [主题管理员:Xenotar]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8187 回帖:28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2.89
主题: 41
帖子: 10708
注册: 2006年1月
Xenotar 发表于 2021-1-31 17:20
五群式雙高斯專利是施奶更早,可樂施奶合作時是正規產權人,沒庫克啥事。不幸庫克專利※※了,可樂由完全合法變成半合法,緊急又設計Xenon二代。018或019來談可樂Xenon二代

反望遠連名詞本身"反望遠"都是庫克發明,安琴是很久之後的事了。

好的,等老兄的18和19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1-1-31 13:42
是的,差不多这个意思。可乐找四奶的帮忙,但是绕不过库克的专利,只有库克的7片5组能解1.5光圈,最后交了保护费(专利费)给库克。专利战这个后面的故事就现在才知道,涨见识了。当前抢注专利的事,干的最狠的应该是柏林吧?干了可不是一次两次????????????
题外话,请教一下,Retro- Focus到死是安琴先发明还是蔡司呢?专利时间上是安琴早了两个星期。

五群式雙高斯專利是施奶更早,可樂施奶合作時是正規產權人,沒庫克啥事。不幸庫克專利※※了,可樂由完全合法變成半合法,緊急又設計Xenon二代。018或019來談可樂Xenon二代

反望遠連名詞本身"反望遠"都是庫克發明,安琴是很久之後的事了。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2.89
主题: 41
帖子: 10708
注册: 2006年1月
Xenotar 发表于 2021-01-31 06:45
是指坊間說庫克、徠卡、Schneider三家合作的故事?

是的,差不多这个意思。可乐找四奶的帮忙,但是绕不过库克的专利,只有库克的7片5组能解1.5光圈,最后交了保护费(专利费)给库克。专利战这个后面的故事就现在才知道,涨见识了。当前抢注专利的事,干的最狠的应该是柏林吧?干了可不是一次两次????????????
题外话,请教一下,Retro- Focus到死是安琴先发明还是蔡司呢?专利时间上是安琴早了两个星期。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1-1-30 12:04
Xenotar兄说的这个和我了解到的有点出入,等老兄的后续故事。

是指坊間說庫克、徠卡、Schneider三家合作的故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2.89
主题: 41
帖子: 10708
注册: 2006年1月
Xenotar 发表于 2021-1-30 09:30
017夜
Leitz Xenon f/1.5

徠卡螺紋接口相機1930年上市,最大光圈鏡頭是Hektor 5cm f/2.5,三群式柯克結構變體。沒隔太久,1932年蔡司加入135相機競爭,搭配鏡頭雖然也是三群式結構,卻是超大光圈Sonnar f/1.5,初登場就將徠卡遠遠甩開。徠卡立刻回擊,在1933年模仿庫克設計,推出Summar f/2鏡頭應戰。只是,光圈仍舊比蔡司小一檔

徠卡需要更大光圈鏡頭作為模仿範本,但是庫克七片大光圈結構和Schneider爭議了幾年,初步看Schneider勝算大,又是德國同鄉,於是徠卡找上Schneider合作。雙方將七片五群結構修改配合旁軸測距相機,1934年共同完成Xenon f/1.5鏡頭,由Schneider代工生產。

徠卡和蔡司競爭激烈,每步行動相距不到一年,1935年Xenon f/1.5火速準備上市。這時不幸發生了,庫克大光圈設計最終※※,七片五群專利由庫克Super Speed Panchro拿下。徠卡陷入絕境。

Xenotar兄说的这个和我了解到的有点出入,等老兄的后续故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017夜
Leitz Xenon f/1.5

徠卡螺紋接口相機1930年上市,最大光圈鏡頭是Hektor 5cm f/2.5,三群式柯克結構變體。沒隔太久,1932年蔡司加入135相機競爭,搭配鏡頭雖然也是三群式結構,卻是超大光圈Sonnar f/1.5,初登場就將徠卡遠遠甩開。徠卡立刻回擊,在1933年模仿庫克設計,推出Summar f/2鏡頭應戰。只是,光圈仍舊比蔡司小一檔

