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潮汕民俗文化和名胜古迹介绍 [主题管理员:W兄]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85349 回帖:143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日寇侵占汕头市经过  


    1937年※※※日,日本侵略军突向※※北平市郊芦沟桥发动攻击,揭开了全国※※※※的序幕。

    由于地处华南海防前线的汕头市在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1937年8月27日,日本※※第三舰队司令谷川,宣布封锁自上海吴淞口起至广东汕头的海岸线。并在厦门至广州沿海之间增派军舰,袭击※※的商船和渔船。8月31日,日军派飞机二架首次侵入潮汕,并在丰顺的汤坑和阝留隍投下炸弹。9月上中旬,日机又连续轰炸汕头、潮安、揭阳等地。还曾用小股※※试图在汕头的达濠东湖登陆。日本又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吴竹、若竹两舰突驶入汕头港面,日领事馆屋顶也搭起了望发令台,与停泊港内日舰互通旗语与灯信。日驻汕领事还对25岁至35岁男日侨发入伍通知书致“日旅汕留民会”暗中成立情报委员会,搜集我方军政动态,还奖励日籍侨民勾结※※,秘密收购制造军火用的钨矿运回日本。日领事还对准备撤退的日侨进行编组集合等训练,凡被指定集中地点,都堆起沙包、构筑掩护体、架起机枪,有意制造战争的紧张气氛,企图威吓汕头市民众。

    1938年5月,日本军国主义按其南侵计划侵占厦门。6月21日又调集20余艘军舰、数架飞机和300多名※※※※※进攻南澳岛。汕头顿感唇亡齿寒。10月日寇攻占广州,1939年5月下旬,日军飞机在汕头、潮安、揭阳等地滥施轰炸。6月6日,日本侵略军大本营下令攻占汕头市,出动巡洋舰及扫雷舰等30多艘,40多架攻击机、侦察机,总兵力近万人,于6月18日在马公岛集结,21日拂晓抵达汕头港外。是日是端午节,日军趁节日之机,兵分三路对汕头市进行突袭。

    进攻汕头的日※※※※※,在妈屿对面的四基围滩地登陆。上午8时左右日军主力沿新津河经浮陇、鸥汀转东墩金砂包抄汕头侧后,切断我军退路:一大队人马在市郊达濠的东湖乡登陆,也向汕头方向合围。无耻※※事先用重金收买我妈屿海口水雷队长,切断海底水雷线,使日军舰毫无阻挡驶入汕头港内,海上战舰并排压阵,空上几十架飞机盘旋※※,汕头形势岌岌危危。

    当时,※※※在汕头沿海及护堤公路,潮汕铁路一带驻防军有独九旅625团、626团及省保安第2团、第5团和教导团与地方武装警察、自卫团队等兵力。由潮汕警备司令独九旅旅长华振中及省保安处长邹洪指挥。但驻防汕头市、庵埠镇、新津港这个三角地带,仅保安第5团、独九旅626团一部和汕头市自卫团及武装警察等约3000人。由于汕头海面被敌突破,在达濠东湖登陆的日军,上午10时许又占据?石山,使※※※防军措手不及。但绝大多守军在其※※军官率领下,都能进行顽强抵抗。日寇在沿海登陆后,即与驻守金砂乡的保安第5团第3营进行激战。第3营营长李平冒着敌人猛烈炮火顽强抗击。前沿阵地被敌攻占后,该营剩下的两个连退入金砂乡与敌进行巷战,李平在战斗中多次负伤仍不下火线,终于壮烈阵亡。由于5团3营的奋勇抵抗,日军侵略者有较大伤亡。但要以一个营的兵力,在新津河至纪厝海土乾及内外充公和金砂乡这么大的地带,抵挡这群拥有现代化武器的日军,是很困难的。守军坚持至21日傍晚,除少数人突围外,余皆英勇为国献身。汕头外围金砂战场终于失守。

    当战斗打响后,独九旅626团某连与汕头武装警察和自卫团1000余人,沿崎碌、石炮台、外马路等处海岸阻击敌军登陆。坚持至中午石炮台失守后,仍坚守阵地。驻海关5名警察,竟抵御200名敌军的进攻,达一个多小时,最后均壮烈殉国。驻梅溪桥至庵埠镇一带的保安第5团第一营,在营长杜若的带领下,与日本侵略军开展了激烈的战斗。因孤立无援,众寡悬殊,被迫退入庵埠的官里乡。

    当时,※※汕头党组织领导的汕头青抗会战工队,汕头市总工会的救护队,迅速进行战地救护和慰劳。市内不少商家,把他们准备过端午节的米果品、粽球等食物,都拿出来慰劳守军。

    由于敌强我弱,战况迅速恶化。22日凌晨,汕头市区陷入敌手。从此,汕头人民在日寇※※※罪恶的统治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受尽亡国奴之苦达6年之久,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汕头民众才获得新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汕头港昔年的“猪仔贸易”  


    汕头港是※※对外开放的贸易港口,也是潮汕地区海外侨胞出入境的重要口岸。19世纪中后期至※※初年,曾经输送“契约华55"出洋谋生而“知名于世”。100多年来,汕头港与潮汕侨胞结下了不解之缘。
    “猪仔贸易”是指19至20世纪初,西方殖※※义者在中国沿海地区进行诱骗和掳掠华工的活动。华1一上洋船,就如潮汕人卖猪仔一样,拘禁在船舱里,限制行动自由。“猪仔”是“契约华工”的怨称。
    19世纪中叶,西方殖※※义者在海外殖民地迅速扩大,急需大批劳动力,而当时中国由于封建剥削的加重和资本主义商品倾销,出现了大批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这样,“猪仔贸易”(贩卖劳力),便在沿海各地兴起,取代了自由移民。汕头与厦门、香港、澳门、海口等地,都曾经是“猪仔贸易”的主要口岸。第二次※※战争前夕,荷兰、英国的帆船就纷纷到这里作海盗式的探险,进行人口贩运和倾销※※。1952年 11月,一个英国船长同英属圭亚那贩运苦力的投机商签订合约,从这里掠贩了1000名苦力,运往麦地拉拉,其中大部份是男童。西方的苦力贩子、投机商和苦力船纷纷窜到这里,仅1855年就有。12只外国船一共掠去6388人。英国的使臣额尔金说:“1857年就有120艘外国船(其中多数是苦力船)在这里装卸货物,与1855年相比,相隔不过两年,从这里开出的外国苦力船几乎增加了10倍。据统计,从1852至 1858年的6年中,从汕头掠运出洋苦力共4万人,而在同一时期中,妈屿岛海滩上被抛弃的苦力尸体就有8000具之多,占运出苦力总数的20%,眺海自杀的不在其中。    ’
    1860年清※※正式承认人民可以出洋。1861年汕头被正式确认为对外通商口岸。汕头开埠后,在合法化招工的幌子下,西方先后在这里设立招工公所,招去了大批契约华工。1888年11月,荷兰使至汕头,洋务委员廖维杰与其议定华民出洋雇工章程,使汕头人口贩运进入全盛时期。1876至1898年,从这里运往海峡殖民地的“旅客”就有796284人,运往暹罗的194908人。从1888年起,荷兰殖民者在苏门答腊德里地区专种烟叶,专门从汕头掠运华工到德里烟叶种植园劳动,到1898年止,10年中一共掠去华工56028人。从1876至 1898年的22年中,从汕头运往上述东南亚各地的华工共有1512020人。
    1865年,澳门有“猪仔馆”8至10家, 1873年发展到300多家。这些“猪仔馆”以公开招工的名义肆无忌惮地贩卖人口,从汕头等地向国外运出大量苦力。香港同附近几个掠运苦力华工的中心口岸,因交通便捷,苫力华工也经常从这里转口出国,从1876至1898年的22年中,汕头从香港转口苦力华工有535024人。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发布《大※※令外交部妥筹禁绝贩卖“猪仔”及保护华侨办法文》、《大※※令广东都督严禁贩运“猪仔”文》。※※※※下令搜捕客头、查处客馆,罪恶的“猪仔贸易”受到人民的反对而有所收敛,但潮汕地区饱受天灾人祸之苦,被迫自愿出国谋生者仍然有增无减。据日本前驻泰国公馆的调查报告说:“1906至1918年,从汕头入泰国的甲板客即在634466人。”《中国贸易》则记载:“自1931年至1937年,汕头往泰国的华侨即达176413人。”1936年汕头《侨务报》五、六月份合刊,曾谈及汕头出国人数,在国内各口岸列第一位。自1904至 1935年,由汕头出口侨民约298万人,归侨146万多人,出超为152万人,占当时潮梅人口三分之一。 1939年6月,日军占领下的汕头港客运不景气。抗战胜利后,客运恢复,潮梅人民往南洋谋生为数极多,也有众多海外侨胞急盼回潮梅看望家乡,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因此,潮梅每年侨汇数金之巨,也几乎为全国之冠。据《潮州志》载:“1948年汕头港出口旅客 139779人,进口旅客167175人。”因此,潮汕地区成为※※著名侨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汕头开埠以来潮汕文化的演进  


    潮汕文化是中华一个富有特色的小分枝,它形成于明清两朝。

    汕头开埠以来,由于※※条件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潮汕文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内容空前丰富,色彩日趋鲜明,影响更为广泛。

    在潮汕文化的诸特色,最突出的是潮人的文化心态,即勇于开拓.善于经营和高度的凝聚力。这三者虽然在开埠以前已具雏形,但它们的发扬光大,为举世所瞩目,却是开埠以来这一百多年间的事。

    潮人成批移居海外,始于明.清两朝。由于当时的朝廷长期实行闭关政策,海禁森严,不可能形成规模,人数也有会太多。开埠以后,形势大变,一百多年来出现的多次大规模移民浪潮,形成目前人口本土一千万海外一千万的壮丽景观,使潮汕地区成为全国著名的侨乡。据统计,长期以来全国各地移居海外的华侨.※※三千多万,海外潮人竟占到其中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显然是无与伦比的。

    潮人善于经营,世界知名。但这个知名度是开埠以后才逐步形成的。在此之前,潮人的经营才能主要表现在商贸活动中,且多为小商小贩,不登大雅之堂。开埠以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是经营领域日趋广泛,除传统的商贸外,还向金融.房地产.工矿企业.交通能源.高新科技等领域大举进军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二是经营范围越来越大,在众多的小业主中涌现了一批大银行家.大企业家,有的已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富豪;三是经营地域越来越广,由东南亚地区迅速扩展到西欧.北美等地,使潮人企业家的足迹遍及全世界。

    潮人凝聚力之强,亦为世所公认。凝聚力源于宗法血缘,又与移民群体现实生活的需要密切相关。潮人先辈多为中原移民,他们的陌生的南海之滨不得不聚族而居,互助求存。明.清时期潮汕地区地峡人稠,许多贫苦农民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抛弃妻子移居海外,到更为陌生的环境中去艰难拼搏。他们在异国他乡,形单影只,更需要乡谊和亲情。所以,这种凝聚力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根源,由来以久。开埠以前,海内外各地就有不少潮人建立的会馆社团,旨在互通声气,敦睦乡谊。但是,它的巨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却是开埠以来这一百多年的事。这方面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其中最突出的,一是海外潮人寄回家乡的“侨批”,持续时间之长,数量之大,金额之巨,堪称中华一绝;二是海内外各地的潮人社团,数量之多,难以胜计。近年来,在各地轮流召开的“世界潮团联谊会”,已历八届,其声势之浩大,影响之深远,只有客家人差可比拟。

    开埠以来,潮汕文化的发展变化是多方面的,限于时间,不再祥谈。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略申述。

    潮汕文化当然也是源远流长,它的某些组成部分确实是古已有之。但从整体上看,它是一个晚出的文化,是中华文化大系统一个新生的分枝。长期以来,人们谈起潮汕文化的形成,总是喜欢说天※※如何悠久,有是说它形成于明.清之间,有的说它形成于两宋,有的说它形成于隋.唐,有的甚至说它形成于秦.汉之际……似乎是越古老越 ,越光彩。这显然是传统观念在作怪,并不符合实际。其实,文化象人一样,并不是越老越好,晚出和新生正是潮汕文化的优势所在。中华文化之所以历久常新,原因正在与此。

    文化是人的创造。每一个稍具规模的地区,都有一定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潮汕地区土地面积一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千分之一,人口一千万,约占全国的百分之一。相近规模的地区,目前全国至少有一百个以上。但是,即使在所谓“文化热的今天,在类似规模的地区中,以地区命名的文化尚不多见。因此我们的潮汕文化研究,近年来在各方大力的支持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人持有异议,认为是虚张声势。1989年,我的《有关潮汕文化的两个问题》一文,虽经广东社院院长.老友张磊的大力推荐,该院院刊《学术研究》的同仁仍拒绝发表。我在北方工作的一位老同学,看了这篇文章后,来信说:“你老兄真会写文章。”不料,1994年,饶宗颐先生又提出建立“潮洲学”的建议,于是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了潮洲学的国际会议,在我们这里办了《潮学研究》。“潮学”.“潮学”,谈何容易!我身在事中,不胜惶恐!要使潮州地区的文化研究成为一门海内外学者所公认的学问,前提是必须有几个既独特,又具有全国意义的研究对象。例如,徽州学的研究对象有徽商于乾嘉皖派,泉州学的研究对象有海外交通与世界宗教。我们 潮州学有什么相应的东西?总不能抬出潮州菜和工夫茶吧。我看,本文所列举的潮人心态的三大特征完全可以拿出来,它们是潮汕文化的主要标志,也是潮学研究的主要基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顺治皇帝与潮籍高僧道忞  


    清顺治皇帝姓爱新觉罗,名福临,6岁时因其父太宗(皇太极)骤殁而登帝位。翌年(1644),多尔衮亲王举兵入关,迎他至北京为中原之主。当时的朝政由摄政王多尔衮把持,他凭皇室的优越条件勤读群书,故对满汉文化均有深厚根基,对佛学也有所了解。多尔衮亡后,他于14岁亲政,日理万机。数年后,当他回首往事时,惊觉世间无常,皇室中的权势争斗,多尔衮骄横一世等等,都随时光逝去,眼前的一大堆军政事务,又如此烦心,纵有政绩武功,也免不了同样结局。于是他心中涌现了“色即空,空即色”的佛家名言,开始探索佛门所称的“觉悟”、“智慧”,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他的长篇《赞僧诗》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其中有云:“天下丛林饭如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身难。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顺治皇帝对于佛教,起初只限于一般信仰。导他人宗门谈经论道的,是京都海会寺憨璞和尚;对他影响最深的,是浙江天童寺潮籍高僧道忞和尚。
                            道忞来自潮州
    道态是清代禅宗高僧,佛门典籍《续指月录》、《新续高僧传》及近年出版的《宗教词典》等,都对他有较详细介绍,现概括如下:道志,俗姓林,宇木陈,号山翁,广东潮州府潮阳人。他幼习儒学,20岁时考取生员(秀才),接着因读《金刚经》,《大慧语录》等而信仰佛教,往庐山开先寺出家,后嗣法浙江天童寺圆悟禅师。圆悟卒后,他继承天童寺住持之位,因精通儒、释之学,且善长诗词、书法,故声名鹊起,远播九州。顺治十六(1659)年,他奉召人京为顺治皇帝说法,深受器重,受赐“宏觉禅师”法号。他一生著作甚丰,其中的《北游集》、《布水台》、《宏觉禅师语录》俱收入清初御制《大藏经》,后经雍正帝删节,仍保留《宏觉禅师语录》。他的诗词在清代诗坛占有重要位置,清代思想家黄宗羲、著名诗人钱谦益、吴梅村都对他有很高评价。
                            皇帝愿称※※
    顺治皇帝因慕道忞之名,于十六(1659)年下诏浙江天童寺召他进京。道忞三辞未获允许,于是整装启程。当他到达天津时,顺治即命官员备车马前来迎往宫中万善殿居位、慰劳,继而带学土王熙、状元孙承恩等人至方丈室问法谈经,谕免礼赐座,从容问答。经一番谈论后,顺治十分钦佩。从此,顺治于朝政之余,常到方丈室与道忞论道谈心。他们谈论的内容除佛学外,还涉及孔盂之道、老庄之学、诗词书法,甚至朝政及世俗之事。道忞本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宗风为顺治解答疑难,给予很深的影响,现略举数例:
    顺治自幼体弱,后又向往佛门清修,故一遇国事繁忙或挫折,就觉烦恼而有鞭打左右现象。道志闻知,曾进忠言:“参禅学道之人,于顺逆两境,皆宜镇定判断,不可任情喜怒。”顺治应曰:“朕遇事多次不能自觉抑制,但过后冰消,并不记怀。”道态曰:“素知※※长空皓月,一心向善,但皇帝喜怒与众不同,自古道:‘天子一怒,伏尸万里。’待过后不记,早已迟了。”顺治点头称是。此后,顺治非但不※※,骂人也稀了,并常赞※※※慈善待人。
    顺治受佛学与儒学的熏陶,颇具仁爱之心。有一天,他问道忞:“闻民间有生男则育,生女则淹杀之事,是何道理?”道态曰:“为贫故。”说后投去期望眼光,顺治毅然曰:“豹狼性极残忍,饥不食子,为人父母,怎可如此?朕即传敕,如有此等父母,议罪。”此后,溺婴就是犯法行为。
    尤侗,是清初有才华之人,曾将其诗文结集出版。顺治读该集后出示道忞,叹其才高而运不济,不能高中而居下层官吏。道志说※※既知,何难擢用。顺治应以早有此心。两年后顺治身亡,未完此愿。后道忞将此事写进诗文,继皇位的康熙见了,果然擢用了尤侗,称为“老名士”。
    以上数例,可见道忞威望之高及对顺治的处事、定法、用人等方面的影响。道志进京时已60余岁,顺治十分敬重,赐“宏觉禅师”号,并以※※礼相待。道态京居8个月之久,辞归时,顺治送至北苑门,命使臣护归,并御书“敬佛”二大字及送御画二幅赠行。
                           僧人也能影响国策
    顺治与道忞这段深厚因缘,使天童寺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寺中的御书楼、御碑亭,还有顺治所撰的“无法向人说,将心与汝安”等联对,都是※※的见证。更值的一谈的是,顺治与道忞对儒学、佛学都有很高造诣,他们的结缘与所表现的思想,对清代的治国有深远的影响,形成崇儒敬佛的国策,以儒家学说解决封建社会的实际问题,以佛家思想缓解人们精神上的激烈情绪,使两者起着互补的作用。清初有100多年的昌盛时期,应该与此有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宋代潮州的内外贸易  


    潮州处于东南沿海,海岸线曲折绵长,港湾优良,且陆地上大小江河纵横,河海相接,为潮州内外贸易提供了地理上的方便。唐代,“潮州距海仅12公里”,巨大的木兰舟沿可驶进。以“海阳旧馆”作为唐代潮州有对外贸易的一证,中山大学著名岭南※※地理教授徐俊鸣也认为潮州处在设有市舶司的广州、泉州的中间。

    潮州“出口”贸易是以陶瓷为主。当时※※※帝国阿拨斯王朝的首府博达城就有不少贩卖潮州商品的商贩。潮州笔架山窑址出土的深目高鼻洋人,瓷哈叭狗等物,便是外销的产品,由此也可见宋代潮州与外国的交往已达频繁的程度。

    南宋时,潮州的陆路也得到改善。高宗时转使林安宅对潮惠路段加以改造,潮惠官员“与其佐同心协力,创盖铺驿,增培水窟,夹道植木,跨河为梁,诱劝乡民,移居边道”改变了“蜀道难上青天”的交通被动局面。特别要指出的是横跨韩江的济川桥与横跨练江的和平桥的建成,打通了通往广东、福建、江西腹地的交通,具有经济、军事的重要性。

    水陆交通的整治,促进潮州商业的发展,这可从商税数字得到说明:据《宋代要辑稿.食货》,宋仁宗嘉元年(1056)潮州课税10799贯;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潮州课税30283贯,二十年左右增长180%,可看出发展之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宋代名臣郭浩  


     我市潮阳区金玉镇境内小北山,有一座宋代古墓葬,是原潮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主人郭浩,为宋代名臣,法学家,也是郭姓入潮阳的二世祖。
    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郭浩生于莆田魏塘乡一书香门第。父亲郭正,为当地一饱学秀才。郭浩少年时即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生性聪慧,5岁能背书史,7岁善吟诗作赋。”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郭浩中进士,授户部郎中,因政绩显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升任广西提刑按察使,其时广西为西南边陲,被称为“蛮野之地”,朝内官吏望而生畏,郭浩毅然赴任,在其任内,“兴农事,治水患”、“除弊政,倡清廉,锄奸恶,扶弱小”,百姓有口皆碑,流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相传宋绍熙五年,恶少张宏仗其父在朝为高宦,曾是郭浩上司,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横行乡里,民怨沸腾。郭浩微服私访,在掌握充分证据之后,顶住层层阻力,断然将张缉拿,数日后,将其“斩首于市曹”。按察使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为民除害,在当地民众中广为流传,一时间内恶徒收敛,治安好转,“蛮野之地,遍地笙歌”,百姓乐业,经济发展。汉族人民和当地少数民族关系融洽。郭浩的故事被广为传颂,其中广西桂剧《郭令公义斩尚书子》,就是根据郭浩的事迹编演的。
    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郭浩任满致仕。时值闽地沿海海盗猖獗,居民移居潮州、台湾、海南岛者甚众。郭浩不归莆田,与父亲郭正(潮阳郭姓一世祖)及眷属移居潮阳。离开广西时,百姓沿街挥泪送别,万人空巷。郭浩到潮阳后,选中小北山下,榕水之滨的一处地方定居,该村四周溪流环绕,搭竹为桥,称竹桥村(今属金玉镇)。郭浩生4子,分别创寨于泉塘(今属西胪镇)、铜钵盂(今属铜盂镇)、竹桥和南阳村(今属贵屿镇)。
    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郭浩病逝,享年62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宋帝昺在潮汕的史实  


