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弱智就别出来科普了——论微单片上相位对焦的优越性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7487 回帖:119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2.725
主题: 35
帖子: 2732
注册: 2017年5月
今后如果处理速度能跟上,而且反差对焦区域的像素可以双路读出(被成像和对焦异步读出),即便在整体cmos刷新率并不高的情况下,只要反差区域的像素刷新率上去了,那么相位对焦也会被彻底弱化,只需要判断方向即可,剩余的交给反差处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575
主题: 35
帖子: 6179
注册: 2011年2月
iZaZaD 发表于 2017-12-20 22:21
你看我理解能力还凑合吧?

这里有个问题,2^14=16384  ,这是最亮亮度值,像素点上亮度值还有可能比较低的,比如128  64  32,等等,都按整数算可装不下几个点,逆卷积算法有可能不太好做,据我了解,相机里的处理器可不支持符点数计算。我感觉这个方向不对。

要不你去问问上过大学物理专业的那位?


理解能力很强
反卷积之类的算法一定可以类似FFT、小波变换做成专用DSP芯片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6.951
主题: 0
帖子: 8982
注册: 2002年10月
来碗炸酱面 发表于 2017-12-20 22:19
如果不去卷积就不好解释为什么独立对焦模块要加挡板和片上相位对焦并不比独立相位更容易拉风箱啊。
我感觉只要景物纵深足够大,总会有大量严重失焦点形成较大的弥散圆,造成对对焦象素的光污染。楼主举的例子是一些只有一两个点简化状况吧。

要知道:光污染是没有峰值和特性的噪音信息,通过简单的去噪处理就可以解决了。

对焦成像的情况,就是CMOS上看到的图像 -- 有多少时候,你是完全“看”不到拍摄对象的?只要肉眼可以分辨,相机就更加可以分辨。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17-12-20 22:2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来碗炸酱面 发表于 2017-12-20 13:58
我理解是这样的


你看我理解能力还凑合吧?

这里有个问题,2^14=16384  ,这是最亮亮度值,像素点上亮度值还有可能比较低的,比如128  64  32,等等,都按整数算可装不下几个点,逆卷积算法有可能不太好做,据我了解,相机里的处理器可不支持符点数计算。我感觉这个方向不对。

要不你去问问上过大学物理专业的那位?
本帖由 honor+FRD-AL1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575
主题: 35
帖子: 6179
注册: 2011年2月
logical 发表于 2017-12-20 21:54
这里你的理解有误。

楼主说的是独立对焦的模块只有亮度信息,更容易遇到纵深干扰难以分辨的情况。片上对焦还可以利用颜色加以区分。

无论怎样,都不需要去卷积。 -- 只需要得到左右两个图像之间,对同一个物体的对焦点附近的图像的位置差,就可以直接计算出失焦距离。如果图像过于复杂或者失焦过大,拉一次风箱就解决了。

去卷积的计算,是需要全屏或者一大部分镜头成像的信息进行计算,才可以实现的。现在这个阶段,并不实用。


如果不去卷积就不好解释为什么独立对焦模块要加挡板和片上相位对焦并不比独立相位更容易拉风箱啊。
我感觉只要景物纵深足够大,总会有大量严重失焦点形成较大的弥散圆,造成对对焦象素的光污染。楼主举的例子是一些只有一两个点简化状况吧。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6.951
主题: 0
帖子: 8982
注册: 2002年10月
iZaZaD 发表于 2017-12-20 19:30
不够快的原因一是读CMOS速度不够,二是数据量相对大,前边算过,一个对焦框内好几万像素呢,广域对焦或组对焦的话算下来数据量不低;而相位差计算数据量就小很多了,差着数量级呢。

绕来绕去的,就是不敢量化这个差距。
1)如果是全像素读取,那反差和相位对焦的读取时间完全一样。如果是部分读取,那么读取2400万像素需要0.1秒的话,读取10像素和读取10000个像素的时间差距,只有0.04毫秒。
2)反差对焦的计算量,在现代CPU看来,也不存在什么难处。 -- 这个之前大家都已经同意了。

--  结论就是:反差和相位对焦,在读取速度和计算时间上没有可以察觉的到的区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575
主题: 35
帖子: 6179
注册: 2011年2月
iZaZaD 发表于 2017-12-20 21:39
我能不能这样理解:处理器读到的一个像素点上获得到的亮度值,比如0~2^14 (14位采样)中的某个值,去卷积就是找出这个值是由多少个点光源的光线造成的,分解出一个个点光源的光线强度,或者找出其中一个点光源的光线,然后与其它像素点上这个点光源的光线组成一个弥散光斑,然后测量这个光斑直径,算出失焦量?