徠卡需要更大光圈鏡頭作為模仿範本,但是庫克七片大光圈結構和Schneider爭議了幾年,初步看Schneider勝算大,又是德國同鄉,於是徠卡找上Schneider合作。雙方將七片五群結構修改配合旁軸測距相機,1934年共同完成Xenon f/1.5鏡頭,由Schneider代工生產。

徠卡和蔡司競爭激烈,每步行動相距不到一年,1935年Xenon f/1.5火速準備上市。這時不幸發生了,庫克大光圈設計最終※※,七片五群專利由庫克Super Speed Panchro拿下。徠卡陷入絕境。 本帖最后由 Xenotar 于 2021-1-30 09:3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016夜
Astro Berlin Tachon

庫克被Super Speed Panchro纏住這幾年,其他鏡頭廠家也沒閒著,亦步亦趨緊盯著庫克的動向。這其中,德國Astro Berlin是跟得最近的。Super Speed Panchro後期版誕生不久,Astro就跟著發表Tachon 52/0.95,光圈指標硬是更大一級,設計也類似,雖然Astro自稱新產品是原先Tachar四片設計的變化。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2.89
主题: 41
帖子: 10708
注册: 2006年1月
Xenotar 发表于 2021-1-17 12:50
雪兄,文中提到鏡頭大部分是別人藏品,我財力不足以全部擁有
58/1原始像場不大,據物主說能搭無反APS-C無窮遠合焦。

谢谢Xenotar兄解惑,能覆盖APS-C很厉害了,毕竟当年的玻璃种类有限。
继续期待下一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1-1-16 17:13
谢谢Xenotar兄,开眼界了。请问这个头能无穷远合焦吗?像场多大的?

雪兄,文中提到鏡頭大部分是別人藏品,我財力不足以全部擁有
58/1原始像場不大,據物主說能搭無反APS-C無窮遠合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2.89
主题: 41
帖子: 10708
注册: 2006年1月
Xenotar 发表于 2021-1-16 10:30
015夜

Cooke for Radiography

既然Super Speed Panchro前二後三群設計和Schneider衝突,改成前三後二群就沒啥爭議了,於是1933年庫克完成前鏡增加的七片五群設計,光圈又加大到f/1.0~1.1。這是距今90年前,當時民用相機對焦精度難以配合超大光圈鏡頭,因此庫克這款設計主要是作為工業用途,直到1961年日本Canon 50/0.95才再度採用類似設計。

雙高斯的大光圈競賽到f/1.0附近暫時結束

谢谢Xenotar兄,开眼界了。请问这个头能无穷远合焦吗?像场多大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015夜

Cooke for Radiography

既然Super Speed Panchro前二後三群設計和Schneider衝突,改成前三後二群就沒啥爭議了,於是1933年庫克完成前鏡增加的七片五群設計,光圈又加大到f/1.0~1.1。這是距今90年前,當時民用相機對焦精度難以配合超大光圈鏡頭,因此庫克這款設計主要是作為工業用途,直到1961年日本Canon 50/0.95才再度採用類似設計。

雙高斯的大光圈競賽到f/1.0附近暫時結束 本帖最后由 Xenotar 于 2021-1-16 10:31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014夜
Carl Zeiss Sonnar

1930年代是攝影光學的黃金時代,許多重要技術在這時發明按下不表,必須說說和庫克Super Speed Panchro從此亦敵亦友數十年的蔡司Sonnar。

蔡司在19世紀末已經發現螢石的特性,蔡司卻沒有公開將螢石玻璃上市,而是保留作為獨門材料。1925年蔡司併購取得了Ernostar設計,當時鍍膜是英國庫克獨門技術,蔡司在沒有鍍膜之下要減少鏡片反射只能減少空氣接觸面,於是蔡司著手研究將Ernostar第二與第三片中的空氣間隔換上接近空氣的低折射材料,在鏡頭結構大致維持下減少兩個空氣面。