    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元朝之后,大规模向南方进军。南宋朝廷由浙江、福建沿海败退。1276年5月,宋益王赵昰在福州立为帝,改纪元为景炎元年,11月由张世杰等陪同宋帝昰及其弟卫王赵昺和太后等人,从泉州转厦门进入潮州,驻扎饶平县柘林附近的下海湾港及红螺山一带。但因为这里难于设防,只住3天,征集了万石军粮,就由都统张达率领义军护送渡海过南澳,12月宋帝昰—队人到达南澳,驻扎在云澳。
    宋帝昰在南澳驻扎不久,同月即从海上西航,登上大陆,曾宿营惠来县城西南30里的山地。元兵紧迫,夜间忽听鸡鸣,被惊醒后立即行兵。这里后来建纪念亭,称为“闻鸡亭”。
    宋帝昰过惠来从陆丰甲子.入海,过虎门一带海面到达井澳、过砜州,于1278年4月,因遇台风,赵昰惊病而死。赵昺继位,赵昺生于 1271年,1278年4月即位,帝昺继位后任命陆秀夫为左丞相,与张世杰一起执政,六月退至新会的崖山,1279年2月被元兵攻破,陆秀夫先把自己妻儿投海,而后背九岁的帝昺投海殉国。
    从史料记载,这两个宋朝末代少主,只是路过潮州滨海地区,连赶路在内不到一个月,却留下许多传说故事,几百年来为潮汕人民津津乐道。如传说潮城太平路的一口井,被宋帝昺封为“义井”;凤凰乌岽顶有宋帝藏身的山洞叫“太子洞”;有西山寨小皇帝吃过的“无尾螺”;有揭阳炮台镇的院前村一老爷宫藏过宋帝昺,蜘蛛即于宫门结网丝,保护了宋帝;又传桑浦山高峰的蟹目山上,有一小湖,湖边上有一巨石,状如冬瓜,书有“太清亭”三字,是赵昺写的。湖里有无尾螺、红虾,是赵呙吃剩后放下湖里复活。附近的桑农牧童,如今仍念着:“蟹目山上巅连云,宋末来过帝昺君。元兵追赶何处去,觅得太清暂屈尊”之民谣。
    几乎潮汕各地都有宋帝昺的传说,这是古代潮州人民对正统的朝廷有深层意识而编造的。如说帝昺走过潮州城吃义井水,景炎二年 (1277年)春正月,元兵已攻人潮州城,当时宋帝呈还没死,尚在新安县境,帝昺才六岁还未继位,帝昺是于潮城破后一年多,于1278年在广州湾继位的。
    潮州人民盼望国家民族能兴旺发达,对落难皇帝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于是编了许多悲壮又动人的故事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把它当作史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孙中山※※莅汕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1866—1925年)继葛举※※革命的旗帜,不懈地同※※※、段祺瑞等羊※※进行斗争。孙中山先生领导※※运动(拥※※,恢复国会)期间,曾于1917年7月10日首次仙,时间虽然很短暂,然其所进行的革命活动却意重大。 19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多变。1911年辛亥革,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时大※※,1912年2月让位给※※※。1916年袁凯、张勋先后复辟帝制,皆因不得人心,以失败而终。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执政,重组内阁,宣“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拒绝复约法的国会。段的反动统治,激起了国人的强反对,中国大地掀起了与※※混战相交错的※※争风暴。在此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孙中山先生为碎段祺瑞的独裁阴谋,决定从上海南下广州※※
   当※※※败亡时,孙中山先生就明确地指出,中能否大治,关键是否“尊重约法,拥护共和”。1916 6月9日他发表了《恢复约法宣言》,重申“恢复约,尊重民意机关’:乃是立国“惟一无二之方”。1917 6月,当段祺瑞纠集督军在京压制国会时,他就致黎元洪和参、政两院议员“严诛谴以惩有罪,信赏罚,勿事调停”。希望议员“与宪法共死生,勿遑遽散,稍存让步,以保※※代表之尊严”。(《孙中山年:》)同时还派胡汉民赴广州联络讨逆※※力量。7月日,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寓所就张勋复辟事,与章炳程璧光及海陆各军官会商,决定通电全国,南下,法,讨伐叛逆。其时,※※※※※※※※总长程璧光及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因不满段祺瑞独裁,率※※第一舰队抵沪,发表联盟通电,拥护※※,表示听命孙中山先生赴粤※※
    1917年※※※日,孙中山先生及其随行人员廖仲凯、何香凝、章炳麟、朱执信、许崇智(澄海籍)等,乘海琛号军舰自上海启航南下,10日抵达汕头。护国军潮梅总司令莫擎字欢迎孙中山先生莅汕;广东省长朱庆澜也从广州致电欢迎孙中山到广东来;革命党人罗翼群受广州革命人士的委托,携带密函专程由穗来汕迎谒孙中山先生,并汇报广州情况。汕头市民万人空巷、夹道欢迎孙中山先生及其随行人员,孙中山先生一路含笑点头,频频向欢迎者招手致意。其时孙中山先生虽不再担任临时大※※,汕头革命党人和广大市民仍将他作为中国※※革命先行者予以热烈欢迎。
    7月12日,孙中山先生高兴地出席汕头各界欢迎会,即席发表重要演说,讲粤语的他用普通话讲述南下※※主张。孙中山先生精辟地分析当时的国内局势,认为共和“非一蹴可致”、局势动乱是新旧潮流冲突引起的,复辟乃由“旧潮流造成”,皆因“新人物有新思想,新希望”,凡事“步步往前”,旧人物“步步退后”。他在学说中断定张勋复辟,不得民心,必然短命;指出段祺瑞、倪嗣冲、段芝贵等皆属"lB流人物”、“今日反对复辟是假,争后来之势是真”。他提醒国人“认定真共和与假共和,若不分真假,以后万无进步”。最后他明确地指出:“要除尽假共和,才有真共和出现。”(《孙中山年谱》)孙中山先生这次重要演说,非但义正辞严地声讨张勋复辟的罪恶行径,而且一针见血地揭穿了段祺瑞等人的独裁阴谋。孙中山先生在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给※※革命运动扫清了迷雾,指明了航向,这一席话,似一把炽烈的火炬,照亮了※※革命胜利前进的道路。7月20日,上海的《※※日报》以显著的篇幅,刊登了孙中山先生在汕头的这一演说,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当年于汕头发出反复辟和反独裁的呼吁,充分表现一代伟人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在汕停留期间,孙中山先生还批示廖仲凯致函缅甸※※华侨饶潜川等人,向他们申明南下※※“目的不仅反对复辟,且图建造真正之※※※家”。他希望饶潜川等人予以理解,“速筹款项,以济军用”。    
    孙中山先生及其随行人员,在罗翼群的陪同下,乘舰离开汕头后;绕香港进入珠江口,于7月17日到达广州;程璧光和林葆怿率※※第一舰队也于7月21日由上海南下,于8月5日抵穗,受到孙中山先生的热烈欢迎。8月25日,孙中山先生召集到穗的国会议员130多人开会,因不是法定人数,故称“非常国会”。会议决定组织中华※※※※,推选孙中山为海※※大元帅,领导讨伐段祺瑞※※※※的斗争。军※※的.成立,揭开※※战争的序幕,中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    
    孙中山先生首莅汕头,在潮汕地区点燃了※※火种,培育了革命力量,为以后的斗争打下了牢固的,群众基础。他在汕头所进行的各种革命活动,充分表现他在辛亥革命后仍然不屈不挠为※※革命而努力奋斗,其革命精神是很值得我们敬仰和缅怀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文天祥长子文道生曾落籍丰顺  


    丰顺志※※载文天祥长子文道生在丰顺大腾村落籍。《丰顺人物辞典》中古代人物传载:“文道生,文天祥(1236~1283)的长子,生于宋景定元年(1260年)。德?元年(1275年),恭宗皇帝以文道生有奖励军士之献,诏督理军机职务,策命殿前指挥使苏刘义之女为妻。景炎二年(1277年)八月,他随其父天祥转战广东潮阳。1278年宋危,文道生遗其妻苏氏、儿子(伯平)与佣人(吴通)、侄(汝安)、舅(苏能)等逃难,后流落于海阳丰政都大胜村(今属丰顺县),他自身赴惠州。是年于惠州病故,年19岁,柩移至大胜村,葬于村后。”1285年8月13日申时,苏氏病故后,其子伯平于1286年11月,又将父之骨骸移葬于大胜村背湖顶,此墓俗称“飞天蜈蚣”。苏氏也茔葬于墓之左侧。

    从凤凰下埔文史(佐证)资料来看,文氏祖墓吴道生公———文天祥长子,葬丰顺潭江镇大胜村。解放前常年扫墓祭祖,置田三亩,田寮一列三间,于现潭山镇凤坪村,由佃户蓝金色和蓝添妹二户租种,不收租谷。每年宰猪一头由蓝金色负责,?饭由添妹负责,供文氏祭祖坟之用,并接待扫墓者住宿一夜。接辈谱,潮安、饶平、丰顺、梅县松口、普宁、陆丰、福建铜山、海南环山以及侨居海外各地约三万多人,均按“天道伯汝、无廷朝世、子应时策、名扬标镌、锦长永锡、衍及新年、英伟俊发、振祖墓墀”,这文氏32字辈谱自文天祥传下,现已至第27代“俊”字辈。最近,潭江镇大胜村申报“大胜文道生夫妇墓”为丰顺县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丰顺已将开辟潮州至潭江的新公路线。大胜村为发挥旅游新景点的优势,以“大胜文道生夫妇墓园”、“高沙温泉泡浴”、“盘石释迦古寺”东至“潭山畲族村”“客家大型园形屋”等旅游景点,集山区“奇险清幽”为一体,汇粤东潮客文化于一地,将成为人们接受※※主义教育和观光旅游的好场所。

    为何江西文氏族谱和地方志均记载:“文道生无传”。连占地面积二百三十多亩的江西《文天祥纪念馆》都没有文道生的祥载,因当时文天祥于景炎三年(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在海丰亚坡岭被俘,后被解至柴市(现北京),监禁三年被杀害,死时只有四十七岁。在狱中,只知道长子道生于惠州病故,未知其媳其孙流落定居于大胜村。故最后致家书,欲以侄子为继嗣。现在江西庐陵淳化乡※※村传下文氏后裔146人。

    文道生一家在丰顺落籍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文道生的儿子伯平与吴通偕侄汝安移居凤凰下埔梨树下,后娶妻宋氏、曾氏,育有六子:汝香、汝旺、汝光、汝月、汝山、汝海,其繁衍的后代,现分布广东、福建、海南三省八个县。解放前,每年八月二十二日,潮安下埔文氏后裔必前往丰顺大胜村道生夫妇墓奠祭。1993年9月5日,下埔连同其他县市文氏裔孙前往认墓,墓体尚完好。2000年3月份各地县市文氏后裔派代表谒文道生夫妇墓,参加扫墓祭祖活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先祖迁自莆田  


    于潮人来说,最重要的移民中转站当然是福建莆田。下乡调查,常听乡人:“先祖迁自莆田。”再找族谱印证,确信此说不谬。现在居住潮汕延及惠阳、海南岛的不少姓氏聚落,其先祖多由闽迁入,而尤以莆田籍居多。小小一个莆田,为何其移民遍布广东沿海及海南各县?这实在是移民史上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明代以前,中原人向福建移民,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为避战乱。如东晋初年,世居中原的林禄人福建避乱,他起初定居泉州(时称晋安),世代繁衍,林氏成为当时福建第一大姓,林禄被尊为开阂始祖。因莆田距泉州不远,庞大的林氏家族由泉州向莆田发展。到了唐代,莆田林氏可谓盛极一时,林禄的十六代裔孙林披生了9个儿子;全部当了刺史,※※上称为莆田九牧(刺史也称州牧)。因为族盛人众,宋代以后九牧和六牧的后代向潮州播迁。
  2.随南宋小朝廷由福建莆田逃避元军追赶人潮州,宋亡后在此定居。
  3.仕宦。莆田人文发展较早,且又是历代中原人人闽的主要居留地,历来人才辈出,外出为官者不少。如明代礼部尚书黄道周、吏部尚书方献夫等,皆原籍莆田县,致仕后在当地落籍(方献夫落籍于广州)。
  关于以上情况可参考澄海县志办公室编写之《澄海百家姓》一书,这里不作赘述。本文着重谈的是莆田县如何成为文章开头所说的“中原移民的中转站或中途站”。澄海县建置较晚,又地处海滨,大多数人民是朋代以后才迁入的。
  莆田成为移民中转站的※※最久。除了和珠玑巷、石壁乡一样,接待了一批批为避战乱而经莆田入潮州的移民外,它还有自己的特殊性,※※曾明确把莆田定为移民中转站。
  原来明代从未元璋开始就建立了严格的户口管理和移民管理。公元1388年,朱元璋经过激烈战争,打败了元朝统治者和各路农民义军,建立了明朝。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生产力受到大规模的破坏,人口明显减少,大量土地也相对减少。朱元璋要巩固政权,当务之急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他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一条就是奖励移民。他移民的原则是把农民从“窄全”迁到“宽乡”,人多田少的地广的地方。小潮州自宋代以来,经济文化已有了很大发展,随着南宋统治势力的南移,潮州已成为重要州县。但是,潮州人民对元朝统治者的反抗最为激烈,受到的※※和屠杀也最惨重。元未明初,潮州人口锐减,急需补充,于是,潮州这块肥沃而又待开发的土地就成为移民们的目标。时值中原地区战乱方息,瘟疫又起,中原农民纷纷效法历代移民,沿着他们开辟的移民路线一路南下。
  朱元璋虽奖励移民,但又怕流民失去管理,“惹事生非”,影响政权的稳定。于是在奖励移民的同时又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在全国几个重要的移民必经之地,设立类似现代移民局的机构,如山西通河南的洪洞县古驿道,陕西、河南二省交界的潼关及福建莆田县等。莆田县成为朝廷“设局驻员”的移民管理机构的驻地,有其独特的※※条件和地理优势。据《明实录》载,“凡民欲他迁”,需先在朝廷指定的地点集中,编排队伍,等候官府放行。移民多于“晚秋前后启程,发给川资凭照”。于是大批从中原南来福建的移民,便纷纷涌来莆田
县。当然,有的到来之后,只作短暂逗留,等领到过关照,便结伴沿着古驿道,翻过分水关,进入潮州境,各择地安居,繁衍生息。有的则在莆田就地安居,过了数年再继续迁徒。明代这种有组织的移民活动,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直到永乐末年才结束。朱元璋时代的移民活动史称“洪武移民”,朱棣时代的史称“永乐迁民”。以后,全国人口渐趋平衡,由朝廷组织和给予物质奖励的移民活动便中止,但设在各地的管理官员并未裁撤,自发的移民仍须来莆田集结等候领取“凭照”。
  通过对明代移民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明白”先祖迁自莆田”的※※背景。在明初的全国性移民活动中,各地都留下不少文字记载和歌谣,如山西洪洞县,至今在当年朝廷设局驻员负责管理移民的机构广济寺旁,还有古大槐树下的迁民遗址,并广泛流传一首民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老鸹就是乌鸦。可以想象,晚秋时节,槐叶凋零,乌鸦的叫声又是那样的使人心烦。这首民谣道出了移民者离乡别井的心境。在莆田,至今还未搜集到关于移民依依惜别家乡时哀怨的吟唱。或许这和移民者将要迁徒的目的地有关吧。潮州,宋时即有“海滨邹鲁”的美称,有宜人的气候,有肥沃
的土地,他们未来的定居地是渔米之乡,这是饱经中原战乱的农民所祈求的,于是心中没有牵挂,一路向所向往的福地走去。
  不过,我们翻阅族谱,仍可以发现经莆田入潮州的中原移民,在字里行间留记下自己对祖籍的怀念之情。族谱中常有这样的记载:“先世居住莆田乌衣巷××门楼”或“居住客鸟巷乌门楼”等等。查遍莆田县城,就是找不到乌衣巷或者客鸟巷。莆田县志办的同志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他们认为※※上没有这些地名的存在。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乌衣巷很可能就是移民者给自己的寄居地编造出来的地名,大家都记得“金雀桥边□□□□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诗句吧,乌衣巷是南京名门望族王、谢二姓的聚居她。原来他们南迁之后,仍不忘自己的显贵身世!而客鸟巷则明显地表达了客居此地的心境。这种假想有没有根据呢?有的,
如跟澄海邓氏同出一源的韶关邓氏,原居南京珠玑巷,南迁入韶关之后,也命名居住为“珠玑巷”。屈大均说这是“不忘(木分)榆所自”,也就是表达了对祖籍的怀念。不过,邓氏从此在韶关南雄定居,现在南雄珠玑巷还出名。而中原南迁的移民者,只在莆田驻足而已。随着他们继续迁徒人潮,这些巷名便在当地消失了,但仍停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并把它们传述给后代,于是一代代传下去,到了修族谱的时候就以讹传讹,子虚乌有的“乌衣巷”、“客鸟巷”便出现在各姓撰修的族谱上了。
  但是不管如何,“先祖迁自莆田”的说法是有根据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新中国汕头港之第一  


    △第一个港口新的管理机构。1949年10月24日,汕头市解放。27日,汕头军事管制委员会公用事业接管部交通处处长林西园,率领军管会接管组进驻港口,接管了※※交通部广州航政局汕头办事处、汕头引水业务所。接管后,办事处和引水业务所合并为“汕头军管会航政局”。1952年6月18日,航政局改为广州区港务管理局汕头分局,是新中国成立后汕头港第一个港口管理机构。

    △第一个新的引水机构。汕头解放,军管会接管汕头引水业务所归并汕头航政局成立引水组,1951年5月5日,汕头海关港务股划归汕头航政局,与航政局引水组合并为港务组。1952年6月,航政局改为广州区港务管理局汕头分局,引水组同时改为引水股,隶属该局海港监督科管理。

    △第一个港口客运站。汕头港客运※※悠久。但是自汕头开埠至汕头解放,港口客运设施落后,旅客上下船只能靠驳船驳运。1956年,交通部和广东省侨委合资,将汕头港港东两座仓库改建为客运站,面积3000多平方米。

    △第一部港口装卸机械。汕头港自1861年正式开港至汕头解放,港口装卸作业技术落后,生产工具只有驳船、板车、竹槌、箩筐、绳索等。至1958年生产工具才逐渐改善。当年上级在哈尔滨调给汕头港1部负荷5吨的轮胎吊。这部吊机是※※※※时期东北战场遗留下来的战利品组装而成的。该吊机来后发挥重大作用,汕头港人称其为“港口骄子”。

    △第一艘港口铁驳船。汕头港自开港至汕头解放,长期使用木驳船驳运货物,木驳船载量少(30至40吨)、技术落后,修理费用多。1963年由汕头港务局自行设计,委托广州文冲造船厂建造1艘70吨铁驳船,为汕头港驳船更新换代开了※※先河。

    △第一个港口客运码头。汕头港自开港至汕头解放,长期没有客运码头,旅客上下船靠木驳船驳运,既不方便又不安全。1971年上级批准建设一个3000吨级客货兼用码头。该码头位于老港区港东,于1972年9月正式开工至1973年12月13日竣工投产。

    △第一个集装箱公司。1984年5月,汕头港正式开辟集装箱运输业务,与香港明华船务有限公司“华胜”轮合作经营汕头至香港集装箱运输航线。1985年2月汕头港务局正式成立集装箱公司,公司成立后,集装箱吞吐量逐年增长,发展到1993年完成集装箱进出口51816个。

    △第一个深水泊位码头。1987年4月国家计委批准同意汕头深水港区选址珠池肚。一期工程建设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及配套的7.95公里的外导流防沙堤。第一个深水泊位是3.5万吨级煤炭泊位,工程位于汕头港珠池南岸马山海滨。码头技术设计年吞吐能力410万吨,工程于1993年7月开始打桩至1995年11月18日竣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一千多年前的潮州菜  


   《潮州府志·艺文》有韩愈的《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元十八名集虚,从柳宗元有《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白居易有《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故居、有恋泉之念,因以投和兼仲别情》等诗文,可知他与当时名士都有私谊。

    从诗中可知韩愈当年吃到的潮州菜有鲎、浦鱼(悍鱼)、青蛙、干贝和蛇等数十种海鲜,当时不但注意调节酸和碱,还有辣椒和橙汁可作蘸料,这也把潮州柑的种植※※推上了一千多年。从韩愈吃得满头大汗可知当时潮州菜也和现代一样是趁热吃。从他把未杀的蛇放走看来,当时也和现在一样是现杀现吃,具有“鲜”的风格。诗中提及的干贝、青蛙和蛇都是“清”汤原料。加上要用椒和橙汁末蘸而不是放进菜里,证明当时也注意到“淡”,淡才能多吃,几十种才能吃完。可见当时也具备现代潮州菜“鲜、热、清、淡”的主要特点。

    《潮州府志·特产》有“鲎鱼、雄小雌大,置之水中,雄者浮,雌者沉。考其状:青黑色十二足,似蟹,腹中有子如粟,潮人以为常食之味。”今潮阳棉城鲎?应是很古老的传统食品。《潮阳县志·特产》有“潮邑鲎?乃粉?中之精品,康熙间也以奉客,而粉则唐乃有之。”韩愈的诗就是证明。鲎?是用番茨粉和米粉做成皮,包上鲜虾和碎肉做成馅料,加鲎汁蒸熟后用猪油炸即成。

    从《潮州府志·特产》可知“章举一名章鱼,一名章锯,以其足似锯也。形类乌贼而小,有八足而无骨,足上如有软钉,每仰卧水上,见鸟啄则以足粘卷之。江瑶柱其甲美如玉,有二种,大则江瑶、小者称沙瑶。沙瑶可种,逾年而成江瑶矣。江瑶柱与荔枝皆南中尤物也,故赏之。江瑶肉腥不中口,长可寸许圆半之,白如珂雪,一沸即起,甘鲜脆美,不可名状。”可知干贝在古代为潮州菜的汤料。

    《文献通考》有“潮阳郡岁贡蚺蛇胆十枚。按蚺蛇胆诸说不同:或言上旬在项,中旬在心,下旬在尾,性耐死,取胆后释之犹活。或云:遇人击伤,胆即至伤处护之,故独重肤,肚腹之胆无用也,以浮水而回旋行走者为真。其胆有三,一曰早胆,能疗目;一曰水胆,能止泻;一曰护身胆,能止痛。”可知唐朝已有服用蛇胆的记载,韩愈放掉的蛇取下胆了没有,现在不得而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郑馀庆是贬潮第十四相  