我理解是这样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6.951
主题: 0
帖子: 8982
注册: 2002年10月
来碗炸酱面 发表于 2017-12-20 21:00
卷积必须去,否则独立对焦模块就不需要挡板了。片上相位对焦算法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没法加挡板,在严重失焦的时候一个对焦点甚至可以接收到半个镜头的光。这既是有点也是缺点。这一点印象里楼主也说过。只要拍摄景物有纵深,一个对焦点上会接收到大量点的光,必须把对焦点的选出来。兰拓的图失焦不严重,干扰小,不过作为示意图完全可以。

这里你的理解有误。

楼主说的是独立对焦的模块只有亮度信息,更容易遇到纵深干扰难以分辨的情况。片上对焦还可以利用颜色加以区分。

无论怎样,都不需要去卷积。 -- 只需要得到左右两个图像之间,对同一个物体的对焦点附近的图像的位置差,就可以直接计算出失焦距离。如果图像过于复杂或者失焦过大,拉一次风箱就解决了。

去卷积的计算,是需要全屏或者一大部分镜头成像的信息进行计算,才可以实现的。现在这个阶段,并不实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753
主题: 79
帖子: 2038
注册: 2004年11月
要真牛就造相机
造不了相机 就没资格五十步笑百步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来碗炸酱面 发表于 2017-12-20 13:00
卷积必须去,否则独立对焦模块就不需要挡板了。片上相位对焦算法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没法加挡板,在严重失焦的时候一个对焦点甚至可以接收到半...


我能不能这样理解:处理器读到的一个像素点上获得到的亮度值,比如0~2^14 (14位采样)中的某个值,去卷积就是找出这个值是由多少个点光源的光线造成的,分解出一个个点光源的光线强度,或者找出其中一个点光源的光线,然后与其它像素点上这个点光源的光线组成一个弥散光斑,然后测量这个光斑直径,算出失焦量?
本帖由 honor+FRD-AL1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WatchMyPhoto 发表于 2017-12-20 12:55
可能你对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理解得还不够清楚,才会觉得镜头里面必须要有行程反馈系统才可以实现闭环控制。其实不然,我说过“控制量”是“...


大概明白了您的意思,这是以“失焦距离”为监视对像的控制过程。

按你下午先开环后闭环说法,要先计算出一个大概的失焦距离,告诉马达按这个距离推动镜片过来。  我问一下,是马达自己判断已经走完了这段距离还是对焦模块计算来确认呢?

本帖由 honor+FRD-AL1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599
主题: 12
帖子: 7067
注册: 2017年2月
iZaZaD 发表于 2017-12-20 20:42
是不是电子哥没关系,我只是疑问一下。昨天从别帖子里看发言我以为是。

开新帖的事儿等两天,这几天都在外边,还没整理好思路。

电子哥是S开头的,他那种不学无术的吹子在这个帖子里吱不出声。。他还在C坛反物理学呢。。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575
主题: 35
帖子: 6179
注册: 2011年2月
iZaZaD 发表于 2017-12-20 20:39
我觉得你可能受前边那些理论论文影响较多,把问题想复杂了。处理器从cmos上读出数据就是图像,图像理论上是无数个点光源卷积的结果,但处理器只需跟据这个结果去处理后边的计算就行了,不必关注它形成的卷积过程。跟反差对焦一样,从图像的亮度,对比度,明暗分布等特征去分析就好了。比如前两天兰拓那个图像错像说法,也是一个分析角度。楼主也提起过这个,可惜没坚持讨论完。我认为兰拓那个只说了个依据错像测量失焦量的理念,却没有具体的评估交错程度的算法,也没提起这种算法的精度如何。我们可以把它再深入一些。