徠卡螺紋交換鏡頭相機1930年上市,1932年蔡司也上市對應競爭的Contax相機,蔡司需要一款獨特的鏡頭做為競爭號召。蔡司獨門秘方螢石玻璃正好是折射率最低的玻璃,於是低折射版Ernostar換上螢石玻璃並進一步優化成為七片三群f/1.5大光圈鏡,命名為Sonnar。材料的獨特性使蔡司Sonnar無法被外廠複製,包含徠卡、帝國光學Zunow都栽在找不到螢石玻璃,只能做出次級仿製品。

感謝雪隨風兄指正失誤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2.89
主题: 41
帖子: 10708
注册: 2006年1月
Xenotar 发表于 2021-01-10 19:01
Schott加入蔡司時間是19世紀,因為文中提到Ernostar連帶記錯是同時加入

不過螢石是蔡司秘而不宣的祕方倒是沒錯,別家...

Sonnar用的含氟玻璃当时确实牛X,当年的民用标头大光圈老大。不过我好像之前看过一篇老外的文章,说当年30年代B&H在电影头市场感受到蔡司电影头的威胁,而这个威胁的原因的蔡司拥有优质的镧系玻璃,等过两天有电脑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出来,让Xenotar兄点评一下。
※※久远,各种信息来源五花八门,有时候真不知道那个才是真相😂😂😂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1-1-10 17:23
关于Schott,Xenotar兄的资料可能有点偏差。
Schott从19世纪末一开始就是Zeiss的,那个时期Zeiss发现做镜头不如卖玻璃赚钱,所以当年Zeiss早期的Anantigmat专利基本是不要钱的向外送,就是为了Schott多卖玻璃。
到了20世纪30年代,蔡司当年秘而不宣的独门秘方是Schott量产的镧系玻璃,高折射率配合相对高的阿贝数。这个导致二战后早期西菜只能向东菜买玻璃来做镜头。

Schott加入蔡司時間是19世紀,因為文中提到Ernostar連帶記錯是同時加入

不過螢石是蔡司秘而不宣的祕方倒是沒錯,別家找不到螢石玻璃是有確實記錄。
另外鑭系玻璃是美國Kodak公司發明,並不是Schott,西蔡及東蔡很晚才用鑭玻璃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2.89
主题: 41
帖子: 10708
注册: 2006年1月
Xenotar 发表于 2021-01-10 16:00
014夜
Sonnar
1930年代是攝影光學的黃金時代,許多重要技術在這時發明按下不表,必須說說和庫克Super Speed Panchr...

关于Schott,Xenotar兄的资料可能有点偏差。
Schott从19世纪末一开始就是Zeiss的,那个时期Zeiss发现做镜头不如卖玻璃赚钱,所以当年Zeiss早期的Anantigmat专利基本是不要钱的向外送,就是为了Schott多卖玻璃。
到了20世纪30年代,蔡司当年秘而不宣的独门秘方是Schott量产的镧系玻璃,高折射率配合相对高的阿贝数。这个导致二战后早期西菜只能向东菜买玻璃来做镜头。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97
主题: 0
帖子: 47
注册: 2011年10月
楼主,这么稀有的资料库和好故事要继续叙述下去啊。沙发!沙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77
主题: 0
帖子: 89
注册: 2020年10月
谢谢楼主分享,对于喜欢老镜头的人来说这个文章就是字典一样的存在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2.89
主题: 41
帖子: 10708
注册: 2006年1月
Xenotar 发表于 2021-1-1 00:00
Cooke Super Speed Panchro (New)

1931年真是庫克流年不利,Super Speed Panchro大光圈鏡遇到專利衝突同時,稱霸十年的標準高斯結構Opic也遇到意外。

先說Super Speed Panchro的後續發展。原本的七片五群雙高斯既然有衝突,庫克立即停產58/1.3,並用一年的時間重新設計。為了避免爭議,新版避開任何與雙高斯的牽扯,以和舊版完全無關的Petzval結構為基礎,這就是產量略多的七片四群Super Speed Panchro 58/1.3後期版。