    明嘉靖十年(1531)潮州知府丘其仁在府治前新街兴建一座“十相留声坊”,在“十相留声”下镌:唐宰相“常衮、李宗闵、李德裕、杨嗣复”;宋丞相“陈尧佐、赵鼎、吴潜、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这座石牌坊为号称“海滨邹鲁”的潮州※※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近年张道济先生撰文,补充了莅潮三相:那就是南宋的梁克家(福建晋江
人)、郑清之(浙江鄞县人)和清代的蔡新(福建漳浦人)。这一补笔,使潮州原来熠熠生辉的※※篇章更臻完美。
    可是,年来笔者阅读府志,发现莅潮不仅有上述“十三相”,还有唐代贞元末贬为潮州、I司马的贤相郑馀庆。
    吴《府志》卷三《祀典部》所载名宦祠祭祀名单中,唐代贬潮的常衮、郑馀庆、李宗闵、杨嗣复、李德裕的官衔都是“同平章事”。据《辞海》(1999年版)释义:“同平章事,官名。唐代制度,君主在大臣中选任数人,给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即事实上的宰相。……宋初犹沿用为宰相官衔,元丰改制始废。南宋初又曾沿称,乾道时废。”又《辞海》“平章”条:“唐中叶以后,凡实际任宰相之职者,必在其本官外加同平章事衔称,意即共同议政。”
    郑馀庆,《旧唐书》卷158,《新唐书》卷165有传。《中国人名大词典·※※人物卷》的介绍最为简明:
    郑馀庆(746—820)唐荥阳(今属河南)人,宇居业。大历进士。勤学善文。德宗时,累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顺宗时,为尚书左丞。宪宗时,
复任宰相,封荥阳郡公。穆宗时加检校司徒。历任四朝(德、顺、宪、穆)将相。……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郑氏宰相九人,其中赫然载有“馀庆”之名。  ·
   吴《府志》卷四《官师部》附《废置诸贤》载:“郑馀庆,……贞元中拜同平章事。每奏对,多傅经义。贞元末贬为潮州司马,以诗自娱,无远谪意。寻迁尚书左仆射。”
    综上所述,郑馀庆以宰相贬潮是千真万确的事。
    唐代五相和韩愈贬潮的时间顺序是:
    大历十四年(799)——常衮贬为潮州刺史(州的长官)
    贞元(785—805)末——郑馀庆贬为潮州司马031'I的佐官)
    元和十四年(819)——韩愈贬为潮州刺史
    太和九年(835)——李宗闵贬为潮州司户(主管民户。在州、1曰司户参军,在县日司户)
    会昌元年(847)——杨嗣复贬为潮州刺史
    大中元年(847)——李德裕贬为潮州司马
    从而可见郑馀庆是唐代继常衮之后贬来潮州的第二位宰相,时间比韩愈还早来十几年,比最后一位贬潮宰相李德裕要早来40多年。
    据《全唐诗》作者介绍,郑馀庆“宪宗时为尚书左仆射,详定典制,引韩愈、李程为副,崔郾、陈f月、杨嗣复、庾敬休为判官,损益仪规,号为详衷(意为‘详正’)”透露他回潮后善于用人,与后来眨潮的韩愈、杨嗣复共事,关系还不错。
    那么,嘉靖十年建的“十相留声坊”为什么会遗漏郑馀庆的名字呢?据笔者肤浅的理解,主要原因有四:
    首先是职位问题。常衮、杨嗣复是刺史,“居高声自远”,能有所作为,和韩愈一样,“其立师惠民,潮人至今德之”,府志上大书特书;而贬为司马的郑馀庆等人,竟"55司马何入,赞皇(李德裕)诸公行事,无所表见也。”(吴《府志》)
    其次是处身环境。“又若安置其地,皇皇救死之不暇矣。”郑馀庆在潮州贬所只能“以诗自娱,无远谪意。”(吴《府志》)但这些诗不仅府志没记载下来,连《全唐诗》也不见收录,这使他更易为人遗忘。
    再次是郑馀庆谪潮州,两《唐书》本传没有明载。《旧唐书》仅载:“与度支使于颈素善,每奏事,馀庆皆议可之。未几顽以罪贬。时又岁旱入饥,德宗与宰相议将账给禁卫六军,事末行,为中书吏所泄,馀庆贬郴州司马,凡六载。”鄙意以为先是贬潮,但时间不久,量移郴州。就跟韩愈贬潮末八个月,量移袁州一样。
    最后是立坊之时,旧志散失,不能一一稽考。这正如现在存世最早、成书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郭春震《潮州府志序》所云:“潮弗志者若干年,散逸遗脱者亦多,曷以周知一方之故耶?”故坊上唐代贬潮宰相没按时间顺序排列。同时,收入的标准也较宽。如李宗闵,在朝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置国家利
益于不顾,但“既入潮,闭阁恩过,潮人怜之”;陈尧佐,咸平二年(999)谪潮州通判前只是开封府推官,景枯四年(1037)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世杰以武人与丞相共负责军国要政,其官衔是枢密副使(相当副丞相),都一并归“莅潮十相”之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文天祥被俘处  


    广东海丰县城西北一公里外,有地名五坡岭。山峦后面是巍峨的大面山。山坡上绿草如茵,从草坪步上石阶数十级,有一座四柱石亭,高约3米,亭内树一石碑,高2米,宽1米多,上刻文天祥的画像。像的上端用篆字刻文天祥在天都(今北京)柴市死节时所撰的《衣带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下端是明正德年间惠州郡守甘公亮的《画像记》,说明画像的来历,说他在江西文氏后人家中见文天祥画像,“刚烈如生”,乃摹写而还。石碑上复盖一座高大的八角亭,横额题“方饭亭”三字。

    这方饭亭,相传就是文天祥当年被元兵俘获之处。

    南宋景炎三年(1278),文天祥驻兵潮阳,都统陈懿叛降元兵,文天祥讨之,“十月,攻陈懿于和平乡”(明隆庆《潮阳县志》),“懿遁去,以海舟导张宏范兵入潮阳。”(《海丰县志》)文天祥兵寡不能敌,引兵入海丰。行数日,弘贩令其弟弘正轻骑疾驰追及。其时,“天祥方饭,客五坡岭,不为备,不意虏猝至,兵溃被执。陈龙复五人皆死焉。”(明隆庆《潮阳县志》)那天是12月20日,宋军正在造饭,元兵望见烟火,突然追至,宋兵还以为是当地农民逐鹿,及至发现为元兵,已措手不及,无法抵抗了。文天祥被生俘。后人为纪念文天祥,在此地建亭。因取名为“方饭亭”。

    方饭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当年海丰吴子昌提议在五坡岭东南坡建文天祥祠、祠后建方饭亭。正德十年(1515年),海丰县令张洛时主持建“孤忠祠”,祠前有石坊,上书“一饭千秋”四字;祠内三进,有“孤忠死节”等题刻。祠后建方饭亭,两边石柱上刻楹联:

    热血腔中只有宋

    孤忠岭外更何人

    方饭亭前两侧有碑记,记载了亭的缘起与兴废。

    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向为人所称道。为抗元兵,欲挽狂澜于既倒,他不惜毁家纾难。他于景炎二年三月复梅州,四月复兴国,在空坑遭突袭兵败。是役也,他的第二女、第三女失踪。后复惠州,于河源行军途中,长女、第六女病死;进兵潮阳时母亲病疫,战乱中死了第四女、第五女,他为国忘家,最后,老母和六个女儿都老瘁病殁。当他在五坡岭兵败被执时,原想自杀,“取怀中脑子服之,众拥上马,天祥亟索水饮,冀欲速死,竟不死。”(隆庆《潮阳县志》)见了元军元帅张弘范,他“不拜,令为书招降则不从,欲官以宰相则不就”,大义凛然。押至北京三年不屈,柴市就义前还再拜向南,真正是“孤忠”了。

    明嘉靖时,潮州状元林大钦凭吊五坡岭方饭亭,写下《五坡岭怀古》诗一首,对文天祥事甚为感叹。诗云:

           孤忠祠下拜冠裳,北望燕云几夕阳。

           庙食不惭专俎豆,路碑留得好文章。

           江山有色长灵秀,草木无知亦感伤。

           百十年前双眼孔,几人生死为纲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湘子桥与韩湘子  


    湘子桥,最初名叫济川桥,雄跨韩江两岸,正对潮州东门楼。“湘桥春涨”,为潮州八景之一。

    湘子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潮州知军州事曾汪主持建西桥墩,于宝庆二年(1226)完成;绍兴元年(1194),知军州事沈崇禹主持东桥墩,到开禧二年(1206)完成。东西各九墩,前后费时五十六年。因“江心流急湍,深莫能测”,桥终未能合拢。当地官绅以摆渡图利,收取捐税。“虽济以舟,日不能三、四渡,咫尺之限若千里,潮民病涉,莫此为甚”。明宣德十年(1435),潮州知府王源采西湖山石用以修桥,西桥段增至十墩,东桥段增至十三墩,墩高五、六丈,墩面一百多至二百平方米,每墩上建望楼,改名为广济桥。正德八年(1513),复增建一墩一楼,共二十四墩,中间“设舟二十四为浮梁,周以栏盾铁缘,连亘以渡往来”(《广济桥记》)。每条铁链重4000斤,把梭形串连结成浮桥。浮桥可开开闭。打开时可通过大船。后来梭船改为十八只。潮谚有云:“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锉牛一只溜。”所谓“洲”,即是水中陆地,也就是桥墩。“楼台”即墩上望台。各个楼台格式不同,故说“二十四样”。“锉牛”指雍正年间修桥时铸的铁牛,东西桥段各一只,牛头上铸有“镇桥御水”四字;道光年间一只只铁牛被洪水冲走,故云“一只溜”。

    广济桥上有望楼,为※※桥梁史上所仅见。明代李龄撰有《广济桥赋》,描绘了当时桥上的景象:“五丈一楼,十丈一阁,华梲彤尞,雕榜金角,曲栏斜槛,丹漆涂垩,鳞瓦参差,檐牙高啄”;楼角的铁马迎风叮当;楼台上有妙联:“茶有滋味原无味,亭不画梅却有梅”;还有韩愈、鲁班和十八罗汉的塑像,列坐亭中……。亭边有树,有摆卖的摊档,后来更有店户。从明清至※※※※前夕,桥上仿似一条水上长街,人来货往,商店栉比;人们上亭台可赏江景,可品名,入店铺可购物,可小吃。桥上市场一片热闹,叫卖唱评之声,盖过流水之声。人在桥上,仿如陆地,故当时有“到了湘桥问湘桥”的民谚。

    1939年,日本侵略飞机炸断了湘子桥。

    1958年和1967年,两次重修湘子桥。古老的石桥、浮桥不见了,改为钢筋混凝土大桥。桥是现代化了,但失去了有特色的古迹古物,诚为可惜之事。

    至于“广济桥”怎么又变成“湘子桥”呢?有两种说法,都和神仙传说有关。一说桥是湘灵(湘水之神)架起的,故名“湘桥”。杨凇的《湘桥春涨》诗云:“一桥横亘锁烟汀,急溜朝宗去不停;春水依然仙迹杳,行人犹自说湘灵.”一说桥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所建,故名湘子桥。

    关于韩湘子,也有两种说法。一说韩湘子就是韩愈的侄孙韩湘。《列仙全传》“韩湘子“条云:”字清夫,韩文公之犹子也,落魄不羁,遇纯阳先生,因从游,登桃树堕死而尸解。来见文公。文公勉之学。湘曰:“湘之所学与公异……”。《青琐高议》云:“字清夫,愈侄……,尝于愈前聚土覆盆,良久现碧云二朵,叶间有小字云: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愈不解诗意。湘曰:事久可验。后愈贬潮阳,中途遇雪,湘忽冒雪而来。曰,忆花上句乎?乃今日事也。”酉阳杂俎》亦载其事。另一说则认为这个字清夫的“神仙”韩湘子,不是韩愈的侄孙韩湘,而是另一个人。《随园随笔》云:“湘乃会昌三年进士,非好道者,其好道者别是一族子”。韩湘是韩愈之侄韩老成(即“十二郎”)的长子,字北渚,韩愈贬潮州时,韩湘与其弟滂皆侍行。韩愈集中存宿曾江口(广东增城)示侄孙湘诗二首。会昌三年(843)中了进士。他和那个字清夫的韩湘子是两个人。

    从前,湘子桥东头有石刻 “洪水止此”四字,传说是韩湘写的。康熙二十四年修桥时除去此碑,雍正年间代理知府张云浦借“韩湘子”之名扶乩,重刻“洪水止此”碑,并建湘子庙于桥上。后人就习称这桥为湘子桥。“湘子桥”名字很美,有古味,有神仙味,慢慢被人们接受了,“广济桥”反而很少提及了。桥的建成,托名神仙之力,其实是古代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智慧与辛劳的结晶;亦见工程之艰巨,殆非人力所能为。至于帮助建桥的“神仙“,究是湘水之神,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还是韩愈的侄孙韩湘,就大可不必去深究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行与走  


   “行”,“走”两个词,是我们日常通用的口语,但其由来却很久,距今二千多年前,在周、秦、西汉时代,已屡见之册籍经典。潮语的意义和古代汉语是相同的。而古汉语以“行”作“走”,“走”作“跑”,这和潮语说法一样。
    现举出古代汉语“行”即“走”例证:
    《礼·月令》:“孟冬其祀行。”注:“行在庙门外之西……”
    《诗经·国风·秦风·无衣》:“修我甲兵,与子僧行。”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墨子·公输》:“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于郢。”
    又举“走”即“跑”例证:
    《说文》:“趋也。”《释名》:“紧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诗经·大雅·绵》:“古公擅父,来朝走马。(译:“一大清早骑着马跑。”……予曰有奔赛(走)。”       同书《周颂·清庙》:“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译:颂扬文王在天之灵,急急往家庙奔跑。”)
    《左传·昭》七年:“三命而俯,循墙而走。”
     同书《庄公》八年:“走出,遇贼于门。”
    《孟子·粱惠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庄子·大宗师》:“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
    《战国策·触砻说赵太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韩非子·喻老》:“扁鹃望桓侯而还走。”
    《吕氏春秋·权勋》“齐王走莒。”
    《史记·蔺相如、廉颇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同书《项羽本纪》:“沛公则置车骑,与樊哙……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同书《吴王鼻传》:“西走蜀汉中。”
     潮语‘行”即‘走”说法,有“我行去大街一下”、“妆行去底块(唠儿)”等。“走”即“跑”说法,有“我走到一身汗”,“汝勿四散走”等。
     从这些例证及口语看来,可见潮汕方言,保存不少二千多年前的中原古音,是※※最古远的方言之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看潮剧----罗爱民当“翻译”  


    ※※※主席于1957年夏在京观看潮剧,当年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工作的罗爱民(潮州市人)同志临时担任“翻译”。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957年夏,全国戏剧文艺调演汇报演出活动在京举行。5月15日晚,广东三剧种联合在中南海怀仁堂汇演,当晚依次演出的是潮剧折子戏《扫窗会》和广东汉剧、琼剧折子戏。当演出即将开始时,※※※※※※※※※※※、李济深等党和国家※※※步入礼堂,※※※来到第5排中间就座,他老人家与坐于第4排中间的罗爱民同志及周围的观众亲切握手问好。

    随着舞台帷幕的拉开,潮剧音乐响彻礼堂,墙壁上也打出了幻灯字幕。其时,爱民同志回头询问坐在身后的※※※:“主席,您听得懂潮剧吗?”主席无不婉惜地说:“我听不懂,但是潮州音乐可是中国闻名的呀!潮剧服装的色彩绚丽,唱功细腻,音乐优美,在东南亚一带是很受欢迎的。”言毕,主席又紧接着询问坐在他后面的李济深听得懂潮剧吗?李老回答说听不懂。言谈间,李老像是发现新大陆似的指着坐在前面的罗爱民对主席说:“咱们真是在这里瞎着急,眼前就有一位潮州人,罗爱民同志肯定听得懂潮剧,就让他给主席当‘翻译’,这可是他的家乡戏啊!”于是,罗爱民临场担任“翻译”,罗不负使命,一边观看潮剧,一边给主席详细讲解唱词的内容。虽说这只是潮剧的一个小小折子戏,但主席却是十分投入,他老人家全神贯注地欣赏演出,还不时为演员的精湛演技而鼓掌……

    当一个多小时的潮剧演出结束后,又换上演出广东汉剧,罗爱民同志也出色地完成了“翻译”任务,※※※再次亲切地紧握罗爱民的双手,微笑着说:“非常感谢你对潮剧的介绍,这场家乡戏没让你看好。但是有了你的介绍,我可饱览了潮剧的风采,这是很好的地方剧种,只可惜我听不懂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留衣亭畔论纷纭”  


    在潮阳灵山寺中有一座“留衣亭”,是韩愈(字退之)在潮州刺史任满后要到袁州赴任前,与他在潮州时结交下的一位好友大颠和尚辞行并留衣为别的遗址。

    众所周知韩愈贬潮的原因,是因为其谏阻迎佛骨到皇宫供奉,又力主辟佛,而触怒皇帝。这与视“倡儒家道统,排辟佛老”这一生志行的韩愈来说,是一贯作风使然。而他到潮州之后,却与被他指为寄生阶层的僧侣大颠订交,且多次过从谈道。按“儒佛不两立”的观点来说,韩愈此举不单与自己初衷背道而驰,而临行时留衣为别,有依依惜别之意,则更令人无法理解。

    韩愈曾经为此事做出解释,说是大颠“颇聪明、识道理”,而自己又“远地无可语者”,至于留衣只是“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有人还深入解说:“所谓道理,当然是儒家的道理。佛徒谈儒道,自然是颇为聪明。”尽管如此,但在儒学与佛教不相融洽的大背景下,人们还是以此大做文章。最为得意的自是佛家※※,似乎是多了个支持者,纷纷说韩愈此举是“逃儒从禅”。而作为儒家一派则是对韩愈进行批评,北宋理学开创者、坚定的尊儒派周敦颐过潮阳时作《题大颠堂壁》:“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佛老非。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这诗明显就是在指责韩愈主张与行为背道而驰,越是写得含蓄,越感深遂。当代学人不为“儒”、“佛”思想条条框框所囿制,故而对韩愈与大颠友好,有了新的看法。以为韩愈是“以儒为体、以佛道为用”;而大颠的佛学修为也益往儒家靠拢,他们有“求同存异”之心则“交个朋友,实无奇怪”。

    这场笔墨官司,一千多年来都有人提及,各种说法都得以充分表达,上述只是较有代表的观点,其它之论甚多,正如著名潮籍诗人黄雨先生所云:“留衣亭畔论纷纭”。其实,韩愈不就是刺潮时和大颠交了个朋友么,到临走时想起此去故人难遇,就送了一件衣服给大颠纪念,这是一件多么有人情味的事。何必说得那么复杂,我们完全可以用一种平常心对待。在人际交往中,许多在事业上是竞争对手,甚至是公敌的双方,而私下交情甚厚者不乏其人。况且韩愈与大颠,只是信仰上的不同,但都是在探对“明心知命”的真义,虽然认识不同,也不是就完全对立,故而二人称不上公敌,交个朋友何妨。再者韩愈受贬心情不畅,又“远地无可语者”,其寂寞心境窥见一斑,在这样的情况下,韩愈更应珍惜其与大颠的友谊。

    赵朴初先生题韩祠句曰:“到此虚怀遇大颠,留衣亭可与祠班。”因为有这段友谊,留衣亭也就与韩祠一样值得后人纪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从祭旗到祭火船  



    《秦英征西》剧中将展国舅斩首祭旗。

    《彭湃》剧中西陇村用活人祭旗。

    中国人做什么事都要“祭”,从古代誓师出征的祭旗,到通常的祭天地祖宗鬼神,都一样要祭。祭典无疑是一种礼。按礼制,用多少牲畜,有严格的规定。我们所说的“三牲”、“五牲”,便指供品有三种或五种牲畜。

    古代帝王祭社稷,牛、羊、豕(猪)三牲全备,称为“太牢”。诸侯百官祭社稷,则用猪和羊,曰“少牢”。潮人称为“全猪全羊”。当年韩文公“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用的便是“少牢”之礼。今天游神或祭祖,也少不了“全猪全羊”。

    在奴隶社会,奴隶和俘虏等同于牲畜,活埋、殉葬、祭旗、祭天,一切都不成问题。《莲花与鳄鱼》写唐代的潮州以童男童女祭鳄鱼。《韩愈治潮》也写当时以俚人少女祭鳄鱼,是韩愈改用牲畜。这并非凭空虚构的故事。

    汕头开埠之后,有了洋轮船,后来又有了火车。这都是工业文明的产物。然而,那些新火船和新火车,在启航之前,往往要买一名穷家孩子去祭烟囱。那些父母只听说是卖给人家当儿子,便应允了,反正比饿死要好一点。

    即使在当代,许多人买了汽车,也必须祭煞,虽然,只用一副猪头五牲拜车头,不像当年祭火车火船那样野蛮,但其愚昧却丝毫未减。现代物质文明并不能使人变得更明智一些。

    远古时候用人和牲畜祭祀,都用活的,所以显得血淋淋。于是便有了“血食”一词。

    今天,潮汕各地的赛大猪大羊,虽然不再是活的,却仍然是生的,且留下一撮鬃毛,显出了原发性的风貌。我们祭神祭祖的五牲,虽然都煮熟了,但有时候,比如送灶,那煮熟的鸡鹅鸭,都必须留下鬃毛和尾毛,双翅也必须插上羽毛,内脏也不能少,还有一块血,透出了古代血祭的余绪。最奇特的是,龙湖区某村近年中元节祭祖,祠堂摆满生的熟的牲畜,祖宗的坟前却摆放几十盆鲜血。滨海的潮汕,竟有地方保留着古代的血食遗风。这是不足仿效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仵作  



    旧时官署中检验死伤的吏役,称为“仵作”。《清会典·刑部》:“凡斗殴伤重不能重履之人,不得扛抬赴验,该管官即带领仵作亲往验看。”这就是说,仵作是官府所雇用的专门为刑事案件检验伤势的专业人员。之所以要“亲往验看。”还含有查勘现场之意在其中。

    在古代,仵作属36行之一,称“仵作行”。其实,仵作既验伤,主要还是验非常死亡的尸体,验致死因由,近似于后来的法医。一般的斗殴,检验方法比较简单。验尸便复杂得多,仵作要在没有解剖尸体的情况下,把详细的检验结果报告给有司,作断案的参考。因之,仵作要懂许多专业知识,精通解剖学及药理病理,知道何处经络受伤便危及哪处脏腑,中何种毒便出现什么症状,判断越准确,对破案越有帮助。所以,仵作几乎都靠名师传授。认真负责的仵作,检验尸体极其详细,从毛发到指甲,决不放过任何细节,一具尸体总要翻来复去地勘查,寻找可疑之处。那些已腐烂的尸体,高明的仵作也有办法验证,甚至根据枯骨的颜色来判断当初中的何种毒药。潮汕女人骂孩子“脚手多”,乱动东西,说是“仵作脚手”,也是基于这方面。

    后来,许多潮汕人把殓尸工也称为“仵作”,那范围便扩大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潮汕典故]——天后由来及汕头、潮阳天后庙  