卷积必须去,否则独立对焦模块就不需要挡板了。片上相位对焦算法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没法加挡板,在严重失焦的时候一个对焦点甚至可以接收到半个镜头的光。这既是有点也是缺点。这一点印象里楼主也说过。只要拍摄景物有纵深,一个对焦点上会接收到大量点的光,必须把对焦点的选出来。兰拓的图失焦不严重,干扰小,不过作为示意图完全可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64
主题: 58
帖子: 1128
注册: 2008年8月
iZaZaD 发表于 2017-12-20 19:30
您说的内容大部分都很靠谱,如果没有详细看前边帖子里关于片上相位原理,测距原理等内容的话,草草可以认为都是对的,您的思路很清晰

先说反差对焦,理论上只要计算的足够快,速度也不会慢;我认为现有的数据处理还是不够快,跟不上马达转速,不够快的原因一是读CMOS速度不够,二是数据量相对大,前边算过,一个对焦框内好几万像素呢,广域对焦或组对焦的话算下来数据量不低;而相位差计算数据量就小很多了,差着数量级呢。
如果把马达转速调慢点,理论上能与之配合的较好做到精准对焦,但是调慢了不行啊,跟焦不行了~所以现在引入相差对于提速很有意义。那为什么不只用相差呢?原因是前边说过的,片上相差不够精确,仅仅是步步逼近都不够准就更别说计算物距有多准了。因为片上两种方式都有点儿不理想地方,所以索尼设计了两个配合用的方案。未来技术发展了,只用一种方式也很有可能。

几位都说要测距,却没有过程描述清晰的测距方法和过程;比如要说镜头可以行进给定的行程,那么镜头里应该有个反馈行程的机构吧?在我看来,测距的说法证据不足。

至于到为什么纠结这么久是哪种方法对焦,其实这不是目的。楼主开帖的首帖就是从测距开始,而我的观点是不用测距也能精确对焦,几位都陷到了Q ...


可能你对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理解得还不够清楚,才会觉得镜头里面必须要有行程反馈系统才可以实现闭环控制。其实不然,我说过“控制量”是“失焦的距离”。 只要相位对焦可以随时检测到失焦的距离,那么镜头的行程就可以直接通过检测失焦距离体现出来,失焦距离越小,镜头行程越多,无需考虑镜头本身到底走了多少。系统输出的驱动镜头的“能量”是可以控制的,与镜头的移动速度和行程都有相对应的关系,最后只要把失焦距离调节到目标值“0”即可完成对焦。这种对焦精度可以达到何种精度则取决于相位差测距计算的精度,如果测距精度足够精确,那么相位对焦可以独立完成对焦;如果测距精度不够精确,则可以在达到控制目标时使用反差对焦做确认或者微调。

我不是什么电子哥,电子哥那样喜欢吹牛的事我做不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qumiq5 发表于 2017-12-20 12:38
我前几天建议你搞个专题,另起炉灶,否则参与讨论的人容易被掉坑里去。另起炉灶的好处是,可以开宗明义的讲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参与讨论的人能很快...


是不是电子哥没关系,我只是疑问一下。昨天从别帖子里看发言我以为是。

开新帖的事儿等两天,这几天都在外边,还没整理好思路。
本帖由 honor+FRD-AL1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来碗炸酱面 发表于 2017-12-20 12:23
如果是片上相位对焦的话,因为要去卷积,所以算法复杂度要高于反差对焦。即使不做比较,单独考虑反差对焦的计算量,那也就是求个最大值最小值...


我觉得你可能受前边那些理论论文影响较多,把问题想复杂了。处理器从cmos上读出数据就是图像,图像理论上是无数个点光源卷积的结果,但处理器只需跟据这个结果去处理后边的计算就行了,不必关注它形成的卷积过程。跟反差对焦一样,从图像的亮度,对比度,明暗分布等特征去分析就好了。比如前两天兰拓那个图像错像说法,也是一个分析角度。楼主也提起过这个,可惜没坚持讨论完。我认为兰拓那个只说了个依据错像测量失焦量的理念,却没有具体的评估交错程度的算法,也没提起这种算法的精度如何。我们可以把它再深入一些。
本帖由 honor+FRD-AL10 客户端编辑于:2017-12-20 20:46:4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725
主题: 35
帖子: 2732
注册: 2017年5月
iZaZaD 发表于 2017-12-20 19:30
您说的内容大部分都很靠谱,如果没有详细看前边帖子里关于片上相位原理,测距原理等内容的话,草草可以认为都是对的,您的思路很清晰