Xenotar兄元旦快乐! 之前一直以为1.3就一个版本,没想到是两个版本。又涨见识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Cooke Super Speed Panchro (New)

1931年真是庫克流年不利,Super Speed Panchro大光圈鏡遇到專利衝突同時,稱霸十年的標準高斯結構Opic也遇到意外。

先說Super Speed Panchro的後續發展。原本的七片五群雙高斯既然有衝突,庫克立即停產58/1.3,並用一年的時間重新設計。為了避免爭議,新版避開任何與雙高斯的牽扯,以和舊版完全無關的Petzval結構為基礎,這就是產量略多的七片四群Super Speed Panchro 58/1.3後期版。 本帖最后由 Xenotar 于 2021-1-1 00:04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013夜
Cooke Super Speed Panchro

庫克Ultra Speed Panchro 50/1.4用了八片高質玻璃,綜合而言已經是當時極限,在這基礎若加大口徑就更成本高昂。於是Ultra後續改進首先第一片膠合鏡簡化為單鏡片,光圈再提升至1.3,這就是光學上最重要設計之一Super Speed Panchro 58/1.3 七片五群。

1930年Taylor Hodson (Cooke)已經創立44年,創辦人之一Herbert William Taylor已經是該享清福不管世事的老翁,他將個人所有的Taylor Hodson股票賣給美國電影機大廠Bell & Howell。這時庫克很大市場在美國,也可能要給公司大股東見面禮,Super Speed Panchro 七片五群專利不在英國登記,先跨海去美國登記,使美國率先成為新產品的發表地。也許就是因為轉到美國登記而延誤,庫克七片五群專利的登記時間是1930年12月。

Schneider Xenon五群雙高斯結構在1930年9月發表,白紙黑字庫克日期晚三個月,庫克在業界這麼多年見識過專利衝突,但這是最慘的一次。雙高斯設計原廠竟然輸給山寨廠,庫克不得已立刻改版Super Speed Panchro,這款光學史上重要鏡頭只生產數十支就面臨停產。
本帖最后由 Xenotar 于 2020-12-25 18:0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012夜
Xenon f/1.5

七片五群設計引領大光圈雙高斯數十年,歷史上各家牛頭大眼半數都是類似設計,這麼重要的結構是誰發明的?現代人知道是Taylor Hobson (Cooke)發明的,但這個答案是經歷過許多風雨才確定。

Schneider使用蔡司七片設計生產Xenon 25/1.5一陣子後,漸漸不想受制於人。蔡司Biotar將標準雙高斯最後鏡片改成膠合鏡申請專利,實際產品又恢復六片鏡,這點使Schneider有樣學樣,在1930年9月也提出自主設計的後鏡膠合八片五群大光圈鏡,而實際產品也同樣省去膠合鏡,成為七片五群結構。這就是後期版Xenon 25/1.5 C 口鏡頭,以及日後許多Xenon f/1.5鏡頭的基礎。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011夜
Biotar Xenon

1929年,電影鏡最大光圈紛紛達到f/1.5以上。Schneider Xenon卻只有f/1.8,門面稍嫌不足,設計師Albert Tronnier又羽翼未豐。但是光學冷宮中有個現成的設計,Biotar七片版,雙方就這樣結合,最早期Xenon 25/1.5使用蔡司授權Biotar七片四群設計。

蔡司設計了七片鏡Biotar,銷售的卻是六片鏡,七片版只是迴避庫克專利的招牌,設計圖中膠合鏡片厚度不到1mm,生產超薄鏡片並精準膠合困難度很高。Schneider量產上市了蔡司棄置的高難度七片四群結構,距今90年前,雖然不是自主設計但確實技術先進
本帖最后由 Xenotar 于 2020-12-20 08:34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8.016
主题: 100
帖子: 92306
注册: 2006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ENTAX *ist DL
EPSON scanner
QSS-32_33
Canon EOS 60D
Xenotar 发表于 2020-11-22 12:12
最早期批次的Biotar是16釐米電影機用,鏡頭只有手指大。