  天后,又称天妃,亦称天后圣母;民间俗称妈祖,是海面女神。凡渔民及海上作业之商船、运输之船民、商人等,皆崇敬奉祀。不但陆地建庙,水上渔船、商船亦多设神位、神宠,从事祀拜。※※闽、粤、台湾等沿海民间崇祀比较隆盛。
  相传民间所称马祖,即“天后圣母”。系北宋建隆元年(960)农历三月廿三日,出生於福建莆田县湄洲林愿之家,满月後,尚不闻啼声,故名林默,幼好学,聪颖。深通气象,能观天预测风云,渔民多次海上遇险,得她拯救,转危为安。北宋雍熙四年(987)农历九月初九日逝世,时年仅二十八岁。今福建湄洲有妈祖庙及升天古迹。传说此後,妈祖多次显圣在海上导航,赐药解疫病,被世人称为湄洲神女或海峡女神。後经末、元、明、清,历朝帝王册封为“顺济”、“灵济”、”天妃”。
  汕头市南澳的天后庙,建於明万历四年(1576),至清乾隆以後,南澳的隆、云、清、青四澳、有天后庙达18座。
  汕头市升平路老妈宫的“天后庙”,据说在汕头开埠以前就已建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天后诞辰,称“妈祖生”,又称“妈生”,潮汕一带渔民商民举行祀拜,汕头市民商号多以熟鹅奉祀,故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生日,食鹅肉”,沿传至今。潮阳天后庙,据清光绪《潮阳县志》载:“天后庙在邑北后溪之港口(创始无考)。道光九年(1829)知县王鼎辅协同缙绅郑世兰等重修。光绪九年(1883)绅商改建。知县周恒重,署游击方恭各捐资倡之。每岁春秋仲月(即二月八月)上癸日致祭。相传舟行海上,猝遇巨风震荡,十百之命,悬於一丝。错蒙间忽有神火光烛帆樯,或灵鸟翔集,若示人以方向者,舟人因得以免。或“天妃南海神也”。故其灵爽著见如此,旧封“天妃”。
  潮阳后溪古渡,在潮阳区棉城北侧之牛担湾畔。是古时潮阳三大港口之一。
  唐元和十四年(1819)潮州刺史韩愈到潮阳大湖祭神并往灵山晤高僧大颠,皆经此渡,後人为纪念韩愈盛事,遂於此渡建“韩愈渡江亭”,俗称六角亨。後来由於水上交通发达,渡口日益热闹,当地居民曾於此建“天后庙”(时间无考),後废。1984年春,潮阳后溪群众集资及旅港同色捐资修建该渡口之“天后庙”及六角亭。亭有对联云:
  孤臣羁旅原道薪传宗孔孟
  抚舟披紫翠绕亭台仰天妃
  联中所称“天妃”即指“天后庙”中之天后,现“天后庙”及韩文公亭等古迹,成为潮阳旅游胜地之一。
  除后溪古渡之外,潮阳境内各地多有建庙。计:
  一在棉城南龙津之赤产地,系元廷佑间(1314—1326)建,俗称“赤产妈”。
  一在棉城西南之桂桥,俗称“桂桥妈”。
  一在海门之莲花峰右。
  一在达濠许副将生祠前之左。
  一在达濠埠,为达濠群众及渔户同奉祀。
  一在招都下尾之溪岸,渔船户奉祀。
  一在招都河渡。大多为海上商船所奉祀。
  一在胪岗村(胪岗镇※※驻地)。该庙俗称“胪岗妈”。传说,每逢岁旱,群众祷雨屡效。
  一在棉城双望池附近,称“双望妈”。据说是从胪岗妈请来奉祀而建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抗战时期的揭阳话剧  


    ※※※※时期,揭阳同潮汕地区各地一样,凡人口较多的城镇,几乎每所中学都成立了抗日宣传队、话剧团(社),此外,也有由工人、市民所组成的类似团体。通过独幕话剧、大型话剧宣传抗日救国,成为这一时期※※爱乡人士最活跃、成绩最显著的义举。※※青年运用话剧这一最直接、最受群众欢迎的宣传武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作用,也为文化古邑揭阳的话剧运动史写下光辉的一页。

    揭阳的“青抗会”,会员皆为满腔热血的青年,他们忠心耿耿地团结在※※※周围,投身于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特别是话剧在城乡反复演出,常常产生意料不到的剧场效果。如创作或改编、移植的《小黑子》、《盲哑根》、《邓三》、《泪痕》、《流寇队长》、《血洒晴空》、《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发挥了巨大威力,使观众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由,更憎恨日本鬼子,更增强杀敌勇气。这些话剧,成为脍炙人口的剧目。“青抗会”的话剧,成为当时潮汕话剧团体较突出的一个,也为古邑揭阳话剧运动奠下了基础。

    1939年,汕头、潮安、澄海相继陷入日寇侵略之水深火热中,揭阳便很快成为整个潮汕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总枢纽,许多有名气的文化人和有识之士都纷纷集结于此。

    当时学校话剧活动一马当先,别开生面。南侨中学、韩山师范学校(其时该校从潮州迁至揭阳县古沟乡)、真理中学、揭阳一中、揭阳简易师范学校等,以“青抗会”会员为主体,组织、排练、公演大型优秀话剧《家》、《雷雨》、《愁城记》、《夜光杯》、《麒麟寨》、《凤凰城》、《结婚进行曲》、《※※※细菌》等。这些剧目鞭策人心,催人奋进,深为观众所欢迎。

    在抗日※※热情的推动下,聚集揭阳的男女话剧工作者之中有编剧、导演、舞美、服装、化妆、灯光、演员,大都多才多艺,有的身兼编剧、导演,有的既是演员,又是职员。

    毋庸置疑,揭阳抗战时期十分活跃的话剧活动,谱写了一曲热血青年、文化人同仇敌忾,抗日救国的壮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时期揭阳潮戏班  


    古邑揭阳,素有“戏县”之称。※※时期,揭阳的潮戏班很多。白塔古沟村,有老怡梨春。玉窖新寨村,有三玉春香。古有“戏地”美称的渔湖,江厦村有老源正,陇上村有永乐丰,西寨村有盛世兴等。炮台岭仔村有老源正和老潮兴,龙头村有老顺兴。登岗港口村有新源正兴。曲溪潘龙村有玉春香。桂岭龙岭村有新怡梨春,建豪村有老正天香,庵后村有老梅正。锡场华清村有老宝顺兴……揭邑戏班宛如雨后春笋。

    这一时期各戏班为乡村游神赛会演出的锦出戏有《扫窗》、《离婚》、《认亲》、《张古董》、《扛石》《浪子收尸》等;演出的大型戏有《三门街》、《王金龙》、《桃花扇》、《姐妹花》、《红鬃烈马》和《皇后登基》等。在演出这些戏时,涌现了一大批很有名望的艺人,如名导演名作曲杨其国、卢吟词,名舞美谢良田,名乐师王安明、胡昭、谢红,名演员郑广昌(小生)、吴为雄(老生)、吴甜(丑)、魏海亮(丑)、蔡锦坤(丑)、陈书橱(老生)等等。这些卓尔不凡的艺人们,有的随戏班赴东南亚各地演出,饮誉海内外。有人在异邦扎根传艺,葬身海外。许多华侨※※一代传一代地怀念他们的献身艺术。

    其时群众自发区别潮剧班的优劣,有“四大班”、“三班头”、“大戏”、“戏尘”、“戏王”之称。凡称为“四大班”(也称“大戏”),要有“大额头”(名艺人),要“六柱齐”,即名教头(教戏先生),名司鼓、名领奏、名小生、名旦、名青衣。要会演锦出戏(精彩的短戏)。此外,配备要齐全,服饰要华丽,布景要出新。“戏王”应是戏班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更拥有实力,阵容出众。

    其时被称为“戏王”的是白塔古沟村的老怡梨春。该班先后聘请名编剧孙延章,名教戏先生杨其国、卢吟词,名作曲黄钦赐、黄玉斗,名司鼓沙龙,名领奏胡昭,名演员陈美松、蔡锦坤、郑强发、张两合、曾宋才、黄金泉等。上演《三门街》、《吴汉杀妻》、《二度梅》《宋江杀惜》、《杜王斩子》等剧目,所到之处备受观众的欢迎。

    该班的名艺人,大多成为解放后潮剧界的知名人士,为潮剧事业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诸如杨其国、卢吟词、黄钦赐、黄玉斗、蔡锦坤等。他们有的已作古人,但他们的名字与艺术造诣却活在海内外潮剧观众的脑海里。解放初,该班改名怡梨潮剧团,跻身于潮剧“六大班”的行列(正顺、源正、三正、怡梨、玉梨、赛宝潮剧团)。排演了许多观众好评如潮的剧目,如《游龟山》、《刘备招亲》、《春香传》、《穆桂英下山》、《烈女报夫仇》等。范泽华、蔡锦坤、沈静玲、黄佩芳、林明才等名演员,是团里挑大梁的人物。由此可见,该班无愧于“戏王”之称。

    ※※时期揭阳的潮戏班,从数量到演出质量,在潮汕地区各县中首屈一指。这些戏班的名艺人及其艺术成就,被载入地方志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金山古松  


    金山之所以成为潮州游览胜地,不仅因为它地理位置独特和风景雅致,有摩崖石刻、参天古松,而且因这里曾成为潮人抗敌御外的军事要塞及战场,使它与许多英勇抗敌的故事联结在一起。
    最为著名、悲壮的是抗元英雄马发的沧桑史迹。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元兵破汀关、逼梅岭,在攻下漳州后,将至潮州。潮州知府叶侯闻风弃印逃走,于是群盗蜂起蚁聚,州城四邻民众也纷纷建栅设垒以求自卫。正在这样一种纷乱局势之下,马发毅然率领摧锋军由州北入卫潮州城,主持军政事务。宋帝闻悉后派安抚使方兴,抵潮慰谕潮州摧锋寨正将军马发,“着摄州事,称安抚使”。马发率众坚守潮城,元兵屡攻不下,只好暂退,转攻它处。翌年正月,元将唆都在叛将陈懿的配合下,又将潮城围困。元兵塞堑填濠、造云梯,日夜急攻,终因马发用计“潜遣人焚之”。唆都因久攻不下,不得不使用重赏之策,他对元军下令说:“有能先登城者拜爵,已仕者增秩。”但潮城仍屹然不动。至二月底,元※※的乌古孙泽看清潮城久攻不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外有很多义兵策应。于是分兵攻破周边营垒,驱散义兵。潮城遂孤立绝援,难以持久。二月廿九日,南门巡检黄虎子见大势已去,将降书系于箭上射出,约定晚上大开南门,接应元兵。同时,元军悍将兀良哈尔也从浮桥东门率先登城,马发率军民死守月余的潮城陷落。这是宋溃亡后落入元兵手中的最后一座州城。元兵入城后,为报久攻不下之仇,“焚民室庐,城中居民无噍类”。马发决心拼一死战,率领残兵100多人退守金山前的子城,又浴血奋战了三夜三日,士兵死战殆尽。马发遂令妻妾家小皆缢死,然后自己饮下鸩酒,全家13人壮烈殉国。
    事后潮人把他一家尸骨收葬于金山,墓碑书“宋摧锋寨马公阖宅全节墓”。这就是金山马公坟。后人又于墓旁栽种青松、古榕,松叶茂盛,四季常青,人称“马丘松翠”,后又改为“金山古松”,成为潮州八景之一。元朝至正七年 (1347年)广东廉访使周伯琦莅潮,应潮人之请,立祠于金山南麓,并亲自撰写了祭文和《宋死节臣马侯祠记》。明嘉靖十三年(1537年),潮人追奉马发为“金山圣王”,并于金山巷口建“忠节坊”,坊额为揭阳黄一道题书。坊几经修复至今尚在,成为府城唯一幸存的一处牌坊,也是金山沧桑史迹的见证。
    马公墓在建国后曾多次重修,在金山中学新教学楼前面,原松柏已苍老,代之以两株参天古榕,也有人称之为“金山古榕”。清代※※诗人丘逢甲曾游金山,于金山一小亭题下一联:“凭栏望韩夫子祠,如此江山,独让前贤留姓氏?把酒吊马将军墓,奈何天地,竟将残局付英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潮汕地区的原住民及其文化  


    我们将依靠考古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秦汉以前本地区的原住民和他们的文化进行描述。重点分析陈桥人和浮滨人的文化发展情况,说明他们与现代潮汕人的关系。
    一  4000年以前生活在潮汕地区的古人类
    近年,在韩江口外的南澳岛后宅镇象山麓,发现了一处古人类活动遗址。据考古专家推断,这一处考古文化遗址的年代,距离今天在8000年以上。它与闽南的“漳州史前文化”,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象山遗址采集到的文化遗物大多是长度不到3厘米的细小石器,石器的种类有削割器、尖状器、石钻和雕刻器。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似乎过着一种相当单纯的经济生活,他们用这些细小石器当工具,在海滩上捕捞采集鱼虾贝类作食物。由于这个遗址还没有经过科学发掘,其他遗物很少,对于这个遗址的主人的情况,还难以确凿了解。
    在本区古海岸、古河口附近的沙陇或低台地上,发掘出一些距今6000~5500年的贝丘遗址。其中以潮安陈桥文化遗址,最有代表性。本区另外几个贝丘遗址:潮安石尾山、海角山,澄海内底、梅陇等遗址,与陈桥遗址文化面貌相近,应属于同一种文化。在“地理景观的※※变迁”一节,我们描述了陈桥人的生活场景。那么,陈桥人又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文化水平上呢?
    在陈桥遗址发现的石器,种类较少。大部分是打制石器,有用河砾石打制而成的蚝蛎啄、手斧状器、砍斫器和敲砸器;磨制石器甚少,只有用细砂岩打制后再磨制的几件石锛。陈桥人在使用石器的同时,也使用骨器。
    陈桥遗址出土的陶器全是粗砂陶。胎色杂,灰色最多,也有红色和黑色的。器形以罐和钵为主。陶器表面磨光,部分施红彩,纹饰多贝纹:一种是利用贝壳的花纹,在陶器表面印出点纹、齿纹,一种是利用贝壳边缘,在陶器上刻画出线饰。陈桥遗址的陶器的特点很突出,1961年发表的报告书就说:“这里的陶器,不论质料、形制和装饰,都和广东及邻近省区一般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出土的有所不同,是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其实,早在30年代,意大利传教士麦兆良(Fr.R.Maglioni)在海丰沙坑西(SOW)已经发现了有同样特征的陶器,并对它作了描写。继陈桥遗址之后,考古学家又在福建金门富国墩、平潭南厝场和平潭县海坛岛壳丘头等遗址中发现了这种“饰篦点纹和贝齿纹”的粗砂陶器。这些发现在大陆未曾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而在台湾和国外却有很大的反响。著名的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就对这种陶器的文化性质作了说明。他说:
        这几个遗址出土的陶器,从器形和纹饰上,构成中国新石器时代在公元前五千年到二千年前这一段时期之内的一个新的文化,与华北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长江下游的马家浜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平行存在。因为富国墩的发现而导致这个文化的新认识,我们不妨称之为富国墩文化。目前这个文化的分布,北到闽江流域的溪头,南到广东东部的海丰和潮安,中间包括金门富国墩与平潭。台湾的大坌坑文化与这个富国墩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两种文化的显著特征都具备的遗址在台湾有台南八甲村,在福建有平潭。这是两个文化, 还是一个文化的两种类型,现在还不敢说定。如是后者,不妨把这整个文化称为大坌坑文化,下面再分两个类型,即大坌坑类型与富国墩的类型。
        从大坌坑文化的核心区域(台湾海峡两岸)向西,沿着广东的海岸一直到越南有不少时代相当的遗址,以绳纹陶器为特征,并有典型的双道或三道的篦划纹,但用贝壳缘部作为篦具的划纹,在已知的考古文献中似乎罕见。
更让学者们感兴趣的是,包括陈桥遗址在内的“大坌坑·富国墩文化”的主人究竟是什么人种?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由台湾的民族考古研究引起的。汉族人歇台湾岛的时间,在明末。在这三百多年时间里,台湾的原住民,居住在平原地区的,被称作“平埔族”那一部分,汉化了;居住在山区的“高山族”,汉化程度很浅,至今仍然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化。高山族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南岛语系是分布在太平洋众多岛屿上面的一个大的语系。它的分布地域相当辽阔,几乎遍布整个太平洋水域的四分之三。学者们对使用南岛语的民族的来源,分别从语言学和考古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语言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南岛语族的祖先,应该是住在热带的海滨地区;他们已经懂得种植芋、薯、稻、粟和果树,也进行狩猎,浅海的捕捞活动在他们的生活中更占据重要位置;他们能够制作陶器,有石、木、竹器工具,使用蚌贝;他们懂得纺织,有树皮布,居住在干阑式的房子里;造船工业和航海技术很发达。由于台湾的环境特征与上述研究结果吻合,高山族的※※文化研究,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切。“大坌坑·富国墩文化”的考古学研究表明,这些遗址所反映文化内容,与语言学家所拟测的原始南岛语族的文化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包括陈桥遗址在内的“大坌坑·富国墩文化”的主人可能是现代使用南岛语的民族的祖先。另外,也有一些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高山族的祖先,是分成好几批从大陆东南沿海迁移到台湾的。其中年代最早的,大约在距今6500年前,最迟的大约在2000到2500年前。
    在台湾是否是原始南岛语族的老家这个问题上,学者们各持己见。但是,原始南岛语族的老家在中国东南沿海,基本是他们共同的看法。唯一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陆东南沿海的原始南岛语族后来为何销声匿迹?他们到底哪里去了?已经有一些学者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不过,问题的最终答案恐怕还有赖于更深入的、多学科的研究才能得到。然而,无论如何,陈桥人不是现代潮汕人的祖先,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新石器时代晚期,本区发现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比较多。从总的情况看,这一时期本区的考古文化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与陈桥遗址的文化面貌有很大的差别。另一方面,本区考古文化接受了来自北方和东北相邻地域考古文化的影响。揭阳宝山岽和金鸡岽两个考古遗址出土的陶器,有瓦形足和丁形足的夹砂陶鼎、泥质陶豆、盘、罐,在分布于粤北和赣江流域的“石峡·樊城堆文化”遗址中,也可以见到同类器物,足见这一时期本区与粤北和赣江流域的原始文化已经开始交流。在前一时期,陈桥人所属的“大坌坑,富国墩文化”,与位于这个文化东北面的河姆渡文化,文化内涵有很大不同。而在这一时期,本区很多文化遗址都有鸡形壶出土,其中以普宁后山文化遗址所出最为典型。在与陈桥文化同时的河姆渡第三期文化,遗存中有一种叫做“垂囊盉”的器物,就是鸡形壶的祖型。另外,在上海、浙江、福建的一些考古遗址中出土的鸭形壶,也与鸡形壶有密切关系。说明这一时期本区已经接受来自东北的河姆渡文化的影响。  
    新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本区的古人类,显然已经进入农耕社会,他们的生活方式与陈桥人相比,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而与相邻地区在文化上有了更多的一致性。
    二  浮滨文化的主人
    1974年以后本地发掘出数目较多的被称作“浮滨文化”的考古文化遗址,这类遗址的年代,稍后于后山文化遗址,距今约3400~2900年(相当于商代中后期到西周前期)。浮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粤东的榕江、韩江与闽南的九龙江、晋江等四个流域。刚好与现代闽南语系(福老民系)分布的区域相同。从已发掘的文化遗址中可以分析出浮滨文化的主人在经济、社会、文化背面的发展状态。
    从经济形态看:一,浮滨人已经踏进了青铜文明的门槛。许多浮滨文化期的墓葬,都出土了青铜武器和青铜工具。在福建南安大盈寨山甚至有成批青铜器发现,包括有戈五种,戚一件,匕首二件,矛一件,有段锛二件和铃八件。有些遗址还发现浮滨人冶炼铸造青铜器的迹象。二,浮滨人的制陶技术很有自己的特点。一方面浮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装饰手法简单。另一方面,浮滨文化的主人又能够制作大型的陶器,如大口尊;而且已经掌握了施釉技术,能够生产施釉陶器。三,浮滨人继承了在他们之先生活在本区的原始人类的航海传统,发展了海上交通和贸易。目前在珠江口两岸地区发现的一些浮滨文化遗物,如香港大屿山蟹地湾出上的釉陶豆,应该就是通过海路从浮滨文化区输入的。
    从社会形态看:一,浮滨文化遗址的墓葬形式,不是像本区新石器时代的墓葬那样,有基本相同的朝向和规格;一般都是在一个墓地里,大型墓居于中心,殉葬品较多,中小型墓围绕大型墓,分布周围,殉葬品少。这种墓葬形态反映浮滨人已经进入了等级社会,出现了不同的社会集团。二,在揭阳的浮滨文化遗址,出土了两件石质牙璋,牙璋是礼器,用于向上帝和祖先神明告成功,有着权杖的作用。这也说明浮滨人的社会中明显地已经有了等级的差别。三,在男性浮滨人的墓葬中,随葬品一般都带有武器,在饶平,有三分之一的墓随葬戈或矛。这种情况反映了浮滨人的社会,有一种尚武的习俗。这或者可以说明,当时的各个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较为频繁地发生。
    从文化形态看:青铜期和施釉陶的制作,礼器的出现,都说明浮滨人进入了文明社会阶段。浮滨人进入文明社会的另一个标志,是刻划符号的出现。浮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已经发现了近三十种刻划符号,它们多刻划于器物的肩腹部及豆把上。目前所见的这些刻划符号一般都是单个存在,很难确认它们就是文字。但是,使用符号这一行为本身,也足以说明浮滨文化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浮滨文化中,明显含有中原商文化的因素。中原商文化对浮滨文化的影响,是以江西吴城商文化为中介而实现的。青铜戈、大口尊、釉陶这类遗物在形态上的接近,和众多相同的刻划符号,都反映吴城文化与浮滨文化之间关系的密切。但是这种中原商文化因素已经融合于土著文化,发生变异。浮滨文化仍然是一种面貌独特的土著文化,是南方地区众多青铜文化中的一种。饶宗颐教授曾经就浮滨刻划符号的“王”标记,推断说,这“似乎表示浮滨在殷周之际曾经是属于越族的一个王国”(《从浮滨遗物论其周遭史地与南海国的问题》)。饶教授这里所讲的越族,指的应是当时生活在南方地区的百越民族。宋代欧阳忞所著的《舆地广记)第35卷《广南东路》说:
       潮州,春秋为七闽地,战国为越人所居。
从本区已经发现的考古遗存看,春秋战国时期遗存的文化形态比较一致,与南越族基本相同(详后)。《舆地广记》的说法有点问题,但如果将本区“为七闽地”的时间前推到西周,与浮滨文化联系起来,倒是近于事实。“七闽”这个词,最早是在《周礼》里面出现的,汉代大儒郑玄认为七闽是七个臣服周朝的闽邦国。他引用《国语·郑语》“闽芈,蛮矣”这句话来作注解。芈是楚国姓,郑玄认为,闽和楚是南方蛮族的两个支派。江西在商周属楚地,从吴城文化和浮滨文化的关系来看《国语》“闽芈,蛮矣”这句话,是满有意思的。它给我们启示:浮滨人所建立的王国,可能就是古文献所说的“七闽”邦国之一。
    闽、芈(楚)、越是一种区别的※※,笼统而言,都可以唤做蛮或者百越。看来,浮滨人是当时杂处在南方地区众多百越种姓的一种,浮滨人使用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是没有问题的。虽然浮滨文化遗址的分布,同现代使用闽南语的福老民系的分布区域相当一致,但是,还不能够确认,浮滨人和现代潮汕人在血缘和文化上有多少关系。
    距今2700~2200年(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潮汕考古遗址,南越族特有的夔纹陶器和越式青铜兵器大量出现。比较典型的文化遗址,有揭阳埔田马头岽上层、揭阳地都蜈蚣山②A层、揭阳仙桥赤岭口、揭阳云路石厝岭、揭阳曲溪金山顶、潮安归湖神山,这些遗址出土的陶器都是几何印纹陶,并且毫无例外的都有夔纹装饰,大部分有米字纹饰。另外,在揭阳埔田茂林山、揭阳仙桥平林、揭阳云路中厦、揭西坪上赤岭埔发掘的这一时期的墓葬中,也出土了夔纹和米字纹陶,同时出土的,还有青铜斧、钺、剑、戈、矛、镞等兵器。夔纹是南越族陶器特有的纹饰,春秋时期遍布整个珠江流域。出土的青铜兵器,如中厦墓带“王”字标记的青铜矛,也是西江流域常见的。这表明当时来自西边珠江流域的南越文化影响了本区固有的土著文化。这种影响是剧烈的,替换式的,例如揭阳埔田马头岽上层和地都蜈蚣山②A层遗址中,这种新文化形态就将土著的浮滨文化整个地覆压在下面。说明在这一段时间里,南越文化以很强劲的势头渗入本地,并改变了土著文化的面貌。其次,春秋时期流行于吴越的米字纹,在本区出现;中厦村战国墓出土的原始瓷,也和上海、安徽出土的同类器相近似。这又显示了来自东北的吴越文化的影响。上边说过,在公元前355年楚灭越后,有部分越国人沿海路向南迁播。联系这一时期本区考古文化面貌变化的剧烈,可以断定,这种变化是越国人在珠江流域立足后,进入本区,或者直接抵达本区而造成的。南越文化对子滨文化的替代,可能通过南越人对浮滨人的征服而得以实现,出土的众多青铜武器,便显示了当时军事气氛的浓烈。
    从这一时期开始,南越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本区的主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潮汕历代移民与文化交流  


