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老家美食及其他。 [主题管理员:林听]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5048 回帖:14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444
主题: 10
帖子: 5028
注册: 2004年9月
林兄的贴子看了很多,一直想问到底是哪人,看了感觉很亲切,俺在厦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06
主题: 32
帖子: 812
注册: 2013年6月
林听 发表于 2014-8-20 15:38
3.种海蛎。

海蛎来路不外两种:1.完全天然,野生的;2.人工养殖的。养殖又分两种:深海和浅海。深海养的个大,但是更辛苦,成本更高。这种海蛎,就是大家喜欢吃的生蚝了。浅海的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一听到养殖,很多人心头怦然一震——操,什么东西,养殖!!低档啊。

其实,所谓养殖的海蛎,跟天然并无区别,且听我慢慢道来吧——

首先,渔民们将大海蛎壳掏个窟窿,用尼龙线串将起来,一个牡蛎壳打个一结使之固定住,不至于滑动。家家户户都加班加点穿海蛎壳,串好了码在自己门前的场院里,任凭风吹日晒,去除海蛎壳上的粗粝。

接着就要插石板了。在这片滩涂上插上买来的石板,那石板30*10*150cm,在滩涂上挖坑,把那石板插着种下去固定好,扎上塑料扎带。

最后,就把串好的海蛎壳串挂在石板上。任由海中的海蛎苗附着在上面。种下的海蛎在潮汐中逐渐成长,结出肥硕的“果实”。

到了收获的季节,渔民就一把剪刀剪了尼龙线,就一整串的抬到拖拉机上,运回家了。或收购或自己挖海蛎。

我的几个朋友家庭都是专业养殖户,一年买个几万很是平常。种海蛎就是下海蛎壳串,收海蛎时累点。平时完全没事,种下去之后,也不用管理,完全靠天吃饭。

04,05年到海岛钓鱼, 经常在潮涌下去的1,2秒钟,露出大牡蛎,飞快的用刀撬下,直接生吃了。
最近几年基本没有这种幸运了
可惜没有在福建海鱼钓过鱼
玩浮游矶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519
主题: 46
帖子: 7810
注册: 2012年6月
云的故乡 发表于 2014-8-24 15:06
当做小品文来看。


全手打的。有空就过来打打练字。。呵呵呵。见笑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519
主题: 46
帖子: 7810
注册: 2012年6月
9.捡泥螺。

泥螺,在我们这叫土yi(第二声)。在我们老家,几乎没有人不爱吃的。

吃法多样:新鲜的,加洋葱辣椒爆炒,下酒是一流的;小只的,腌制成咸泥螺,就白米粥,非常爽口开胃;醉泥螺,下点老酒黄酒腌制,貌似江苏盐城一带也是挺多这么吃的。

上面说了,我们老家近海处有个葫芦形的江口。退潮后,滩涂上尽露真面目。除了种海蛎种海蛏,还有一些自生自灭上天恩赐海边人的独特珍馐。泥螺,算是这片滩涂上的一宝了。

本地的泥螺,壳极薄,可以用吹弹欲破来形容。薄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腌制泥螺时,我多放了点醋,结果一整瓶腌泥螺全都报废——壳被醋腐蚀了,变酥快被溶解了,根本吸不出泥螺壳,只好带壳吭哧吭哧嚼吧嚼吧吞了。

泥螺,跟酥螺一样,味道极为鲜美。跟别的海螺比,它的肉更嫩更软,肉就那么小巧玲珑的一坨,连着它黑乎乎绿油油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这么说可能很多人觉着恶心。其实藏在它壳内这一部分滋味最美:鲜、香、带一点大海那种腥味。

叼起一颗,舌尖一顶,轻轻一吸,你可以毫不费劲地吸溜出那块肉来。

腌泥螺,它是海边屌丝人的最爱。原因:
便宜。虽说现在物价飞涨,但泥螺价格还是比较公道的——1斤腌制好的泥螺不过26元。不过26元够你吃一个夏天了。咸得太杀嘴,舀出一小勺,10-20颗,放在蘸碟上,够下半斤二锅头了。
便捷。炒菜麻烦啊,腌泥螺,不用洗洗刷刷。立等可取食,极大解放了厨男。瓶子里一捞舀起一勺,就够下一餐饭了。
格调高。吸泥螺需要技巧,要舌尖牙齿嘴唇密切配合。嘴唇的抿、舌尖的顶、牙齿的叼、舌面贴,形成真空后,猛地一吸,肉壳分离,轻吐出壳,吞下肉,那特有的鲜香在口中回荡。

每到清明节前后,出太阳的南风天,泥螺就倾巢而出,它们喜欢在滩涂上懒洋洋爬动着,忙着交配繁衍下一代。

蛏田的沟渠里,江中水道旁,育蛏苗的池子里,到处都是。

它们身上敷着一层泥浆,这层泥浆可以用来保护自己:一则不被太阳灼伤、不至于水分丧失;二则弹涂鱼虾蟹难以吞咽。但是,它还是逃不了我们海边人的魔爪。

捡泥螺的孩子,轻轻抓起泥螺,连续捡起10+个了,像抓着沙石一样,轻轻一甩,把泥螺体表上敷着的泥浆粘液甩干净然后把泥螺扔进塑料桶里。注意,一定要甩干净,一定要塑料桶!!