先说反差对焦,理论上只要计算的足够快,速度也不会慢;我认为现有的数据处理还是不够快,跟不上马达转速,不够快的原因一是读CMOS速度不够,二是数据量相对大,前边算过,一个对焦框内好几万像素呢,广域对焦或组对焦的话算下来数据量不低;而相位差计算数据量就小很多了,差着数量级呢。
如果把马达转速调慢点,理论上能与之配合的较好做到精准对焦,但是调慢了不行啊,跟焦不行了~所以现在引入相差对于提速很有意义。那为什么不只用相差呢?原因是前边说过的,片上相差不够精确,仅仅是步步逼近都不够准就更别说计算物距有多准了。因为片上两种方式都有点儿不理想地方,所以索尼设计了两个配合用的方案。未来技术发展了,只用一种方式也很有可能。

几位都说要测距,却没有过程描述清晰的测距方法和过程;比如要说镜头可以行进给定的行程,那么镜头里应该有个反馈行程的机构吧?在我看来,测距的说法证据不足。

至于到为什么纠结这么久是哪种方法对焦,其实这不是目的。楼主开帖的首帖就是从测距开始,而我的观点是不用测距也能精确对焦,几位都陷到了Q ...

我前几天建议你搞个专题,另起炉灶,否则参与讨论的人容易被掉坑里去。另起炉灶的好处是,可以开宗明义的讲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参与讨论的人能很快进入你预设的思路,提高讨论效率。

另外,watchmyphoto肯定不是电子哥,这俩八竿子打不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575
主题: 35
帖子: 6179
注册: 2011年2月
iZaZaD 发表于 2017-12-20 19:44
因为相位差计算只需计算出失焦方向就可以了,算法前边说过。因为简单高效,马达以最快速度转都可以,所以快。

我们可以回到测距的话题来。说说你的相位测距原理,精确到像素级。别再说“我不想说”的话。相位测距方面的知识我没多少,这次由你来秀专业感。


如果是片上相位对焦的话,因为要去卷积,所以算法复杂度要高于反差对焦。即使不做比较,单独考虑反差对焦的计算量,那也就是求个最大值最小值,然后最大值-最小值,这对现在的处理器算个事儿吗?这样的话马达同样可以以最快速度旋转。

到目前为止,测距算法我没搞懂,这里边涉及到太多光学的东西,有时间的话我可以去请教专家。没把握的话我不会说,所以“精确到象素级”肯定不是我说的。不过我相信相位检测肯定能够测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来碗炸酱面 发表于 2017-12-20 10:57
正因为这是技术讨论帖,所以请不要秀专业优越感。
我再说一遍,我的理解和网上的一致,相位检测可以测距,没必要再重复。如果你觉得你的观...


因为相位差计算只需计算出失焦方向就可以了,算法前边说过。因为简单高效,马达以最快速度转都可以,所以快。

我们可以回到测距的话题来。说说你的相位测距原理,精确到像素级。别再说“我不想说”的话。相位测距方面的知识我没多少,这次由你来秀专业感。
本帖由 honor+FRD-AL1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WatchMyPhoto 发表于 2017-12-20 10:18
我发现,这座楼盖了近1000层高了,你的问题还纠结在片上相位对焦能否测距这个关键点上。 虽然我还不清楚测距的具体步骤和算法,但是凭正...


您说的内容大部分都很靠谱,如果没有详细看前边帖子里关于片上相位原理,测距原理等内容的话,草草可以认为都是对的,您的思路很清晰

先说反差对焦,理论上只要计算的足够快,速度也不会慢;我认为现有的数据处理还是不够快,跟不上马达转速,不够快的原因一是读CMOS速度不够,二是数据量相对大,前边算过,一个对焦框内好几万像素呢,广域对焦或组对焦的话算下来数据量不低;而相位差计算数据量就小很多了,差着数量级呢。
如果把马达转速调慢点,理论上能与之配合的较好做到精准对焦,但是调慢了不行啊,跟焦不行了~所以现在引入相差对于提速很有意义。那为什么不只用相差呢?原因是前边说过的,片上相差不够精确,仅仅是步步逼近都不够准就更别说计算物距有多准了。因为片上两种方式都有点儿不理想地方,所以索尼设计了两个配合用的方案。未来技术发展了,只用一种方式也很有可能。