    一  秦汉时期汉文化向岭东扩展
    一直到秦汉以后,汉文化才对本区有所影响,而这种影响仍然是通过南越为中介来实现。
    秦戍五岭,有没有来到本区,至今众说纷纭。五岭之中,是否包括揭阳岭,文献记载原来就有异辞,这是一;都认为有揭阳岭的,对揭阳岭的位置,意见也还不一致,这是二。而年代较早的汉代文献,如《史记》,并未提到五岭。照《史记》的记载,秦始王对五岭用兵,设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地域在广西东部、越南北部和广东的珠江流域,似乎未到达本区。在考古方面,也还没有十分可靠的材料,可以证明秦人已经到过本区。
    秦末汉初,南越国自立于岭南。南越的君主赵佗原来是南征的秦人,居南土日久,在习俗上已经越化。但是南越国的各项制度,都仿效秦汉,郡县制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南越在南海郡增设揭阳县,本区的行政建置,就从这时开始。中原人也在这时候从南越进入本区。解放后,本区发现的汉代遗址,有揭阳埔田鼎盖山、揭阳玉窖三虎山、澄海龟山和潮安二塘龟山。其中澄海龟山遗址可能是汉政权的一处官署,但出土遗物一些仍有越文化的风格,其他遗址则土著风格极为浓厚,应该是越人的居址。墓葬的情况也基本相同,只有揭阳白塔宝联寨山一处木椁墓,是岭北传入的葬式,随葬品汉式和越式兼而有之,可能是※※或者是汉化程度很高的越人的墓葬,其他墓葬的随葬品,仍以越式居多。可见,即使到汉平南越之后,进入本区的汉族人仍然不多,他们与本地的越人杂处,虽有部分越人逐渐汉化,但本区文化的汉化程度,远远不及珠江流域,特别是西江地区。从考古遗存中,还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的值得注意的情况,那就是,本区与广东各地的文化面貌基本一致,而与福建地区却有很大差别。但※※对本地土著的控制能力,似乎相当有限。《三国志》上有一条材料很能说明问题。《吴书·锺离牧传》注引《会稽典录》说,锺离牧任南海太守时,“揭阳县贼率曾夏等,众数千人,历十余年,以侯爵、杂缯干匹,下书购募,绝不可得。牧遣使慰譬,皆首服,自改为良民”。照汉代本地的实际情况看,※※数量不可能多达数千人,曾夏等应为越族首领,因汉末乱,聚众自保,到赤乌五年才被锺离牧招为有户籍的居民。
    二  晋唐时期中原主流文化的传入
    晋唐时期,中原主流文化在本地区的影响逐渐扩大。这一时期主流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的交流融合,有三个情况值得注意:
    其一,晋室东迁,大批中原※※也移民长江以南地区。按照比较权威的看法,这次移民潮的浪头,涌到五岭和武夷山以北,就停住了,未能进入今天的广东、福建。实际一,有些移民在江南并没有停留多久,便又继续南迁。其中有一些进入了本区。这种情况,在考古和文献两方面,都可以获得证明:在考古方面,虽然本区至今尚未发现东晋南朝遗址,但发现了数处汉式墓葬。这些墓葬都是用砖砌成的砖室墓,其中有些还挖出纪年墓砖。例如潮安归湖清理出带有“泰元十一年十月一日”铭文的墓砖,潮阳铜盂也清理出带有“泰元十二年八月二日作”铭文的墓砖,是东晋墓;揭阳干林赤岭口二号墓有“大明四年”砖铭,是南朝宋墓。在文献方面,《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和许多本地方志,都有东晋本区开始建置的记载。按《宋书·州郡志》的记载,东晋义熙九年(413)置义安郡是本区州郡一级建制的开始。义安郡下设立五个县:海阳、绥安、海宁、潮阳和义招,它的地域,包括粤东和闽南。郡县的设置,说明本地在编人口增加。这些新增在编人口,除了先迁入的移民和原来已经汉化的土著之外,多数是南迁中原移民。义招县就是最明白不过的例子。《舆地纪胜》因《南越志》说:“义招,昔流民营,义熙九年立为县。”所谓流民营,就是中原移民的营地,大概移民已有一定数量,就将他们收编入籍,并设县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南来的中原移民与本地土著似乎处于一种隔离状态。80年代的文物普查中,本区发掘清理了东晋六朝砖室墓十余座。这些墓葬,从墓室的形制到出土的殉葬品,完全保留着中原的风格,与江南地区同时期的墓葬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有人认为这种情况表示当时汉文化与本地的土著文化融合统一,土著文化逐渐消亡。但是,本地土著在隋唐仍以十分强劲的力量与中原移民对抗,而且直到宋元时期,汉文化已经成为本地主流文化,土著民族也还有相当大的势力。所以以为这一阶段汉文化与本地的土著文化已经融合统一的看法,未免过于乐观。在我们看来,这些墓葬显示的文化风格,倒是反映了汉族移民与本地土著之间关系的疏远。
    其二,高宗武后时,陈政、陈元光父子屡次平定泉潮间蛮僚啸乱,是中原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通过战争的形式不断地互相接触的过程。
    先从隋唐时本区土著民族的情况谈起。
    《隋书·南蛮传·序》说:
        南蛮杂类,与※※错居,曰蜒,曰獽,曰俚,曰獠,曰  。俱无君长,     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其俗断发文身,好相攻讨,浸以微弱,稍     属于中国,皆列为郡县,同之齐人,不复详载。
如上所述,自汉代起,本地区土著,已经有一部分逐渐汉化。这部分汉化了的土著融合在南迁的中原移民之中。东晋时,开始设置义安郡进行管理,到隋唐之际,未曾与※※融混为一的潮州土著,根据史籍记载,有僚、俚两种。
    俚人是岭南土著,它是秦汉时的百越、魏晋时的南蛮中的一种。现代的壮族,就是俚人的后裔。俚人较早接受汉文化的影响,不少部族的首领原来就是※※,汉晋以来,为※※※※所“羁縻” 当国家无事,俚人臣服属为齐民;国家板荡,俚峒酋豪则聚众蜂起,各据一方。高凉冯氏是俚人中最著名的一族。冯盎隋文帝时于僚有功授封,隋亡,聚众数万,占据百粤西部二十余州,杨世略也是一位有名的俚人渠帅,隋唐之交,占据粤东循、潮二州(《新唐斗·高祖记》)。可知当时岭南都处在俚人渠帅的统治之下。
    僚人亦称蛮僚或僚蛮,是自古居住在闽粤赣边界的土著。南宋以后,被称为畲、蛋的民族,就是僚人的后裔。※※势力进入岭南以来,僚蛮与※※的关系较为隔绝,经常处于对立的状态。福建《白石丁氏古谱·懿迹记》有一段关于本地僚蛮土著与中原移民对立的记录:
        泉朝之间,故绥安地也,负山阻海,林泽荒僻,为僚蛮之薮,互相引援     ,出没无常,岁为闽广患。且凶顽杂处,势最猖獗,守戍难之。言六朝以来     ,戍闽者屯兵于泉郡之西,九龙江之首,阻江为险,插柳为营。江当溪海之     交,两山夹峙,波涛激涌,与贼势相持者久之。
自晋立义安郡,隋改为潮州,绥安一直是其辖地。可知本地建置以来,僚蛮土著并不受汉族政权管辖。到隋文帝时,潮州僚人叛乱,朝廷假借俚人的力量平定了它。《唐书·冯盎传》就记载说,隋仁寿初(601),潮、成等五州僚人叛乱,冯盎赶到京师报告,并请求朝廷征伐。乱平,有功,授紫金光禄大夫汉阳太守。此后,潮州又被俚帅杨世略占据,本地僚蛮土著应在俚人统治之下,俚僚杂处。
    到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杨世略以潮、循二州与冯盎同时降唐,授循州总管。那时土著势力在本地区仍然占据着优势。
    高宗武后时,泉潮间蛮僚屡次啸乱。朝廷倚借本地豪强陈政、陈元光父子进行※※。陈氏是中原移民,陈政的父亲陈洪隋末出任义安郡丞,他这一族,从此就在本地定居。这是中原移民与本地土著之间的大规模的较量。
    总章二年(669),泉潮间蛮僚啸乱,陈政以广州扬威府将领奉调为镇将,出守泉潮之间的九龙江首。《丁氏古谱》记载陈政平叛经过:
        降军政阴谋遣人沿溪而北,就上流结筏连渡,从间道袭击之,遂建寨柳     营江之西,以为进取。恩威并著,土黎附焉,辖其地为唐化里。而龙江以东    之民,陆续渡江田之。且战且招,追桀寇于盘陀梁山之下,尽歼之。愿附者    抚而籍之。
所谓土黎,即是俚人。陈政采用招抚和武力※※相结合的办法,利用俚人和僚人的矛盾,孤立僚蛮,平定了啸乱。取得这一仗的胜利以后,陈政步步为营,向西进逼,把蛮僚压到深山里。《丁氏古谱》又讲述了这段史实:
        咸亨四年(673)癸酉,请于朝,移镇漳浦以拒潮冠,阻盘陀诸山为寨。仪     凤之初(676),抚循既熟,复进屯于梁山之外,而凶顽不敌者率引遁丛林邃谷     中。犹虞出没,乃募众民,得五十八姓,徙云霄地,听自垦田,共为声援。这被招募为兵的58姓民众,应该也是中原移民,才在后起的文献里,讹为自中原前来增援的58姓军校。以后这些中原移民在陈氏对蛮僚的战争中,成为主力。
    仪凤二年(677),崖山陈谦攻陷冈州(今广东新会),联结潮州蛮僚苗自成、雷万兴,又攻陷潮阳。这时,陈政新病故,潮州刺史常怀德派遣陈元光为将征讨。陈元光经过大大小小百余战,才平息了这场啸乱(乾隆《潮州府志》)。永隆二年(681),岭南蛮僚又乱,陈元光再一次参加平乱战争。潮州西北部的蛮僚相率归附(《读史方舆纪要》)。垂拱二年(686)置漳州,陈元光为首任剌史。但是,本地蛮僚并未完全受管束,景龙二年 (708),潮州蛮僚雷万兴等又作乱,陈元光轻骑进讨,被僚将蓝奉高所杀。陈元光死后,他的儿子陈珦接任漳州刺史。开元三年 (715),陈珦率领勇士夜袭僚峒,杀了蓝奉高,降伏蛮僚余众。唐代初期潮州的中原移民与本地土著之间的这场较量,经历了半个世纪时间才告一段落。
    这场较量推动了本地的民族融合,加速了汉文化在本地的传播。
    但是,被同化的蛮僚为数甚少。本地的蛮僚还保留着强大的力量。直到长庆三年(823),礼部尚书郑权就任岭南古度使,韩愈为他写了《送郑尚书序》,还特别为他介绍了本地蛮僚的情况和节制他们的办法。他说:
        蛮夷悍轻,易怨以变。其南州皆岸大海,多洲岛,帆风一日踔数千里,     漫谰不见踪迹。控御失所,依险阻,结党仇,机毒矢以待将吏,撞搪呼号以     相和,风屯蚁杂,不可爬梳。好则人,怒则兽。故常薄其征入,简节而疏目     ,时有所遗漏,不究切之,长养以儿子。至纷不可治,乃草剃而禽狝之,尽     根株痛断乃止。
南州当包括潮州在内。当时蛮僚虽然已受羁縻,但仍不容易管辖。
    其三,元和十四年(819)韩愈贬潮,在本区※※上,是一个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事件。韩愈在潮州仅8个月,却为潮州人做了不少好事:
    一是驱鳄。这件事,有《旧唐书·韩愈传》记载,韩愈自己的文集中,也还保存着《鳄鱼文》这篇文章。
    二是兴学。嘉靖《潮州府志·官师志》记载说:韩愈“以谏迎佛骨谪潮州刺史,首置乡校,延赵德为师,捐俸百千为举本,收其赢余给学生厨馔费。自是潮笃于文行”。这件事正史没有记录,但韩愈的文集里有《潮州请置乡校牒》,苏轼写《潮州韩文公庙碑)的时候,也特别强调韩愈兴学的功绩。
    三是关心民瘼。韩愈的文集中有《祭大湖神文》、《祭城隍文》、《祭界石神文》、《祭止雨文》等几篇文章,是在潮州写的。这些文章,都因为这一年(891)淫雨不停,妨害农桑而作,可以看出韩愈对百姓的关心。
    四是释放奴隶。这件事,正史把它放在韩愈移官袁州之后,韩愈的学生皇甫湜《韩文公神道碑》却说韩愈在潮州,“掠卖之口,计庸免之。未相计直,辄与钱赎,及还著之赦令。转刺袁州,治袁州如潮”。可见韩愈在潮州已经有释放奴隶的措施和行动。南朝以来,岭南地区掠卖生口的风气盛行,到唐代,此风依旧不息。唐宪宗曾经以很严厉的律令,加以禁止。韩愈在潮州任上,着力执行这一律令。
    以上四件事,都见之文献记载。其中驱鳄和兴学,与本区文化发展最有关系。
    驱鳄是个很有趣的话题。这件事,正史所载,《韩集》有文,而自古来偏偏有许多争议。争得最厉害的有两个话头。一个话头很新,近年的事:唐代潮州有无鳄鱼?这本来是一个无须争论的问题。唐代潮州的气候比现在要热湿,有野象鳄鱼等热带动物活动并不奇怪。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教授在1988年发表的学术论文《韩江流域的鳄鱼分布》,对古代潮州的鳄鱼有详细的研究,可为定论。但问题在于,争论的一方,即持“潮州自古无鳄”论者,将话头重新提起,目的是为了清除对韩愈的迷信观念。所以,争论便涉及到另外一个更加古老的话头:如何看待《鳄鱼文》?
    《鳄鱼文》真为韩江上食民畜的鳄鱼而作吗?用“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这样的言辞,真的是在谴责鳄鱼吗?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对《鳄鱼文》就颇有微词,他在《送潮州吕使君》诗中批评韩愈,说:“不必移鳄鱼,诡怪以疑民。”王安石不愧为文章家,他把《鳄鱼文》当做移文来读(诗中“移鳄鱼”三个字,历来被理解为“鳄鱼西徙”的同义语,实在是一种误读。移,是古代一种文体的名称,移文,也就是檄文,一般用于声讨和谴责),并用“诡怪” 二字来评论它,真恰当不过。韩愈写文章,喜欢用一种奇奇怪怪的文风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就是“诡怪”。看来,王安石虽然对《鳄鱼文》有微词,却是读懂了它,知道韩愈声讨的,是那些冥顽不服王化者,所以他对吕使君说,宣扬皇权官威,声讨目无王法者,应该堂堂正正,不必假托《鳄鱼文》这种诡怪文字,使人疑惑。
    读懂《鳄鱼文》的,不止王安石。南宋陈馀庆在《韩山亭记》中把知州曾造的政绩与韩愈相比拟,说,“禁暴戢奸,如清潭鳄;修学待士,如立师训”,把暴徒奸人比作鳄鱼。清代《古文观止》的编者吴楚材、吴调侯评点《鳄鱼文》说:“全篇只是不许鳄鱼杂处此土,处处提出天子二字、刺史二字压服他。如问罪之师,正正堂堂之阵,能令反侧子心寒胆颤。”以为鳄鱼是指反复无常、桀骛不驯的“反侧子”。他们都读懂了《鳄鱼文》。
    韩愈在《鳄鱼文》所声讨的“反侧子”又是什么人呢?联系上一节提到的《送郑尚书序》,《鳄鱼文》声讨的对象就很清楚了:那就是“好则人,怒则兽”的蛮夷!那么,韩愈的驱鳄,实际上反映了他对不受羁縻的本地土著的态度:驱之于化外,划界而治。可见,就是到了中唐,本地的汉族人和土著的关系仍是疏远的。
    兴办乡校是一个人所熟知的事件。韩愈的《潮州请置乡校牒》说,潮州以前虽有学校,却荒废已久,读书人少,百姓和官府的下层办事人员文化素质都很差。因此,他捐了俸钱办学,并举荐赵德为教师。驱鳄是针对本地未归化土著的行动,兴学则是为提高已在籍汉民和汉化土著的礼教观念而采取的措施。两者目标是一致的,同样是为了在潮州推行儒家之学和天子的教化。苏轼认为,韩愈贬潮之前“潮之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人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潮州韩文公庙记))。这种说法,自吴澄而下,多有人反对。其实,苏轼并非把韩愈贬斥以前的潮州视为文化荒野,他在《与吴子野论韩文公庙碑书》中也说到:“潮州自文公未来到,则已有文行之士如赵德者,盖风俗之美久矣。”《潮州韩文公庙记》只不过是从潮州人口的教育程度和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着眼,而把韩愈看作开始向社会中下层普及儒家文化的代表、看作转变潮州社会风气的百世之师,这应该是无可非议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潮汕民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  宋元时期闽文化的西渐
    宋元时期闽文化的西渐是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宋元时期,闽文化空前繁荣,中华主流文化以闽文化为中介,对本区影响的力度加强。也是在这一时期,由于闽人对本区大量移民,闽地风俗濡染岭东,故南宋的《方舆胜览·潮州》已经有“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潮漳之分”的记载。另外,本地土著的少数民族在这时期也加速与移民融合。潮汕民系在这时开始形成。时至今日,※※上政区基本上隶属广东的潮汕,文化面貌却接近闽台,就是在这一时期打下基础的。
    宋元时期闽文化影响本区,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一是闽人出仕潮州,在本地培壅了邹鲁之风
    宋代潮州职官大多是闽人。以知州为例,北宋时期潮州知州籍贯可以考知的共31人,其中闽人17人,占55%;南宋时期潮州知州籍贯可以考知的有90人,其中闽人57人,占63%。州县属官之中,闽人更多。当时闽籍仕潮官师,尊崇韩愈,慨然以兴学明道为己任。饶宗颐先生有《宋代莅潮官师与蜀学及闽学》一文,介绍详尽,可以参考。
    这些闽籍官员,继承韩愈开启的兴学传统,普遍重视教育。保留在《永乐大典》中的宋元方志,对此有很详细的记载。他们的做法,可以归纳成三个方面。
    第一,兴建州县学宫学舍,创办书院。学宫和书院是兴学育人的基本设施, 南宋时期兴建、修治过学宫学舍的知州方略、谢明之、游义肃、孙叔谨、章元振、朱江、林(山票)、曾噩、牟溁等,都是闽人。除了官学之外,潮州在宋代兴办了韩山书院和元公书院两座书院。书院的创建者不是闽人,但复兴韩山书院的知州郑良臣,扩建元公书院的知州陈玮,也都是闽人。方志说:“潮二书院,他郡所无。”这里面,有闽籍官员的功劳。第二,教习礼乐。礼乐自古以来是儒家教育的重要内容,一贯很得到闽籍官员的注重。南宋初,潮州学宫先在黎盛的寇乱中被焚,几年后又遭遇大火灾,乐器不是散失,就是被烧毁。绍兴十二年(1142),莆田人林霆来任潮州州学教官,配齐乐器,按音律考定乐章,并在假日亲自带领学生练习奏乐歌唱。以后,知州长乐曾噩按照朱熹所定的制度配备了祭祀孔子的礼器,兴化陈圭捐资改做礼服。林霆的嫡裔林光世出任知州,又亲自教学生着服行礼,操器奏乐。这几个人,也是闽人。第三,办置、扩充学田,保证了办学经费的来源。北宋潮州州学学生名额120人,南宋增加到180人,每逢举行科举考试那年,又临时增加20个名额。这些学生,由本州拨给膳食津贴。津贴经费的来源,就靠学田租税的收入。因此,官员们对增拨学田这件事,都很在意。  《三阳图志》记录了南宋时期拨田增加学廪的知州16人,其中曾汪、黄定、黄杞、林(山票)、黄自求、陈憺、孙叔谨、叶观、陈圭、游义肃等10个人,都是闽籍。郑良臣复兴韩山书院亦拨学田,而林寿公、陈圭又再增拨,这3人,也都是闽人。
    在这些官员的努力下,本地区民众的教育程度有很大的提高。《三阳志》记述了南宋后期参加贡举考试人数日益增多的情况,就是一个例证:淳熙元年(1174),参加考试的士子只有3000人,到嘉泰四年(1204),有4000多人。以后读书人越来越多,参加考试的人也比前增加。到绍定元年(1228)已增加到6600人,而咸淳三年(1267)竟然超过1万人。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参加贡举考试的人数从3000人增加到1万人以上。这一年(1267)本地区人口数在7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在本地,每70个人就有一个人参加考试!在民众的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的状况下,出现了一批精英。太平兴国四年(979),海阳人谢言以“草泽应诏”,成为宋代本地第一个及第进士(嘉靖《潮州府志》)。于是,《方舆胜览》说,潮人“联名桂籍,自太平兴国始”。此时,距北宋建国还不到20年。自此后到宋末止,本地区
共有139人登进土第。其中正奏进士95人,特奏进士44人。宋代潮州教育状况,与唐代相比,有显著的发展。
    随着教育的发展,中华主流文化在潮州迅速传播,潮州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已经不低于发达地区,所以《方舆胜览》称誉潮州说,“封疆虽隶于炎方,文物不殊于上国”。同时,“海滨邹鲁”也成为人们对潮州的美称。
    显然,闽籍官员的兴学传道,在其间起了很大作用。
    二是闽人移居潮州,使本区风俗与闽南趋于一致
    晚唐以前,无论从全国还是从广东看,本区部属于荒僻之区,人口稀少。北宋以来,韩江三角洲的开发利用,使本区的生存环境日益改善,来自闽地的移民日益增多,人门数量发展很快。
    我们曾经对《潮州·民族志(稿本)》和《澄海百家姓》两种资料进行统计,宋元两代移居本区的家族共有62个,其中北宋时迁入的有13个,南末时迁入的有28个,宋元间迁入的有13个,元代迁入的有11个。这些迁移入潮的家族大多数来自福建,特别是福建的泉州和兴化军(莆田),只有少数家族来自江西、浙江和江苏等省。
    闽人移居潮州在文化上的意义,首先是将比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特别是将从事工商业的传统带到本区,促使本区生产力的发展。宋代的福建,地狭人稠的矛盾已经相当严重。在这种情势下面,从事农业的农民,一定要讲究耕作技术,留心水利建设,而有了技术经验的积累;又有大批人口另求生路,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福建人的经商,在北宋已很出名。大文学家苏东坡就说:“惟福建一路,多以海商为业。”(《东坡集·论高丽进奉状》)欧阳修有更加生动的描写:“闽商海贾,风帆浪舶,出入于江涛浩渺、烟云杳霭之间。”(《文忠集·在美堂记》)闽人的进入,促使本区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海上运输和贸易活跃。发展情况,在上面一节已经述及。潮汕人的善贾,在此时已见端倪。
    其次,移潮闽人之中的仕宦与世家,有很多成为本地望族。兹据饶宗颐先生《潮州志·民族志》稿本和本区其他方志,举例如下:
    福建晋江入陈坦,在宋哲宗元符年间任海阳令。因多行惠政,任满后被百姓攀留,落籍海阳秋溪。
    福建莆田人郑徽,曾任广东运使。高宗建炎间,携家来潮,卜居潮阳隆井都。子、孙都举进士。另一位莆田人黄詹,高宗建炎时任潮州通判,代理知州事。落籍潮阳,子孙多从仕。
    福建莆田人丘君与,为丘氏迁潮始祖。高宗绍兴间任梅州知州,与潮州※※交往,因携家落籍,子孙多居饶平。
    福州人林绍坚,曾任侍御吏银青光禄大夫。高宗绍兴时,移家来潮,居莲塘。林绍坚施舍田产于潮州开元寺,开元寺供奉他的牌位至今。其子孙豪富,亦多施田寺院。
    福建建阳李子昌进士,宁宗嘉定年间,偕父同来潮州落籍,子孙世居揭阳梅岗。
    福建莆田人魏廷弼,理宗嘉熙间知潮州事。有惠政,甚得人民爱戴。因家潮阳,后迁澄海,子孙世居蓬洲富砂乡。他的弟弟魏廷璧,也随后来迁,子孙世居揭阳渔湖都。
    福建兴化进士陈憺,宋光宗绍熙年间任潮州州学教授,宁宗嘉定时,知潮军州事。先后在潮州为官多年,秩满,士人百姓恳留,家潮阳濠浦。他的后裔到明清时,登第出仕的,还有不少人。
    福建龙溪人萧询,理宗端平时任潮阳县令,因卜居南桥。为潮阳萧氏始祖。子孙蕃衍,多仕宦。
    理宗淳祐间,潮阳令陈汤征徙家潮阳,今柳岗乡陈氏即其后裔。方志说陈汤征是河南固始人,当时河南沦为金国的疆土已久,陈汤征哪还能够出仕于南朝?宋代福建人喜欢认籍河南固始,陈汤征恐怕还是福建人吧。
    福建莆田人邱成满,宋度宗咸淳间以翰林承旨谪宣政大夫、潮州安置,因占籍于潮州。
    这些望族,很注重自己家族的※※和文化传统。潮汕人至今重视宗族血缘关系,应于此时奠定基础。
    再次,闽人移居潮州,将闽地风俗,从方言、民间宗教信仰到日常生活习惯带入本区。闽潮同俗,自此时已然。这一点,与地方文化关系最大,故不避拖沓,多讲几句。