向伟大的Carl Zeiss Jena致敬~~~  向经典致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庫克的雙高斯新設計,對後世設計影響深遠,老福Voigtlander Nokton仍然有Ultra的影子,可以說Albert Tronnier一輩子都在模仿庫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010夜
50mm/1.4

現代最常見的大光圈規格,50mm f/1.4雙高斯鏡頭,大約1928年誕生。同一年中,蔡司發表抄自傳統六片設計的Biotar 5cm f/1.4,庫克也完成全新八片設計Ultra Speed Panchro 50mm f/1.4鏡頭。
本帖最后由 Xenotar 于 2020-12-8 08:13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2.89
主题: 41
帖子: 10708
注册: 2006年1月
Xenotar 发表于 2020-11-29 11:11
009夜
Cooke Speed Panchro
之前提到1927年初Kino Plasmat f/1.5全面上市,也是同年,第一部35釐米...

初代的SP量太少了,没想到居然用了5片3组的结构,我还以为一直都是6片4组呢,涨见识了。
这个年代算是Cooke被Bell收购前最辉煌的年代了。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009夜
Cooke Speed Panchro

之前提到1927年初Kino Plasmat f/1.5全面上市,也是同年,第一部35釐米有聲電影長片上映"The Jazz Singer"。這變革的年代,光學大廠Cooke也該有些表現,1927年末,縱橫電影界的名鏡Cooke Speed Panchro系列就此誕生:

Speed Panchro f/2
Ultra Speed Panchro f/1.4
Double Speed Panchro f/2

Speed Panchro最初版本為了減少空氣面提升分辨率,採用五片三群結構,只生產少量就改回庫克慣用的六片雙高斯結構。
超大光圈鏡Ultra Speed Panchro,原本採用八片四群雙高斯結構,也很快修改為八片五群。兩款新設計都對後世影響深遠。
Double Speed Panchro是標準35釐米膠卷Speed Panchro為基礎加大成像圈,配合特殊寬幅電影機要求。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最早期批次的Biotar是16釐米電影機用,鏡頭只有手指大。
本帖最后由 Xenotar 于 2020-11-22 12:14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008夜
Biotar

1926年末Kino Plasmat f/1.5全線產品推出後,蔡司、庫克都坐不住了,隨即在隔年完成更大光圈。

蔡司手上有收購來的Ernostar f/1.3超大光圈鏡,可能因為成本因素從沒量產。這時Schneider Xenon f/1.8山寨雙高斯鏡已經成功上市,於是蔡司也想試一下。1927年蔡司在雙高斯六片鏡的最後貼上一片膠合鏡,以七片四群f/1.4申請專利,這是在英國的申請案。但是在別國的申請中,七片鏡設計底下夾帶六片設計,最終通過後,六片版就是鼎鼎大名的Biotar f/1.4,真正專利主體的七片版蔡司卻從未量產。也就是說,蔡司為了山寨Cooke Opic,在英國申請七片雙高斯專利作為幌子,英國以外的專利案夾帶六片鏡設計,通過後蔡司光明正大的生產六片版雙高斯Biotar

跟在Xenon f/1.8之後,Biotar f/1.4成為第二個山寨Opic,而且光圈提升比原廠更大的產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53
主题: 9
帖子: 1366
注册: 2003年11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0-11-13 12:12
最早的Plasmat专利肯定是去梅耶之前的,在1918年就申请了,不过不影响他后来跑去蔡司再跑去梅耶。
对于他的专利,特别是早期的专利,哪怕当时他在蔡司,也有不少专利是在他自己名下的。说他去梅耶打工是不合适,合作确实更合适,因为后期他去梅耶以后的专利基本也是在他自己名下。

若Plasmat專利確認是1918年戰爭中申請,戰後通貨膨脹負債不得不打工的說法就被推翻,後續說跑去蔡司不就變聊齋

魯道夫在蔡司時代的德國專利全都有蔡司名號,德國以外的外國專利才有自己名號,但應該是某種協議的結果,比如魯道夫和蔡司老闆阿貝共同發私人專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Cooke OPIC 鏡頭百年紀念 及回顧百年來各家名鏡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