几位都说要测距,却没有过程描述清晰的测距方法和过程;比如要说镜头可以行进给定的行程,那么镜头里应该有个反馈行程的机构吧?在我看来,测距的说法证据不足。

至于到为什么纠结这么久是哪种方法对焦,其实这不是目的。楼主开帖的首帖就是从测距开始,而我的观点是不用测距也能精确对焦,几位都陷到了Q大师的这个测距坑里了,在我看来直接毙了q大师的这个测距说就完事了。当然,反驳楼主反驳q也不是目的,如果大家能够讨论明白对焦倒底是什么样的过程,对目前论坛上各种跑焦问题的理解会更好一些,对于使用好手中器材也有好处。几位觉得我反驳了他们心中的大※※,是伤了他们的体面,以至于都不能正常聊技术问题,表现的像是只是为了反驳我。

顺便问一句,这位是电子哥吗?如果有兴趣,不如一起研究下测距的步骤和方法,回归楼主开帖主题。我也不想在再继续那些话题了,说的太多了。

本帖由 honor+FRD-AL1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575
主题: 35
帖子: 6179
注册: 2011年2月
WatchMyPhoto 发表于 2017-12-20 18:18
我发现,这座楼盖了近1000层高了,你的问题还纠结在片上相位对焦能否测距这个关键点上。 虽然我还不清楚测距的具体步骤和算法,但是凭正常的逻辑分析以及佳能,索尼,富士公司以及网上对相位对焦所做的解释,我有充分理由认为片上相位对焦是可以测距的,否则跟反差对焦无异。

我们先假设相位对焦是无法测距的, 那么按照你之前所说的那些12345的步骤,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先说一下反差对焦。 反差对焦是无法判断失焦方向和距离的。所以,一开始它会先尝试往某个方向移动一小步,如果反差减小,则说明方向错了,改向反方向慢慢移动,一直到反差最高值之后再进一两步确认之前那个确实是峰值之后完成对焦过程。

因为无法测距,所以反差对焦的“每一步移动”都是最小的,因此镜头移动的速度不可能快,失焦越多,对焦时间越长。 这就是反差对焦慢的根本原因所在。

再说回相位对焦。 如果按照你说的相位对焦只可以判断失焦方向而无法测距的话,那么它在开始时只比反差对焦节省了判断方向所需的1-2步。 接下来它将会用什么样的“步进速度” 来完成你所说的12345呢?  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了说明方便,我们暂且把反差对焦的“每一步移动”当作一个单位“1”, 如果相位对焦的 ...


正解
可惜这么浅显的道理对有些人来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575
主题: 35
帖子: 6179
注册: 2011年2月
iZaZaD 发表于 2017-12-20 18:20
就算是你第一个提到闭环的又怎样,拿个词儿出来又描述不清过程,除了证明你一知半解还能有什么?这是技术讨论帖,不要说那些“我不想说”“我不屑于说”的话。


正因为这是技术讨论帖,所以请不要秀专业优越感。
我再说一遍,我的理解和网上的一致,相位检测可以测距,没必要再重复。如果你觉得你的观点正确,请正面回答问题:为什么相位对焦比反差对焦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599
主题: 12
帖子: 7067
注册: 2017年2月
WatchMyPhoto 发表于 2017-12-20 18:18
我发现,这座楼盖了近1000层高了,你的问题还纠结在片上相位对焦能否测距这个关键点上。 虽然我还不清楚测距的具体步骤和算法,但是凭正...

支持。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来碗炸酱面 发表于 2017-12-20 10:03
"网上资料多不代表你懂" ,这话对 但是作为我没必要再重复的理由够充分吧?
反馈控制什么的就不劳你科普了。如果你记性够...


就算是你第一个提到闭环的又怎样,拿个词儿出来又描述不清过程,除了证明你一知半解还能有什么?这是技术讨论帖,不要说那些“我不想说”“我不屑于说”的话。
本帖由 honor+FRD-AL1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64
主题: 58
帖子: 1128
注册: 2008年8月
iZaZaD 发表于 2017-12-20 16:27
我觉得你一直没弄清楚对焦计算与对焦执行过程的差别。也不能怪你,因为你不是电子电气相关专业,对反馈控制理论知识理解不深。

你能不能像我那样,按步骤把你理解的对焦过程列个12345...顺序出来,把测距相关的步骤包括所需参数写详细些?