    先说方言。上面谈到,自秦汉一直到唐五代,大体上,本区与广府的关系,要远远比它同福建的关系密切。当时本区的语言,与福建应该有一定的距离。因为晋唐时,本地的移民与土著关系也相当隔绝,他们使用的语言,恐怕仍旧保留了很多中原音韵。这种推测,有一个例证:韩愈刺潮,能够指挥属吏秦济、史虚己,而他跟赵德、大颠交往,一定更是可以随心所欲地畅谈,完全没有他到阳山时碰到的那种语言障碍。这不正好说明,当时的潮州人还讲中州话?宋代以后,  闽人向本地区作板块式的移民,本地早先的移民语言被覆盖了。在这种背景下,就有了“韩愈正音”的传说。这个传说载在《永乐大典》第5343卷《潮州府·风俗形胜》,抄录如下:
        郡以东,其地曰白瓷窑,曰水南,去城不五七里,乃外操一音,俗谓之    “不老”。或曰韩公出刺之时,以正音为郡人诲,一失其真,遂复不变。市井     间六七十载以前,犹有操是音者,今不闻矣。惟白瓷窑、水南之人相习犹故     。吁!  文公能一潮阳之人于诗书之习,独不能语音变哉?是未可知者。
这段传说中的“不老”音,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有人说,“不老”音是少数民族语言,是畲族话。有人说,“不老”音是中州语,是“当时的普通话”。推敲一下,第一种说法是有些漏洞。《永乐大典·潮州府·风俗形胜》引用的另外一段记载,谈到嘉定十四年(1221)知州曾噩在潮州移风易俗,可知这段文献资料来源于1221年以后编纂的宋代方志。从这个时间倒推六七十年,在南宋绍兴年间。虽然现在畲族自己的语言已经基本消失,无从知道它的原本面目,但它与汉语差别很大是可以肯定的。无法想象南宋初期潮州城会流行畲族话。后一种说法, 比较可取。细读原文,“不老”音与当时潮州通行的语言,应有所不同。说“失真”,说“不变”,都是相对于通行的话语而言。由于两宋闽人,特别是泉州、兴化二地的居民,大量移居潮州,闽南话成为本地区通行的语言,而原来本地人所操的“不老”音,也就逐渐消亡。
    次看风俗。宋代福建的地狭人稠,迫使居民转事他业。做工经商之外,业儒和出家在福建亦蔚为风俗。闽人迁潮,把这些风俗也带到潮州。南宋,好读书已成为潮州民风的一大特色。《永乐大典》卷5343《潮州府·风俗形胜》引用《潮阳志》说:
        (宋)孝宗尝问(王)大宝:“朝风俗如何?”大宝对曰:“地瘦栽松柏,家    贫子读书。” 习尚至今然。
很有趣的是,明代弘治的《兴化府志》讲述宋代风俗,也提到“家贫子读书”这句话。出家的风俗,在文献上还找不到直接材料,但是在“地理景观”一节我们已经讲过,宋代本区兴修和新建了不少寺院宫观,这些寺院宫观的修建,一定要以有人出家作为前提。宋代本区信佛风气很浓却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到现在还能够看到很多捐金奉佛或者修造祈福的实物资料。现在流行于本区和东南亚的大峰祖师崇拜,也是宋代潮州民间信佛风气的流衍。
    再谈民间信仰。宋代福建民间信仰风气特别浓烈,《宋史·地理志》都说“其俗信鬼尚祀”。由于移民大量进入潮州,有不少福建民间信仰传播到了本区。例如妈祖信仰和陈元光信仰都在宋代就已经在本区扎根。
    妈祖的原型是五代宋初莆田湄洲岛上的一位巫女,传说她能用法术为渔民解决种种危难,死后受到渔民、船民信奉崇拜,到北宋末年就被神化为能够助顺安澜的海上女神。潮州最早的妈祖庙也出现在宋代,陈天资《东里志。疆域志》“祠庙·天后庙”条记载:“天后宫……一在深澳,宋时番舶建”,可见妈祖信仰在宋代已经传入本区。南澳岛的妈祖庙是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番舶》建起的。另外,南宋修成的《临汀志》,记载着一座嘉熙年间(1237—1240)创建的三圣妃宫,说这座祭祀包括妈祖在内三位女神的三圣妃宫,是由往来汀江、韩江上的运盐船工建造的,它在潮州有一座祖庙。这条史料说明,南宋时潮州除南澳有妈祖庙外,至少还有一座妈祖庙。这座庙应该是移民所建,而往来韩江上的船工又把福建传入的妈祖信仰再从潮州传到闽西山区。
    陈元光是一位※※人物,关于他的事迹,我们在上面已经介绍过。他请建漳州,又首任刺史,很受漳州人民的尊崇,死后被庙祀。到北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陈元光被朝廷封为忠应侯,此后屡有加封,地位极为崇高。说明至迟到北宋中叶,陈元光已经从一位※※人物,被改造成为一位民间神明。这种信仰也随着移民的浪潮传播到潮州。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漳州陈元※※庙获赐“威惠”庙额。只过了几十年,潮州也建了威惠庙。现在,潮州西湖葫芦山,还保留着一面《重修威惠庙题记》摩崖石刻。石刻文说:
        威惠庙日就圯坏,邦人无有身其职者。玉牒赵希蓬毕力就事,以嘉定壬     申三月朔兴役,逾年春告成。敬书以志岁月,六弟希(禾道)书。
嘉定壬申即公元1212年。石刻说明,在嘉定壬申之前一段时间,潮州就有威惠庙。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到,宋代闽人移居潮州,促使了闽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向潮州迅速传播。
    宋元之交潮州的畲民
    在两宋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文献已经极少提到本地蛮僚的情况。大概在闽人移民的大潮中,原来在本地相当活跃的蛮僚,也加速了汉化的进程。但是,他们并没有全部汉化。到南宋后期,这些很久以前就居住在本区的少数民族,又重新出现在文献上。这时候,他们被称做“畲民”。
    畲民的称呼,最早可能是出现在刘克庄的《漳州谕畲记》中。刘克庄的文章说:
        凡溪洞种类不一,……在漳者曰畲。西畲隶龙溪,犹是龙溪人也。南畲     隶漳浦,其地西通潮梅,北通汀赣,奸人亡命之所窟穴。畲长技止于机毒矣    ,汀赣贼入畲者,教以短兵接战,故南畲之祸尤烈。二畲皆刀耕火耘,岩栖谷     汲,……有国者以不治治之。畲民不役,畲田不税(不纳田赋),其来久矣!      厥后贵家辟产,稍侵其疆;豪干诛货,稍笼其利;官吏又征求土物——蜜蜡    、虎革、猿皮之类。畲人不堪,诉于郡,弗省,遂怙众据险,剽掠省地。
比较上面引用的韩愈《送郑尚书序》和刘克庄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畲民和唐代本地蛮僚的关系。有一点是很清楚的:畲民用来武装自己的“机毒”,就是韩愈文章里讲到的“机毒矢”。至于畲民的生活方式,从这两段文字里,可以看到不同的两种类型:一种是“刀耕火种”的农居生活,一种是往来海上的航海生活。而后者,或者就是明清文献上的蛋人。下面要讲到的潮州陈懿家族所统领的畲兵,就是这一种。
    刘克庄的《漳州谕畲记》是为宋理宗景定三、四年(1262、1263)漳州畲民之乱而作,所以他说“在漳者曰畲”。其实畲民生活在汀赣潮梅漳数州之间的大山长谷中,故潮州亦有畲民。文天祥在咸淳四年(1268)所写的《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中就讲到:
        潮与漳、汀接壤,盐寇畲民,群聚剽劫累政。以州兵单弱,山径多蹊,     不能讨。畲人在宋代本来已经羁縻,作乱是因为不堪汉族豪强与官吏的侵夺    ,所以只要稍加安抚,便能和※※共处。漳州畲民之乱,就是在景定四年以    受招安、编入户籍结束的。
    宋元之间,畲民在本区的战争中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
    畲民是宋末张世杰在漳汀潮泉一带抗元所依凭的主要力量。饶宗颐先生《潮州志·大事志》载,景炎二年(1277)五月,张世杰攻取潮州。七月,张世杰带领陈吊眼及许夫人所统诸峒畲军,自潮州出师,围泉州,攻蒲寿庚,不下。元兵进攻潮州,许夫人战死百丈埔,后人建夫人庙纪念她。宋亡后,陈吊眼(又称陈遂)一直在潮州坚持抗元。和他一起抗元的,还有陈满统领的畲军。至正十一年(1351),陈满被招讨使陈梅※※,陈吊眼却越战越强。漳州方志说,陈吊眼入粤,归附他的人很多,一共有58寨。现在,潮汕许多地方还有陈吊王寨遗迹。澄海临江寨就是其中一个,寨中有“千人井”,是当年陈吊眼的部属挖掘的,井水可供千人饮用。如果以每寨千人计算,陈吊眼统属的畲军,将近六万人。至正十六年(1356),陈吊眼攻陷揭阳城,自称定王。又占据潮阳县城,一直到明朝洪武初才受安抚。
    当时还有一支畲族武装,由潮州地方豪强陈五虎兄弟统帅。《元史》卷132记载,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十月,元兵进攻潮州,“宋都统陈懿等兄弟五人,以畲兵七干降”。陈懿等兄弟五人,统领畲兵,任宋都统,疑是战乱未起时已经受地方※※管束的畲民首领。这一家族又拥有海船多艘。至元十六年(1279),元世祖就因为陈氏兄弟“出战船百艘从征宋二王”,封子官爵。陈氏家族所拥有的这支畲族武装,应该就是韩愈所说的那种“帆风一日踔数千里,漫澜不见踪迹”,习惯于海上生活的畲人。
    尽管陈吊王和陈五虎摩下的畲民,在这一时期对宋、元两朝采取很不同的态度,但是,其发展结果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宋末和元代的动乱中,本地的畲民和※※加快了融合的进程。到明代以后,本地文献所记录的畲民的活动,比前代要少得多。
    二  明清时期的潮汕民系
    明清时期的海防政策对潮汕民系和潮汕文化形成起着决定性影响。
    明朝建国伊始,便出于巩固政权需要,施行锁海政策。这一政策直接影响着明代潮州社会的整个发展进程。
    海禁政策使宋元以来潮州发达的海上贸易,受到极大的冲击。潮州海商为了继续从事海上贸易,多冒充贡使,或以通事身份,诱番船以入贡为名前来通商。正统海禁稍松,潮州海商又络绎私自出海贸易。正德年间,明※※鉴于广东地方海上贸易不可禁绝的事实,允许海外商舶由“官府抽分,公为贸易”(《明武宗实录)卷113),潮州民间私舶往来交易遂有进一步的发展。明世宗即位之后,朝廷又严海禁之令。这时,潮州的海上私市贸易已经不可抑止,南澳成为南中国海上私市贸易的中心。中外商人贸易交接于此,而后放发商舶,南下北上。从事这种海上私市贸易活动的团伙,往往以武力对抗海禁,又恃其武力攻掠村寨、截劫商船,以祈取得更多的财富,酿成几十年的潮州海寇之乱。
    明代海上贸易的兴衰起伏,在潮州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连锁性作用。
    由于实行海禁,福建下三州又有大量移民迁入本区。揭阳县计划生育办公室1985年对全县236个村寨的建村时间和迁入地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榕江流域明代创建的村落有107个,占45.3%,多于宋元以前建村总和91个。这些村落从福建移民迁入本地的占了三分之二(《揭阳县人口志》)。整个韩江三角洲的情况,还没有充分的材料可以说明,姑且举潮安县浮洋镇为例:浮洋镇位于韩江西溪西岸三角洲中部,全镇共有94个自然村,基本上建村于明代以前,其中明代建村的有61个,比宋元之前所建的村子多三分之一强。在明代所建的61个村子中,万历以后建村的只有8个。在明初至嘉靖间建村的53个村子中,除迁入地未明者11个外,从福建直接迁入的有30个,其余自本县或本州各县辗转迁入者,多数仍然是来自福建(《浮洋镇志》)。
    福建新移民的迁入,为韩江三角洲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水利的兴修和双季稻种植面积的扩大,使本地的粮食产量平稳上升。这一时期,潮州仍有余粮可以输出福建。在人口增长的刺激下,农业商品化的倾向明显加强,手工业和商业也重新繁荣起来。由于民间贸易日益活跃,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潮州从事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的人口剧增。潮人善贾的特点,因此而进一步加强,成为传统。
    经济增长促进了文教的发展。洪武八年(1375)朝廷诏有司立社学,但在潮州并未曾表现出施行效果。正统元年(1436)潮州知府王源才在本州设立社学,他自己写的《海阳县学文庙记》,叙述社学办学措施,以及学校对潮州民风所产生的良好影响,说:
        韩子远矣,是其横诈雠杀之风,又复如昔。予奉皇帝玺书,令以礼义为    教,于是遵立社学十余所,诲民间子弟;置乡校数百余处,设乡正副,萃诸     儒士月朔讲论理致,旌淑别慝。横诈者销,慕义者众。
文中的乡校指乡约所,是为了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而设置的一种教育机构。潮州举行乡约,就是从王源开始的。到正德嘉靖间,潮州※※薛侃等拜大儒王阳明为师,又回本地,聚众讲习王阳明的学说,并积极推行乡约。其时广东督学魏校也传檄各府县毁淫祠立社学。在这些官员和※※们的共同努力下,儒家文化渗透到下层社会。追远报本、荣宗耀祖的理念普遍为潮汕人接受。
    各类公私学校的兴办,使潮州人口教育程度有所提高。这在附方面也表现出来。从正德元年(1506)至嘉靖三十年(1551),一共举行15次会试,潮州中了进士的,一共有45人,占广东进士总数187人的24.1%。其中嘉靖十一年(1532)海阳林大钦高中状元,嘉靖二十三年(1544)广东进士10人潮州占了7人,都是破天荒的。由于文化水平和道德风尚的进步,本地区“海滨邹鲁”的美称又为人所津津乐道。
    嘉靖以后朝廷的严海禁之令和因此而加剧的海寇之乱,在两个方面对潮汕民系和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个方面是嘉靖万历间,纵横东南沿海的几个大海寇商人集团,在明※※军事高压的逼迫下,出走东南亚,成为早期潮籍移民。请看史书的记载:
        吴平初据南澳,为戚继光、俞大猷所败,奔饶平凤凰山。掠民舟出海,     自阳江奔安南。
        林凤拥众数千,流劫海上,猖獗多年。为官军所逐,因奔外洋,攻吕宋     玳瑁港,筑城拒守。
        林道乾,图据闽粤不遂,又遍历琉球、吕宋、暹罗、东京、交趾诸国,     无隙可乘,复之大年,攻得之。今大年王是其裔云。
吴平后来下落不明。林凤、林道乾和他们的部属在菲律宾和暹罗定居下来了。这些海寇商人的滞留海外虽然是被迫的,但他们在东南亚的开拓,却为清代以后的潮汕移民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方面,是沿海一带大村寨的建立。明末海寇之乱,本地居民多聚族武装自卫以御敌。这使潮州农村形成一批人口高度密集的大村寨。如和平、鸥汀、庵埠、塘湖、冠陇、南洋、樟林等寨子,聚众都超过万人。大型村寨的形成和自立,导致宗族势力的强大,潮汕人的宗族观念也因此而强化。
    可以说,到嘉靖后期,潮汕人在心态、观念、行为方式、语言、风俗这些方面,都有了自己的特点,潮汕民系形成并开始向外发展。
    从明万历后期开始,本区经历了数十年的动乱,一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朝严定台湾,弛东南海禁,潮州社会才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此后五六十年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到乾隆中叶,本区的粮食产出已经不敷自给。人口压力对本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有着悠久海外贸易传统的潮州商人,在※※的许可下,打造洋船,从暹罗转运稻米进口。从稻米交易开始,潮州商人在东南亚的商贸活动不断拓展。与此同时,大量潮州商民移居暹罗,形成18世纪七八十年代潮州人向东南亚的第一次移民高潮。
    由于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农民为了更高的劳动价值,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出现于明代后期的制糖、棉纺业应时而发达起来,潮糖、潮毯、潮蓝布,闻名南北。这又使得更多潮州人有可能专业从事商贸活动。最值得注意的是儒生的业商。清代的科举制度限制了许多读书人的仕进,而本地发达商贸业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儒生的业商,大大提高了潮州商人的素质;捐纳制度,又能给业商有成者带来与仕进相当的荣耀。这样,潮人善贾的传统上面,又添加了重商的成分。
    清代潮商活跃于国内外市场,随着商人们的走南闯北,本地的一些独特的民俗事象,例如潮州戏、潮州菜、工夫茶,在与中华文化其他地域分支的交流中定型,成为人们愿意承认,也乐于接受的文化特质。这是我们在下编将要详细介绍的内容,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三  近代潮汕民系的发展
    汕头开埠(1860)以后,由于※※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潮汕文化有了一些发展。
    这一时期,潮汕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传统文化正面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经历了一个革旧易新的过程。例如,汕头开埠以后,新式学堂大批出现。道光二十九年(1849)到宣统三年(1911)62年间,潮汕地区改创办新式学堂,就其较主要者统计,已经超过100所。教育模式的现代化,驱动了潮汕文化的进步,潮汕人从生活方式到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一时期,潮汕又出现三次向东南亚移民的浪潮。时间分别为1870—1910年,1926—1933年,1945—1949年。这三次移民潮,导致了海外潮人社会的生成。海内外两个潮人社会的密切联系与交往,也促进了潮汕文化的发展。
    潮汕文化的新发展在它的很多文化特质上面都有所表现,而最主要还是反映为潮汕人文化心态的进步。具体地说,有两方面。    
    一是狭隘宗族观念的拓展  明清时期本地区的社会※※条件,使潮汕人形成了十分强烈而又狭隘的宗族观念。在这种观念的笼罩下,当一个潮汕移民赤手空拳来到异乡,首先想到的是投靠自己的宗亲,再谋求发展,而后者也会义不容辞地接纳他。易于立足无疑是海外潮人社会得以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这种狭隘的宗亲关系,也使早期海外潮人社会处于“小群可合,大群不可合”(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松散状态。海外潮团的创立,远后于福建、客家和广府诸帮,就是明证。当时有人批评说:“自来国人于团结观念,散而不整,松而不固,此南北各地所同也。而我潮人尤甚,相形见绌,时见讥于人者。”(赖连三《香港纪略》)本世纪初起,这种情况显然有所改善。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海外潮团组织纷纷成立。海外潮人在加强团结的同时,更加关心祖国和家乡。他们在潮汕办工厂,建学校,热心慈善事业。有不少海外潮人在辛亥革命和※※※※中,倾斥家资,甚至献出生命。随着时代的进步,海外潮人狭隘的宗族观念拓展而为爱乡※※思想。高度凝聚力成为潮汕人文化心态的一大特点。1981年以来由世界各地潮团组织轮流主办的国际潮团联谊大会声势之浩大,影响之深远,正足以证明潮人凝聚力之强。
    二是开拓精神的发扬光大  明清时期,受地理环境和人口压力双重挤压,潮人出海经商和移民海外的风气日见炽盛,形成一种不避冒涉风涛,向海外发展的传统,孳育出勇于开拓的心态。近代以来,潮汕人的开拓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近几十年来潮商经营方式的转型和业务的拓展。与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观念相应,早期潮商的经营,采取家族管理的方式,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合一。自30年代起,已经有一定经营规模的潮人工商业,逐渐采用现代化的股份制管理形式,任用有能力有经验的高层干部进行管理,把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开,使企业管理模式更加开放。与此同时,很多潮人企业家积极拓展经营领域,从传统工商业向金融地产、交通能源、高新技术等行业进军,进而打破行业与地域界限,组成国际性大集团公司,加强了竞争能力,取得了卓越成就。潮汕人勇于开拓的文化心态在这些企业家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历明编:《潮汕考古文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
    2.黄挺编:《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
    3.邱立诚编:《澄海龟山汉代遗址》,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4.解缙主纂:《永乐大典》,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卷5343、卷5345《潮州府》。
    5.周硕勋修:《(乾隆)潮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影印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刻本。
    6.饶宗颐总纂:《潮州志》,汕头,潮州修志馆,1949年。
    7.饶宗颐:《潮州志·民族志》(稿本),原藏汕头市图书馆。
    8.朱维干:《福建史稿(上册)》,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年。
    9.国分直一著、林薇娜译:《关于南岛语族的故乡和南方蒙古族北渐问题的探讨》,铃木满男主编:《福建民俗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10.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11.张光直:《中国东南海岸考古与南岛语族起源问题》,四川大学博物馆等编:《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12.谢重光:《〈唐岭南行军总管陈元光考〉质疑》,《汕头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13.罗东升、姚代玫:《韩愈〈鳄鱼文〉与在潮祭鳄驱鳄的神话》,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等编:《潮学研究(四)》,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5年。
    14.吴松弟:《宋代福建人口研究》,《中※※研究》,1995年第2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潮汕地区地理景观的※※变迁  


    景观指人们对某一地域环境的所有感觉和印象的集合。它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统一体,或者说,是人类活动累加在自然环境上面的文化印记。在—个地域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不断开发利用,景观总是持续地迭换着,显示出这一地区文化演进的情况。实际上,在第一节里,我们在探讨本区自然环境演变的过程中,对景观的※※变迁已经有所讨论。在这一节里,我们将变换一个角度,比较系统地描述本区地理景观※※变迁的概况。
    一  纪元前本区地理景观的变迁
    下面,我们所描述的是,中原汉文化直接进入本区以前,也就是本区始建置而统属于※※※※之前的景观变化。我们几乎不可能获得有关这一阶段本区※※的可靠文献,某些地方志书上的点滴记载,大多不过是揣测之辞。我们只能借助数十年来本区的考古发现进行描述。其间免不了要有逻辑上的推断,不过,我们严守着先贤“于其所不知,阙如也”的教诲,力求摒除远离事实的臆想、这一阶段历时相当漫长,我们将它分成两个时期来描述。
    新石器时期(距今8000—3500年以前)近几十年来众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一时期,本区已经有了十分活跃的人类活动。
    距今8000~6000年以前,今天的韩江三角洲平原还是古海湾,在古海湾沿岸和岛屿上,本区的原始居※※择一些临海的低丘台地——例如潮安陈桥沟北、塔下石尾山,澄海内底和南澳象山——做营地,这些低丘台地一般高出水面l0米左右,背面有林木茂密的高丘陵作为屏障,距离营地不远的地方有小河流或者湖沼可以汲水。原始居民在营地附近的山林里采集可以食用的植物嫩叶和果实,用石铲石锛挖掘芋、薯的块茎,用石戈骨矢猎狩鸟兽。他们把被驯养的猪和牛放育在山麓草坡上。他们借助原始的独木舟在海湾中捕鱼,拾贝。海边礁石上盛产的牡蛎,更是他们重要的食物。为了把这种鲜美的食品从坚硬的蚝山中挖出,他们制造出名为“蚝蛎啄”的工具。日月更迭,年复一年,营地附近的贝壳竟然堆积如山。
    离海稍远的丘陵地带,在韩江、榕江、练江、龙江的上游和小支流附近的小山岗上,分布着另外一些居住营地。这些营地一般建立在距离河面10~30米的山顶的平台或凹地上,周围有更高的山峰围绕着,向阳而避风。在一些河谷或小盆地,营地比较集中地分布,形成颇具规模的聚居区。例如,在练江支流金溪河中游,方圆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本区的原始居民至少建立了10个营地。他们在这些营地生活了相当漫长的岁月,从狩猎、采集过渡到半农耕社会。营地中有用竹子和茅草搭起来的遮风蔽雨的棚寮,有制陶用的小型窑穴,居民们利用营地附近的瓷土和柴草,烧制陶器。金溪河就从营地前面流过。河谷的开阔处,河水潴积在低洼地段,成为小沼。河流附近有些台地已经开垦,种植起山芋、薯类和旱稻;在能够引水的低地和池沼近岸处,也点种下适合水耕的原始稻种。到距今3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上述地带,已经呈现着一派农耕文化景观。
    这一时期,本区和浙闽、珠江口之间,沿海交通开始发展起来;交通的发展带来了本区和东南沿海原始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石器和陶器风格方面的某些类同,就是这种交流的结果。
    青铜时代(距今3500—2100年前后)这—时期,大约从商代中期延续到西汉前期,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阶段。
    前一个阶段(距今3500—2800年前后),在粤东和闽西南地区,共存着一种被考古学界称为“浮滨文化”的考古学文化,我们倾向于把这种文化所覆盖的区域视为一个小方国(饶宗颐《从浮滨遗物论其周遭史地与南海国的问题》)。在这一个阶段,本区除了继续保持着同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交流之外,在交通方面由于韩江上游汀江、赣江通道的打通,通过江西为中介,同中原商周文化开始有所接触。饶平顶大埔出土的青铜戈,就是这种接触的物证。本区开始进入青铜文化时代。虽然在本区以外的一耻浮滨文化遗址中(例如福建南安大盈寨山墓葬),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青铜器,包括一些青铜工具;但是,这一阶段,本区的青铜文化并不发达,已发现的遗址中,只有少量的青铜兵器,石器仍然在生活和生产中大量使用。
    这一阶段,本区的原住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上与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同。但滨海地带和诸江河中上游和支流河谷盆地的开发面积比新石器时代晚期扩大了。大型陶器和酒器的出现,说明粮食生产已经有较大的规模,农耕文化景观越发突出;迁移式的耕作方法,在已开发地区造成一些废弃的居址和耕地,并在若干个雨季之后,滋育出次生的丰草长林。植被没有破坏。
    后一个阶段(距今2800~2100年),本区经梅江与东江、北江上游地区的交通联系也建立了,公元前355年楚灭越后,有部分越国人沿海路向南迁播,给闽粤地区带来了更为先进的之化。结果,在本区持续了几个世纪的浮滨文化,戏剧性地突然销声匿迹,一种几乎覆盖着整个岭南地区的新的文化类型取代了它。这种新的文化类型以大量越式青铜器和夔纹陶为特征。在本区,这一阶段的青铜器、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明显有越国文化的影响。
    这一阶段,南迁越国人传播的先进稻作技术对本区的景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石器中犁、锄、铲、大型锛等农具和青铜农器的使用,稻作农业的经营规模大大超过前一阶段,榕江中游出现了稻作区。原始的水稻点种耕作制度,也被火耕水耨制所替代。耕作制度的进步,使已经开垦的土地能有更多的产出,定居生活稍有保证。于是,本区的原住民开始建立比较大型的固定聚居点。粮食供应稍为充足,手工制造业也就得到更快的发展。烧陶窑场的规模扩大了;石器制作工场逐渐萎缩,取而代之,从事铜锡铸造的作坊开始出现。与此相应,人们开采瓷土、矿砂为原料,刈草伐木做燃料,郁闭的山林自然环境也留下人类活动的印痕。这一阶段,在本区的景观方面有一点值得提起的,那就是军事气氛的浓烈——近年来出土的众多青铜武器,便是明证。
    秦王朝对岭南百越之君的征服行动,似乎未曾波及本区——至少在今天,尚没有十分确凿的材料,可以证明秦人已经到过本区。秦末汉初,南越国自立于岭南,南越的君主赵佗原来是南征的秦人,居南土日久,在文化上已经越化。故其时本区虽属南越辖土,而地处边境,景观上并没有很多变化。
    二  纪元前1世纪至公元10世纪本区地理景观的变迁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汉平南越,岭南地区进入了国家版图。从这一时期起,汉文化直接进入本区,本区开始有了隶属※※政权的县郡建置。汉文化的输入,必定造成本区地理景观的变化。但要对这一时期的景观变化进行具体的描述,仍然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可能获得的有关这一阶段本区※※的文献资料,依然不多,而这一个时段的考古发现甚至比前一时期更少。下面的描述,也只是在忠实于材料的前提下,尽力而为之。这一节,仍分两个阶段来描述。
    汉晋南朝时期(前111—600)
    来到本地区的中原移民渐渐增加,本地土著汉化程度也越来越深。本区的人口仍然稀疏,生产力水平与前一时期相比,进步缓慢。农业开发所利用的土地仍以台地、低丘和山间盆地为主,稻作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在榕江、练江中上游和韩江中游河谷地段,有较为集中的聚居点。丘陵和同地依然草木丰茂,生活着水鹿、堵獾等食草动物。沿海,盛产鱼虾贝类。这些都成为居民们措取捕获的对象。在本地居民的食谱里,肉类,尤其是鱼虾贝蚌,早就是不可缺少的副食。※※的移入,为本地区带来了全新的建筑形式。在韩江东溪出海口附近,龟山之麓,新居民利用低矮山岗,平整了几级平台,营造起三合院型的汉式建筑,梁架结沟,夯土墙,瓦顶,高敞堂皇。汉式聚落景观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本区地理景观上最大的变化。
    晋室东迁,又有中原移民进入本区,这也必然会引起本区的地理景观的变化。由于资料缺乏,我们的描述只能付之阙如。唯一可能指出的是,东晋末,义熙九年(413)分东官郡(郡治在今天深圳南头)立义安郡,这是本地区设州郡一级建置的开始。义安郡领五县,众多的郡县建制,一定会造成聚落景观方面的变化。
    唐五代时期(600—960)
    唐代,潮州开发程度还是很低,生存环境仍旧恶劣。韩江三角洲许多地方还没有淤积成陆。山林茂密,野象成群。韩江和梅江鳄鱼出没,被称作恶溪。中原移民对本地高温多雨的热湿气侯很不适应。一直到晚唐,潮州都是有罪官宦的贬斥地。大历末(779),常衮贬潮州,《谢上表》上有“慰抚海隅,少安疲氓”之语;到元和十四年(819),韩愈贬潮州,《谢上表》也仍然说这里“飓风鳄鱼,患祸不测”,“毒雾瘴气,日夕发作”。
    但自从常、韩贬潮以后,本区恶劣的地理景观开始有所改善。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中原人民又纷纷南迁,移民浪潮波及潮州,使本区人口数量较快地增长,经济开发程度也有所提高。水稻成为最重要的农作物品种,韩江三角洲上部连接榕江、练江平原,有一大片稻作区。蕉麻是纺织生产最重要的原料,蚕桑也开始在本地出现。潮州郡城迁建于这一片稻作区的东部。城西葫芦山上,有贞元十二年(796)刺史李宿所建的观稼亭。当年车刺史,倚亭西北顾,大概已经是平畴一望,稻浪翻金了,到晚唐五代,为了捍卫这一片田园,竹竿山下有了堤围的兴筑。本地的陶瓷业开始崛起,潮州城西北的北关窑上埔到城南洪厝埔、竹园墩,集中了成片的瓷窑群。作为陶瓷外销的支撑,本地的海上航运也发展起来。巨舰大舶,可以乘潮上溯到潮州城下。沿海,有了煮盐的盐灶。聚落景观方面,瓦房在本地已经很常见。北宋时,陈尧佐曾经对人说,自从宋璟到岭南任节度使,教人建瓦屋,广州才有瓦屋。岭南各郡都受影响,潮州的瓦屋建得特别多 (苏东坡《与吴子野》)。揭阳新亨发现的唐代大型瓦屋遗址,就是当时聚落景观的一个实例。佛教和道教在本地流播,小北山区的一些岩洞,被辟建为石窟寺,潮州广东的地位日见提高,唐文宗开成五年(840)的敕旨已经说“潮州是岭南大郡,与韶州略同”了(《册府元龟》卷631)。
    三  公元10世纪至16世纪本区地理景观的变迁
    宋元时期(960-1370)
    宋元两代,本区进入全面开发时期。大批中原移民经过闽赣而落籍潮州,人口激增,大量劳动力的进入,促进了本区经济较大规模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本区的地理景观。首先,是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水利没施。本区西北部和北部,榕江、练江和黄冈河上中游的山间盆地、河谷坡地,建起了陂塘,农业垦殖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韩江三角洲平原的上部,利用已经淤塞的旧河道,开挖人工河芹菜沟,既可引水灌田,又可疏排积涝。潮阳河溪,乡人挖开山坡,砌石盖板填土,修建了地下涵道,又在涵道上留了18口竖井作通道,以便于清理泥沙杂物时进出。这条水渠,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工景观。其次,为了更好开发利用韩江三角洲,经过长期实践,人们找到了筑堤御水围垦农田这一形式。宋代韩煤两大支流东溪和西溪堤围已经修筑到三角洲中部,三角洲西部龙溪堡以北,江东洲和东部横山以北的农田全面开发,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农业经济环境,三角洲农业从此发展起来。
    这一时期,本区的自然资源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渔业、盐业、陶瓷业生产都十分兴旺,航运和商贸也有长足的发展,逐渐形成海洋经济类型。
    从饶平到惠来,沿海有了不少渔港渔村。小江、招收、隆井三个盐场都有规模较大的生产。大概在北宋后期,王安中路过潮州,看到潮州盐业生产的盛况,咏出“万灶晨烟熬白雪”的诗句。潮州郡城(今潮州市区)附近,陶瓷业发达。东郊的笔架山,瓷窑遍布,有“百窑村”之称。从笔架山东南的仙田钵仔山,延伸到程洋岗营盘山、后湖一带,也布满瓷窑群。这一片范围甚广的瓷器工场,生产规模可以和当时著名窑场媲美。随陶瓷业发展起来的航运业进一步发展,潮州、凤岭等大港口,樯桅林立,海舶北上泉州、兴化,以至山东,南下广府、雷、琼。
    交通事业的发展,对地理景观的变化也产生了影响。宋哲宗时,盐官李前在今澄海程洋岗虎丘山北面,开凿了长达15里的山尾溪,沟通韩江东溪和北溪,以方便小江场盐的内运,这道古运河,为本地水网,增添了一个人工正景观。从福建经本区通广州的驿路(下路。上路是由韩江上溯,从梅江过东江,而后下广州,沿途多水路,在唐代已经开通),开始修筑并不断完善。上广州一段,在南宋初,开始沿途种植树木,设置铺驿,有铺兵专管。东通福建一段,到南宋中期以后, 也屡有整治,铺石板,修石桥,修葺庵驿,行人都觉得很方便。桥梁大多为平板桥。最长的平板桥,是练江上的和平桥。南宋乾道七年(1117)开始,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完善,韩江上的桥梁也终于定型。这是一座粱桥和浮桥结合,造型独特的桥梁。它的这种特殊结构形态,一直保留到本世纪50年代。元朝,本区驿传发达,驿站制度更加健全,粤东联结闽西南与赣南的驿路建立,促进了以韩江流域为中心的闽粤赣边经济区的形成,而且一直到近代还发挥着它的作用。
    唐代本区的人口,比较集中于北部的河谷台地和三角洲顶部。到这一时期,沿海的沙陇台地和三角洲平原中上部人口剧增,东部人口比西部要密集。根据《潮州志·沿革志》记载,本区北宋的行政区划曾经有如下变更:太平兴国间东部的海阳县领6乡,西部的潮阳县领2乡;元丰间海阳县领7乡35都,潮阳县领4乡16都,其中位于韩江三角洲的海阳县延德、怀德二乡,各领11都和7都。显然,人口的增长也使本区聚落数目增加了。
    在工商业的刺激下,人口向城市拢聚,潮州城附近人口稠密。《三阳志》记载说:
        (潮州)子城外带郭而家者,西南北各五里,东以江水隔,民居才二里。     方圆十里之地人烟熙熙。
可见潮州的城市规模已相当大。在城市建设方面,潮州子城和外城的城墙相继筑成。到至元二十七年(1290)大籍户,潮州城市人口,比宋代减少。这与宋元之间潮州郡城附近的陶瓷业的衰落,应有关系。
    宗教的影响日益加强,也使景观有所变化。庙观建筑大量增加。郡城的开元寺,灵山的开善寺,在宋代都有增修。潮阳的治平寺,揭阳的双峰寺、玄元观、招仙观,海阳的甘露寺、宝福院,府城里的玄妙观,这些闻名于本地的庙观,都在宋代建成 (《明一统志》)。佛教信徒建造的浮图,高耸入云。民间,各种神庙遍布。
    游览景区的建设,是这一时期地理景观变化的新因素。府城的金山、西湖葫芦山,潮阳的东山,经过人工整治,芟草伐木,去除芜秽,建起亭台楼阁,使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配合映衬,相得益彰。有些山中岩寺,因为有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观,也成为旅游景点。
    地理景观的变化,在诗人们的诗歌中十分形象地反映出来。北宋末,王安中《潮阳道中》诗说:
        火轮升日路初分,雷鼓翻潮脚底闻。万灶晨烟熬白雪,一川秋穗割黄云     。岭茅已远无深瘴,溪鳄方逃畏旧文。此若有田能借客,康成终欲老耕耘。
当时潮州驿道两旁,已是一派富庶的农耕鱼盐景观,给诗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萌生了在这里隐居终老的念头。南宋时期,潮州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更加接近江南先进地区的水平,大诗人杨万里有《揭阳道中》诗赞美说:
    地平如掌树成行,野有邮亭浦有梁,旧日潮州底处所,如今风物冠南方。
    明代到清代前期(1370—1670)
    这一阶段,由于实行海禁,本区久远的工商外贸传统,受到抑制。农业经济却因为获得足够的劳力,有了可观的进步。地理景观也由此而有所改易。
    宋代以来韩江中上游的土地开发和三角洲的围垦,导致韩江河道的淤浅。潮州、凤岭等离海稍远的海运港口消失,为沿海的柘林、辟望、?浦等港口所取代。但是,朝廷的禁令,使潮州海商只能从事一些近海转运贸易,港口显然冷落得多。
    宋代盛极一时的陶瓷生产,因为失去运输上的支持,终于衰落。潮州城东,外销瓷主要生产基地笔架山窑,已经完全废弃。昔日那种白天烟雾缭绕、夜晚火光烛天的景象,如江水流逝,不能复返了。
    也由于海禁的影响,原来地狭人稠、居民多以贸易为业的福建泉、漳、汀三州,有大量移民迁入潮州。而本区原有人口也持续增长。
    有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韩江三角洲中下部的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很多滩涂沼泽地新垦为农田,各种水利设施不断兴建和完善。韩江各分汊河道的堤防,宋元时期所修堤段经过重修或改建,提高了抗洪能力;新开发三角洲平原中下部沿江堤段,继续修筑。韩江及榕江河口兴建海堤防潮,蓄淡御咸。与此同时,修建关涵,疏通旧河道,开挖新沟渠,保证了堤内农田的引水灌溉和排水防涝。这些河渠还用于水上交通。例如,嘉靖年间,沿桑浦山北侧山脚开凿的中离溪,除了发挥排灌渠道的功用,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成为龙溪等三都往来揭阳县城的交通要道。
    有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农业生产从粗放耕作变为精耕细作,双季稻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农业经济的商品化倾向加强。经济作物种植业崛起为最发达的商品性生产部门。甘蔗、棉麻、水果等的种植具有一定规模。嘉靖《朝州府志》记载,当时潮州种植的水果有29类,其中柑有7种,桔有2种。潮州柑已成为地方名产,郭子章《潮中杂纪》评骘说:“潮之果以柑为第一品,味甘而臭香,肉肥而少核,皮厚而味美,此足甲天下。”这些名优水果也做为商品出售。薛侃《开溪记》陈述开凿中离溪的理由,其中有一条,就说韩江西溪三角洲上莆、东莆、龙溪诸都,“出桔柚诸果”,因为河道湮塞,“贩鬻以脚,商行弗便也”,这一时期,潮汕平原的大部分土地已经开发并得到合理使用。丘陵边缘的低台地,种植着成片的甘蔗。水源充足的大田上,稻禾离离。韩江三角洲上,沉积土层深厚的地段,柑、桔成林,果实累累。地势较高的沙陇,也栽种起棉、麻。许多低丘陵和高台地开垦为果园,龙眼、荔枝、摈榔、橄榄、柿、柚……,满园飘香。
    农业经济的商品化促进了本区的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从事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的人口剧增。入明以后因为海禁妨碍外销而呈现衰退气象的潮州陶瓷业,到嘉靖年间,重新兴旺起来。在大埔高陂、饶平九村、海阳枫溪等地又建起了密集的窑群。得到甘蔗、棉麻生产的支持,制糖、纺织等新行业悄然兴起。在产蔗区,村落外搭起金字塔形的糖寮,甘蔗收获时节,村民们榨浆熬糖,热气腾腾。嘉靖后期,韩江口外的南澳岛,走私贸易相当繁荣,四方客货汇集,私番船只未曾断绝,成为一个重要的民间对外贸易港口。南澳岛隔海相望的柘林湾,也时常有番船停泊,与当地居民贸易。在海上私商贸易刺激下,造船、矿冶等行业也相当兴旺。山区出现了采矿场和炼铁炉。随着商业网络的扩展,本区固定市集的数量大增。嘉靖《潮州府志》记载了郡城之外的云步、塘湖、采塘、冠陇、辟望、悔溪等6个市集,并加按语说:
    潮七县称市集者亦繁多。特书海阳者,以其旧无志也。不尽书特志其※※, 以见岳积多也。
市集形成之后,吸引了很多从事工商业的人前来聚居,造成人口的集中。
    这一时期,本区持续增长的人口,以两种不同形态在内部流动,造成了聚落景观的不同变化。一种流动形态,是在原来聚居地周围,作浸渍式的扩散。浸渍式的扩散,往往导致人口高度密集的大乡村的形成。另一种流动形态,是向韩江三角洲平原前沿和本区西南部尚未开发的地区,作跳跃式的迁徙。结果使本地区的聚落分布趋向平衡。
    由于经济繁荣、人口增长,明代本区内县份也不断增设。王士性《广志绎》指出:
    潮州初止领县四:海阳、潮阳、揭阳、程乡,今增设澄海、饶平、平远、大埔、惠来、普宁六邑,此他郡所无。
新增六县中除饶平在成化十三年(1477)建置之外,其余五县,都在嘉靖年间建置。增设这么多县份,一方面是本区经过明代二百多年的开发,地方富庶,人口众多,就像王士性所说,“今之潮非昔矣,闾阎殷富,仕女繁华,裘马管弦,不减上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地方管理。另一方面,又与本区在嘉靖年间的海盗倭寇之乱,不无关系。新建的县邑都筑起了城池。此外,本区内的军事要地,如水寨、大城、靖海、海门、蓬洲、神泉、三河、黄冈、丰顺、南澳,都筑了城墙。这众多城池的兴建,是这一时期本区聚落景观的一种新风貌。本区聚落景观的另一种变化是大村寨的建立。这些村寨本为防寇防兵而筑。因为当时倭寇海盗,往往成群结队,动辄万数干人,攻夺乡村,肆行杀戮,而朝廷派来剿寇的官兵,也恃势劫掠百姓。百姓不堪其苦,或一村筑一堡,或数村合一寨,武装自保。这种做法,使潮州农村形成一批高墙深堑,人口高度密集的大聚落。明未清初本区的动乱,造成了一些聚落的破坏。其间,清康熙元年到八年(1662—1669)迁海界,沿海居民被迫内迁,澄海县城变成空城,沿海许多市镇村庄也废弃了(《潮州志·大事志》)。迁徙到内地的居民,因陋就简,架搭起仪能遮风避雨的棚寮,作为临时住所。这也是本区聚落景观较大的变化。
    明代,本区在景观上还有一种情况应该提起。农业经营地域的扩大,陶瓷业、造船业、矿冶业的兴起,大大加速了山林的开发,加上众多人口花费燃料,使山林的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四  公元17世纪以后本区地理景观的变迁
    清代前中期(1670—1840)
    康熙八年(1669)恢复潮州海界,二十三年(1684)台湾平定,朝廷松弛海禁法令,允许广东沿海商民人等,呈明地方官后,出海贸易。此后,本区社会基本安定,经济发展,人口蕃盛。表现在地理景观方面,最为明显的,是水利网络的建立、众多港口的兴起和聚落形态的更新。
    在农业景观方面,商品性农业经营,特别是经济作物的种植,比明代再进一步扩展。甘蔗种植面积很大。乾隆十三年 (1748)潮阳县令李文藻写过一首诗,描写潮阳的甘蔗种植情况:
    岁岁相因是蔗田,灵山西下赤寮边。到冬装向苏州卖,定有冰糖一百船。
生产技术也比明代更加精细,潮汕农民用绣花功夫来种田,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但在景观上变化最大的,还要算水利网络的建立。三角洲平原上的水利工程,筑堤之外,由涵闸和河渠两部分组成。通过涵闸将江水引入堤围内,河渠则是围内农田的灌排脉络。在乾隆以前,各个涵闸引水河渠是各自独立的,此后,逐渐系联成网,源流相通,提高了灌溉效益。在低丘台地,陂塘的建设,也由简单的筑陂拦水灌田,发展为一水之上层层筑陂,并挖渠引水灌溉远离水源的田地, 构成了规模较大的灌溉水系。人口压力,促使了人们开始了沿海低地的围垦,泥滩草坪,开垦为咸田。围垦,加剧了韩江中下游的水患,两岸的堤坝越修越高大。
    开了海禁之后,海上商贸活动,又活跃起来。庵埠、南港、樟林等港口,相继经历了繁荣时期。
    庵埠位于韩江下游梅溪西侧。清初,庵埠东面的梅溪码头,“商贾舟楫辐辏”,康熙二十四年(1685)粤海关创立,第三总口就设在庵埠。到乾隆十四年,因为庵埠的商业越来越繁荣,江浙福建的商舶丛集,为了加强管理,以潮州府通判移驻其地。于是庵埠成为韩江西汊上下转运的枢纽,千舟蚁聚,百舸争流,樯帆云漫,灯火星繁。澄城位于韩江东溪入海口,县城南门外有南港,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禁后,往来南北的商船,多在这里停泊。商人们在岸上白沙地方“建铺千百,竟聚为埠”,曾盛极一时。樟林是这一时期本区最大的港口。它位于韩江三角洲东北部,韩江北溪流过其西南之东陇后分汊出海。乾隆七年,樟林扩埠,在樟林沟两旁盖建102间铺屋,这时的樟林,已经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商港,有商船户70家,成为各种货物米谷的集散地。到嘉庆年间,樟林发展成一个分6社8街的大市镇,“闽商浙客,巨舰高桅,扬帆挂席,出入往来”,商贸活动,极为繁荣。
    商品化农业和工商业的繁荣,使本区涌现了大批殷富人家。这些富户将积聚的财富,用于宅第的建筑,引起了本区聚落形态的新变。这种聚落形态的改观,从乾隆年间已经开始。乾隆二十七年(1775)潮州知府周硕勋修纂《潮州府志》时,形象地描述了本区聚落的景观:“望族营造屋庐,一定先建立家庙,而且建得特别壮丽。虽然村坊市集里还有很多茅舍竹篱,而城里的房屋,大多数是门高墙厚,气派不凡。海阳、潮阳、揭阳、澄海、饶平、普宁、惠来这七县,居民富裕,市镇的房屋也多高脊飞檐。家里有千金积蓄的,一定要构筑书斋,雕梁画栋,并以池台竹树点缀。”到嘉庆年间,本区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许多乡村,也修造宗祠,营建三合院或者四合院式的住房。高门大宅,不仅仅在城邑市镇才能见到。这样的聚落景观,与毗邻地区有很大的不同,颇具地方特色。
    乾隆时,潮州府城成为广东第二大城市。城内和近郊“不务农业”的居民达十万户之多(乾隆《潮州府志》)。城中商贾云集,车马辐辏,外地商人来潮贸易,各自建有会馆、乡祠,作为聚会洽谈生意的场所。潮州城是闽粤赣边经济区域的贸易中心,也是繁华的旅游城市。东门之外,是最热闹的地方。四面青山,一带韩江,潮州的美景,多半聚集在这里。宋代建起的湘子桥,仍保留着梁桥与浮桥结合的特色,又兴起了桥市,成为吸引游人的去处。城边酒楼饭庄,江上花艇游船、歌吹相应,响遏行云。当时有俗语说:“到广不到潮,枉向广东走一遭。”
    近代(1840——1949)
    在※※战争的炮火中,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了。与屈辱相伴而至的,还有社会经济结构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新因素。本区,被迫开放了汕头埠,在社会经济结构和意识形态方面也有新变。这种新变,也反映在地理景观上。
    沿海商埠——汕头的兴起,是近代本区地理景观上最大的变化。汕头,又称沙汕头。这是一块南海风涛荡涤,泥沙积聚而浮露的海边沙陇。在明中叶,这块新浮露的沙汕上,已有渔船聚集。康熙末,蓝鼎元在《潮州海防记》中说“潮属港澳虽多,商艘往来,不过旗岭、汕头、神泉、甲子”。到嘉庆年间,汕头成为与樟林齐名的商埠。而汕头经梅溪,能与潮州上下交通;横过牛田洋,可达潮阳惠来;溯榕江而上,可抵揭阳普宁。地理位置的优越,使得汕头能够在嘉庆以后,取代庵埠,压倒樟林,确立粤东第一商贸港口,闽粤赣边经济区域对外开放门户的地位。并且在1862年开埠以后,逐渐超过潮州府城,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海港贸易城市。新兴的汕头以一种完全不同于旧城邑的城市聚落形态,崛起在粤东大地上。面向街道的洋式楼房,放射式的街区,显示出它开放的文化性格。
    在其他城镇和乡村,南洋华侨回乡营筑宅居,都在传统建筑形式上注入了西式建筑的因素。小洋楼在全区各地随处可见,新建的祠堂和庙宇也多如繁星。这种奇异的聚落景观面貌,用物态形式表现了潮汕人保守性格和开放意识的融混。
    同样表现出开放性格的,还有工业交通方面的景观。这一时期,潮汕有了铁路和公路,内河也开始有轮船行走。发电厂、制糖厂、纺织厂,出现在潮汕大地上,高高耸立的大烟囱成为一种崭新的景观。
    而农业方面,只有沿海滩涂的围垦,带来些须景观变化。
    现代(1949年以后)
    用地理景观作为标尺,这一时期应该分作两个阶段。
    1949—1981年是第一个阶段。与前一个时期相比,这一个阶段最大的景观变化是由平原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引起的。
    50年代起,韩江三角洲下部,第三列岛丘以南,开始河道整治。韩江北溪、东溪和西溪在这里分汊成17道支流出海,水网交错,将农田分割成几十个小围。经过整治,这17道分汊出海口被堵塞了11道,只留下6道。这些河汊加固了堤岸, 又先后在下游建设了桥闸,使河道成为平原上的水库。几十个小围合并成7个联围。在联围内,结合土地平整,建立自流化排灌渠道系统。韩江三角洲西部,通过涵闸引水,先后建成了北关、安揭、东凤、大鉴等引韩灌溉工程。榕练两江平原,则通过在榕江上游修筑大中型水库和建设拦河闸,建成了几项引榕灌溉工程。经过二十多年的水利建设,潮汕平原的水网景观焕然一新。
    水利建设的完善,保证了灌溉的用水。在这个基础上,本区开始了沿海滩涂的大面积围垦。自50年代起,到80年代初,围垦面积达到31.5万亩,占潮汕平原总面积的12%。
    在“以粮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农田水利的兴建,使潮汕平原成为全国有名的水稻高产区。踏进潮汕,平畴千里,“稻浪随风卷”,一派稻作农业景观。
    1981年以来是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政策对本区的景观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体现在交通方面。广梅汕铁路和深汕高速公路的东段延伸进本区。公路干线全面拓宽,改铺水泥路面。地区性公路,甚至乡村道路也都用水泥铺设。形成了密集而畅通的陆运网络。
    其次体现在聚落景观方面。变化最大的是汕头市,市区扩大,高层建筑林立,豪华的装修,绚丽的霓虹灯饰,显示出现代都市的风貌。其他市县城区和公路干道附近的乡镇,经过改建、扩建,也呈现了现代城镇聚落景观。乡村面貌也有很大变化,农民们在旧聚落周围营建成片的新居。这些新居,或者依照传统样式建造,或者建成带有庭院的低层小楼房。在这种崭新的聚落景观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漂亮的学校、壮观的行政大楼、装饰华美的祠堂和庙宇。显然,这些建筑中,有着传统文化观念的凝聚。
   主要参考文献:
  1.<清>廖廷臣等纂:《广东舆地图说》(据宣统元年广东参谋处重印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2,李平日、黄镇国、宋永强、张仲英著:《韩江三角洲》,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年。
  3,王琳乾、陈大石、萧有馥编著:《潮汕自然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4.任美锷、包浩生主编:《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
  5,<清>《广东舆地全图》(据宣统元年广东参谋处测绘科制图股印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6.广东省测绘局编绘:《广东省县图集(内部用图)》,1982年。
  7.吴珏纂辑、饶宗颐审订:《潮州志·实业志·矿业》,汕头,潮州修志馆,1949年。
  8,陈恺撰、饶宗颐鉴定:《潮州志·地质志》,汕头,潮州修志馆,1949年。
  9.陈鹤九主编:《汕头市综合农业区划》,汕头市农业区划办公室印行,1985年。
  10.郑奕宣主编:《汕头市农业自然资源简集》汕头市农业区划办公室印行,1986年。
  11.吴修仁著:《潮汕常见经济动物(初稿)》广东省汕头市生物学会印行,1987年。
  12.吴修仁著:《广东潮州凤凰山植物资源调查报告》,1988年。
  13.吴修仁编著:《潮汕植物志要》,广东省汕头市生物学会印行,1993年。
  14.<苏>B·C·热库林著、韩光辉译:《※※地理学:对象和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5.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16.陈历明编:《潮汕考古文集》,汕头,汕大大学出版社,1993年。
  17.黄挺编:  《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
  18.邱立诚编:《澄海龟山汉代遗址》,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19.解缙主纂:《永乐大典》,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卷5343、卷5345《潮州府》。
  20.吴颖纂:《(顺治)潮州府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影印顺治十八(1661)年刻本。
  21.周硕勋修:《(乾隆)潮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影印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刻本。
  22.萧麟趾纂:《普宁县志》,乾隆十年(1745)刻本。
  23.刘业勤纂辑:《(乾隆)揭阳县志》,乾隆四十四年(1779)刻本。
  24.李书吉等修:《(嘉庆)澄海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影印道光九年(1829)增补本。
  25.张其(曾羽)纂:《(光绪)潮阳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影印。光绪十年(1884)刻本。
  26.饶宗颐总纂:《潮州志》,汕头,潮州修志馆,1949年。
  27.潮汕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著:《潮汕百科全书》,比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772
主题: 9
帖子: 5289
注册: 2006年6月
潮汕民俗史话............... 潮州戏的渊源与形成  