我发现,这座楼盖了近1000层高了,你的问题还纠结在片上相位对焦能否测距这个关键点上。 虽然我还不清楚测距的具体步骤和算法,但是凭正常的逻辑分析以及佳能,索尼,富士公司以及网上对相位对焦所做的解释,我有充分理由认为片上相位对焦是可以测距的,否则跟反差对焦无异。

我们先假设相位对焦是无法测距的, 那么按照你之前所说的那些12345的步骤,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先说一下反差对焦。 反差对焦是无法判断失焦方向和距离的。所以,一开始它会先尝试往某个方向移动一小步,如果反差减小,则说明方向错了,改向反方向慢慢移动,一直到反差最高值之后再进一两步确认之前那个确实是峰值之后完成对焦过程。

因为无法测距,所以反差对焦的“每一步移动”都是最小的,因此镜头移动的速度不可能快,失焦越多,对焦时间越长。 这就是反差对焦慢的根本原因所在。

再说回相位对焦。 如果按照你说的相位对焦只可以判断失焦方向而无法测距的话,那么它在开始时只比反差对焦节省了判断方向所需的1-2步。 接下来它将会用什么样的“步进速度” 来完成你所说的12345呢?  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了说明方便,我们暂且把反差对焦的“每一步移动”当作一个单位“1”, 如果相位对焦的步进单位也是“1”的话,那么两者的差别仅仅在于判断对比度差别所需的时间和判断失焦方向所需的时间, 我认为不会有很大的差别, 那么相位对焦快速的优势将几乎不存在了。

而如果相位对焦把步进距离加大以求快速一些的话, 比如说步进单位是“10”, 那么当失焦的距离只有“5”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 震荡!镜头会在接近焦点时产生“来回震荡”的情况而无法停下来 -- 因为失焦方向在这里一直在反转

由此可见,如果相位对焦无法测距的话,那么要么跟反差对焦一样“慢慢地” 一步一步尝试,要么将面临无法避免的“来回震荡” 的情况。这样的话相位对焦将毫无优势可言!  所以相位对焦必须是可以依据相位差来计算出失焦的大小的,并以此作为控制镜头快速移动的“控制量” 。

那么有了“失焦距离”这个关键的“控制量”之后,怎么实施快速精准的对焦呢? 这个对自动控制理论来说就是小儿科了。

首先, 当“失焦距离”超出某个范围时,系统会让镜头马达以最快速度步进到“控制范围”之内-- 这时的控制是开环的,所以移动快速。

其次,一旦“失焦距离”进入“控制范围”之内,系统立即启动PID (比例/积分/微分)闭环控制,这时系统会根据误差来调整马达的速度以避免因为惯性移动过多,最后精确地让马达停在准确地地方。 闭环控制目的是避免震荡,保证快速精确。

由此可见,只要可以通过相位差进行测距,那么相位对焦系统就完全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对焦在焦点之上,这才是相位对焦的真正优势所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575
主题: 35
帖子: 6179
注册: 2011年2月
iZaZaD 发表于 2017-12-20 17:50
网上资料多不代表你懂,速度差的原因前边我说了好几遍了。

反馈控制原理给你举过指挥倒车的例子,我也不嫌麻烦,再给你说一遍:

让你去指挥一个司机倒车,这司机只管踩刹车油门挂倒档。你观察完车后有足够空间,发出命令让司机倒;这是第一次测算,司机开始倒车,你会一直盯着后部空间,车往后走的过程中你会喊好几次倒~,直到你认为空间足够小喊停。你每一次观察距离喊“倒”都是一次测算过程,而车可以连续走只在最后你喊停才刹车。
从你第一次观察距离喊倒~ ,到最后车停止,这是一个闭环控制执行过程,期间你可能观察了很多次喊了很多次,相当于测算了很多次。

我说的闭环对焦过程跟这个很相似:对焦模块第一次测算完发出马达启动和转向命令,马达启动旋转;然后对焦模块以每秒60次的间隔测算合焦结果,马达就一直转,直到模块认为合焦发停止命令。

马达速度要与对焦测算速度匹配才能有良好精度,原厂在这方面比副厂有优势做好。60fps以后还可以升到120,240…,算的越快,马达就可以更快;A7系列机身达不到60fps所以同样的镜头不如在A9上快速精准。


"网上资料多不代表你懂" ,这话对 但是作为我没必要再重复的理由够充分吧?
反馈控制什么的就不劳你科普了。如果你记性够好的话,可以回忆起在过去的另一个帖子里“闭环”这个词还是我第一个用的。很多概念并不是一个专业独有的。
至于你关于速度差的解释不就是读取速度和计算量吗?现在你还觉得够充分吗? 本帖最后由 来碗炸酱面 于 2017-12-20 18:1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来碗炸酱面 发表于 2017-12-20 09:10
非电子电气相关专业的都没有讨论对焦的资格了?