    渊源:宋代南戏在潮州
    谈到潮州戏的渊源,必须先从南戏说起。中国真正的戏剧,在宋代开始出现。北宋与南宋之交,浙江温州有永嘉杂剧兴起。宋室南迁以后,这种地方性戏剧很快流行于南方各省。流行于南方的永嘉杂戏在文辞、音乐方面,与当时流行于北方的杂剧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又称南戏。
    南宋时南戏在潮州流行的情况,可以从一个间接的材料里得到反映。漳州籍学者陈淳(1153一1217)在给当时漳州知府傅伯成的—封信里讲到:
        某窃以为此邦陋俗,当秋收之后,优人互凑诸乡保作淫戏,号曰“乞冬 ”。群不逞少年,遂结集浮浪无赖数十辈,共相率倡,号曰“戏头”。逐家裒敛钱物,豢优人作戏,或弄傀儡。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观者。至市廛近地,四门之外,亦争为之,不顾忌。今秋七八月来,乡下诸村,正当其时,此风在在滋炽,其名若曰“戏乐”。
漳州和潮州虽然分隶福建广东二省,但地域毗邻,居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语言与风俗基本相同,陈淳所提到的漳州乡下在秋后搬演戏剧娱神娱人的习俗,当时在潮州应该一样流行。这则材料对于戏剧的本体,例如剧本、角色、音乐等等,未曾涉及;但在戏剧的演出体制方面,把戏棚张搭在“四通八达之郊,以广观者”这一类描写,却有着今天潮剧广场戏的形影,而使人依稀想见南戏与潮州戏的渊源关系。
    《金钗记》:正音南戏在潮州流行
    入明以后,北杂剧在上层社会,还有许多爱好者在南方民间滋长着。有不少宋元南戏旧本,经过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文人的改编,成为名作——最有名的,莫过于明初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这些改编过的南戏剧本,在语言使用、文辞修饰等方面,已经逐渐改变了原来的民间俚俗面貌。例如,原来剧本使用的方言,被通语正音所代替;剧本里的民间俗曲,也稚化而改为讲究四声、腔板的词曲。
    这一时期潮州地区的戏剧活动,从1975年12月潮安县北山溪出土的—个南戏剧本,可以略知大概。这是一个剧团演出用的手抄本。根据抄本第一页和最后一页的题签,剧本的全称是《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抄成于宣德七年(1432)。这个剧本据以抄录的原本应该是一个有插图的南戏传奇。剧本的行当角色、曲牌腔板都属于南戏体制,但是也吸收了北杂剧的某些成分,有些唱词使用了南北曲的合套,所以题目有“南北插科”字样。最值得注意的,是题目中标明“正字”两个字。正字,是正音的意思。它说明这出戏是用正音,也就是当时的通语——官腔来演唱的。那么,这个在潮州出土的南戏演出本,还不能算是潮州地方戏曲剧本。
    正字戏一直流播于潮汕地区。在这个过程,正字戏本身也经历了十分复杂的变化。清代光绪年以前,正字戏一直是活动在潮汕地区的众多剧种里面最主要的一个。它为本地群众所熟悉、喜爱。到解放后,潮汕地区的正字戏班星散,这种在本地有久长※※的剧种,才归于消亡。
    不过,正字戏《金钗记》的宾白,有很多地方使用了潮州方言土语,透露出南戏向潮州戏演化的最初信息。
    《蔡伯皆》:弋阳腔的流播潮州及其对潮州戏的影响
    南戏流行于南方民间,而南方方音多歧,于是,在它的发展过程,又渐渐生成一些地方性的支系。到明代嘉靖年间,这些地方支系中流播最广的,有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昆山腔四大声腔。这些支系都用地方声腔唱曲宾白,与正字戏用官腔演唱不同。作于嘉靖己未(1550)的《南词叙录》讲到这四大声腔流播的地域,说:
        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它所指出的地域未必就十分确切,但当时弋阳腔流播潮州,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还有一个本地出土的南戏剧本可以作证:1958年,在揭阳县西寨村明代墓葬里,出土了注有“嘉靖”字样的手抄剧本《蔡伯皆》两册。这个《蔡伯皆》剧本,是南戏四大名剧之一《琵琶记》的改编本。《琵琶记》现存版本很多,可以区分为多个地方性剧本系统。根据戏曲专家的研究,潮州出土的《蔡伯皆》,与弋阳腔剧本系统最为接近。《蔡伯皆》剧本里头采用的潮州方言,比《金钗记》更多,地方色彩更浓。
    今天的潮州戏有很多因素,来源于弋阳腔。最明显的,是用膨大鼓伴奏造成热闹的气氛。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谈到弋阳腔的特点,就说:  “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潮州戏用锣鼓伴奏渊源也相当古老。从戏剧资料看,在和《刘希必金钗记》剧本同时出土的散页里,已经有《得胜鼓》、《三棒鼓》两个锣鼓谱。这说明当时在潮州演出的戏班,已经用鼓伴奏。到清代,乾隆版《潮州府志》讲到潮州戏曲“虽用丝竹,必鸣金以节之,俗称马锣,喧聒难听”,与汤显祖所描述的弋阳腔的特点,几乎毫无二致。其次,潮州戏唱腔的滚唱——在南北曲固定的唱腔中间,插进以五七言为主的通俗易懂的唱词,用接近宾白的唱腔演唱;滚白——在唱腔中插进带有吟诵性的宾白;和后台帮腔伴唱等手法,也有弋阳腔的深刻的影响。
    揭阳出土的手抄剧本《蔡伯皆》告诉我们:潮州戏接受弋阳腔的影响,可以追溯到明代。
    《荔镜记》:已经有使用闽南方言写成的剧本
    《蔡伯皆》虽然还不能算是潮州地方戏的剧本,但嘉靖时期,在潮州已经有地方剧种出现。第一个证据是嘉靖十四年(1535)的《广东通志》已经讲到,“潮俗多以乡音搬演戏文”。第二个证据是,现在在日本和英国都保存着一个嘉靖丙寅年(1566)刊刻的题为《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的剧本。这个本子实际一萃集了《荔镜记》的戏文、诗词,《颜臣》的全部曲辞,勾栏陈三故事折和选自《西厢记》等剧本的正音北曲几个内容。
    《荔镜记》搬演的,是发生在潮州本地,而为潮州和闽南人所熟知的陈三五娘的爱情故事。剧本最后,有一段告示,说明重刊《荔镜记》的原因:    
        因前本《荔枝记》字多差讹,曲文减少,今将潮泉二部……校正重刊,     以便骚人墨客,闲中一览,名曰《荔镜记》。
从这段告示里可以了解到,在这本《荔镜记》刊刻之前,潮州和泉州都已经有传述陈三五娘的故事的《荔枝记》剧本流行。“潮泉二部”,按理应该是指分别用潮州话和泉州话写成的两种剧本,但是,二部可以合编为一本,又说明当时潮州和闽南的话语还能相通。《荔镜记》整个剧本,从宾白到曲文,都使用闽南方言写作,曲文的韵脚,也用闽南方音通押。如果仔细考究还可以发现,《荔镜记》的许多宾白和曲文的韵脚,今天用泉州音读起来比潮州音更为协谐。
    《金花女》:潮州地方戏——“潮调”的出现
    剧本《潮调金花女》是潮州地方戏业已形成的最有力证据。《潮调金花女》现在也保存在日本,一般认为,这个剧本刊刻于万历年间(1573—1620),比《荔镜记》的年代稍晚。《金花女》剧本搬演的故事,虽属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老套套,而其中所描写的人情风俗,却完全是潮州本地风光。剧本里的许多地名,如韩江、东山(韩山别名)、龙溪(即磷溪)、岗山、庄林(即樟林)等等,在今天也仍然很容易对号入座。
    《金花女》作为潮州地方戏曲的更重要的标识,还在于它的唱词宾白,基本上:使用了潮州方音。这个剧本的题目上面,特别标明是“潮调”。潮调的“调”,指的是搬演戏文的念唱声腔,一如乾隆时漳州人蔡爽《官音汇解释义》所说的“做正音:<正>用官腔;做潮调:<正>用潮腔”。所谓“腔”,首先是指戏文所使用的语音字读。例如,搬演正音戏,使用的是当时通语的语音字读——也就是“官腔”来念唱;而搬演潮调戏,念唱用的是“潮腔”——也就是潮州的方言土音。这个意义,与成语“南腔北调”中的“腔”和“调”相同。其次,“腔”也指与戏文的语音字读——主要是平仄声调——相配合的唱腔旋律。《金花女》剧本17个锦段里头,大量使用五言、七言的曲文,而所用的曲牌极少。这也与剧本使用方言土语有关。由于一个曲牌的乐曲旋律已经基本固定,而这一旋律又是根据“官腔”来制作的,例如北曲依据《中原音韵》,南曲依据《洪武正韵》, 因而,用一个曲牌来演唱用方言填写的文辞,语音和旋律往往很难和谐,也就是说,观众不容易听清楚唱词。演唱五言、七言曲文,则可以借鉴、运用民间歌谣和歌册弹词的唱法,按照方言语音的平仄音高曲折来行腔,使用这种方言的观众,很容易把唱词听清。
    《金花女》一剧的出现,是南戏的地方性支系进一步分化的结果。尽管《金花女》剧本里还有少量正字曲和官腔宾白,但大量宾白和曲文毕竟以潮州方音念唱。它标志着用潮州方音念唱的地方戏曲新腔已经基本形成,这种地方戏曲新腔,当时叫做“潮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潮汕民俗文化和名胜古迹介绍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