对焦过程,网上相关的资料已经很多了,我觉得足够清楚了,还有必要再重复吗?或者你对...


网上资料多不代表你懂,速度差的原因前边我说了好几遍了。

反馈控制原理给你举过指挥倒车的例子,我也不嫌麻烦,再给你说一遍:

让你去指挥一个司机倒车,这司机只管踩刹车油门挂倒档。你观察完车后有足够空间,发出命令让司机倒;这是第一次测算,司机开始倒车,你会一直盯着后部空间,车往后走的过程中你会喊好几次倒~,直到你认为空间足够小喊停。你每一次观察距离喊“倒”都是一次测算过程,而车可以连续走只在最后你喊停才刹车。
从你第一次观察距离喊倒~ ,到最后车停止,这是一个闭环控制执行过程,期间你可能观察了很多次喊了很多次,相当于测算了很多次。

我说的闭环对焦过程跟这个很相似:对焦模块第一次测算完发出马达启动和转向命令,马达启动旋转;然后对焦模块以每秒60次的间隔测算合焦结果,马达就一直转,直到模块认为合焦发停止命令。

马达速度要与对焦测算速度匹配才能有良好精度,原厂在这方面比副厂有优势做好。60fps以后还可以升到120,240…,算的越快,马达就可以更快;A7系列机身达不到60fps所以同样的镜头不如在A9上快速精准。

算的不够快导致马达转过头了才发现,在早年的单反机身上很常见,近些年的单反机身上拉风箱现象比十几年前的少了很多,包括当年的老镜头用在新机身上,原因就是对焦模块和对焦传感器速度的提升。
本帖由 honor+FRD-AL10 客户端编辑于:2017-12-20 17:59:1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575
主题: 35
帖子: 6179
注册: 2011年2月
iZaZaD 发表于 2017-12-20 17:17
我没理解错,是反差对焦的图。那图上用于反差计算的一个小画上至少100个像素不止吧?

如果是相差对焦,在其中的两行像素里每隔三个像素插入一个相差对焦点总计不超10个就够了。这差着一个数量级的运算呢。

不过你说的没错,这点儿计算量在cpu里差不哪儿去。瓶径还是在读取速度。


读应该不是问题。EVF的刷新率30帧/秒,每帧至少200多万点,还得去马赛克,这都来得及。对焦才用多少点。 本帖最后由 来碗炸酱面 于 2017-12-20 17:3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来碗炸酱面 发表于 2017-12-20 06:59
因为相位差检测可以测距,一下就走到地方了。讲究的再反差确认一下。所以快。

如果只60fps,靠反差对焦每秒完成20次对焦肯定来...


我没理解错,是反差对焦的图。那图上用于反差计算的一个小画上至少100个像素不止吧?

如果是相差对焦,在其中的两行像素里每隔三个像素插入一个相差对焦点总计不超10个就够了。这差着一个数量级的运算呢。

不过你说的没错,这点儿计算量在cpu里差不哪儿去。瓶径还是在读取速度。
本帖由 honor+FRD-AL1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575
主题: 35
帖子: 6179
注册: 2011年2月
iZaZaD 发表于 2017-12-20 16:27
我觉得你一直没弄清楚对焦计算与对焦执行过程的差别。也不能怪你,因为你不是电子电气相关专业,对反馈控制理论知识理解不深。

你能不能像我那样,按步骤把你理解的对焦过程列个12345...顺序出来,把测距相关的步骤包括所需参数写详细些?


非电子电气相关专业的都没有讨论对焦的资格了?

对焦过程,网上相关的资料已经很多了,我觉得足够清楚了,还有必要再重复吗?或者你对哪个步骤还不清楚?倒是你一直坚持着与众不同的观点。你应该先来回答一下我的问题,按照你的理论怎么解释两种对焦方式几倍的速度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弱智就别出来科普了——论微单片上相位对焦的优越性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