不然,它就溜走了。因为没甩干泥浆的话,桶内就有海泥了,有了海泥,就增加了泥螺斧足和桶壁的摩擦系数,它就顺着桶壁慢悠悠往外溜。别看它爬行慢慢的,但是每时每刻都在蠕动,你根本发现不了,等你发现了,它们已经溜走了大半了。

捡回泥螺后,用细眼的竹篮或者厨房沥水的笊篱捞起,用海水冲洗去泥螺的粘液残余海泥。

为甚一定要海水呢?原来泥螺海生软体动物的,跟所有软体动物鱿鱼牡蛎海蛏一样,一遇淡水就拼命吸水,能吸到自己体重的1/3以上。常有一些内陆人买泥螺被海边人阴了——买的是浸水的泥螺。他们回家一煮也就发现了——水汪汪的,全是汤汁。

这几年泥螺越来越少了,偶有老家人送鲜泥螺上来,由于没有海水冲洗,我只好用自来水冲,冲洗好了之后,放在铁捞勺上箅着,沥去水分。接着还要撒点盐粒儿。受到盐分子渗透,它们会有应激反应,蜷缩起身子,渗出水来。这样爆炒时就没那么多汤汁儿了。但是,这么做,味道却比海水冲洗的差了点。没那么香。

同理,炒泥螺最忌飞水,焯水,一焯水,原味尽失。讲得就是火药旺,猛,颠勺及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3.497
主题: 4
帖子: 1172
注册: 2008年10月
当做小品文来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519
主题: 46
帖子: 7810
注册: 2012年6月
syzcf 发表于 2014-8-24 12:30
林兄文笔不错
没能成为作家
可惜了

不敢不敢,难登大雅,献丑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815
主题: 128
帖子: 3031
注册: 2012年10月
林听 发表于 2014-8-24 11:01
8.下粘网
放斗门,那时村集体(当然,后来被人承包了)所有的。我们小屁孩根本就插不进去——有时去斗门附近钓虾钓鱼,一个个管斗门的就骂骂咧咧唧唧歪歪,印象中竹鱼竿被抢了好几把。我们再也不去斗门附近了。

老家围垦的盐碱地,有的是不少纵横交错的河道。它们是四周围山上溪流流向大海的轨迹。那个河道,原先是极小的。自从村里办了个机砖厂,开挖取土烧砖,导致河道越来越宽,成了大池塘了。

咸水淡水在河道里交汇,所以物种非常丰富。经常见到河面上鱼儿虾儿欢跃的场景。

堂弟买来粘网,到河道里放粘。所谓粘网,是用极细的尼龙塑料丝钩织而成的网,网线是透明的,鱼儿一旦经过,就会被缠住,再也跑不掉了。

堂弟小我一岁,有钱,但胆小如鼠,水性不好,经常屁颠屁颠地跟在我后头。下粘网,就经常是我放下去的。当然,补到渔获就得分我一份了。

下粘网非常简单先将粘网一头固定在岸边的小树上,我跳下水去,抓着粘网往对岸游去,固定在对面的树上。然后再下水,整理下水中的粘网,使之抖开,防止抱团打结。

一般早上下网,傍晚就开始收网。有时中午还得去收一收。

鲻鱼最多,非常肥。可能由于咸淡水交汇,鱼儿的食材丰富,营养比较好。。。杀了,干煎时,只放少许油就够了 ...


这一系列小时候捕鱼的回忆文章我一直在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815
主题: 128
帖子: 3031
注册: 2012年10月
林兄文笔不错
没能成为作家
可惜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519
主题: 46
帖子: 7810
注册: 2012年6月
8.下粘网
放斗门,那时村集体(当然,后来被人承包了)所有的。我们小屁孩根本就插不进去——有时去斗门附近钓虾钓鱼,一个个管斗门的就骂骂咧咧唧唧歪歪,印象中竹鱼竿被抢了好几把。我们再也不去斗门附近了。

老家围垦的盐碱地,有的是不少纵横交错的河道。它们是四周围山上溪流流向大海的轨迹。那个河道,原先是极小的。自从村里办了个机砖厂,开挖取土烧砖,导致河道越来越宽,成了大池塘了。

咸水淡水在河道里交汇,所以物种非常丰富。经常见到河面上鱼儿虾儿欢跃的场景。

堂弟买来粘网,到河道里放粘。所谓粘网,是用极细的尼龙塑料丝钩织而成的网,网线是透明的,鱼儿一旦经过,就会被缠住,再也跑不掉了。

堂弟小我一岁,有钱,但胆小如鼠,水性不好,经常屁颠屁颠地跟在我后头。下粘网,就经常是我放下去的。当然,补到渔获就得分我一份了。

下粘网非常简单先将粘网一头固定在岸边的小树上,我跳下水去,抓着粘网往对岸游去,固定在对面的树上。然后再下水,整理下水中的粘网,使之抖开,防止抱团打结。

一般早上下网,傍晚就开始收网。有时中午还得去收一收。

鲻鱼最多,非常肥。可能由于咸淡水交汇,鱼儿的食材丰富,营养比较好。。。杀了,干煎时,只放少许油就够了。煎得焦黄焦黄。真是令人垂涎啊。

乌母鱼也不少。抓到过2斤多的,再大粘网就受不了了,被扯破撞破了。

有种鱼叫“绿泡”的,这种鱼最多。身子带点绿色,有点像沙尖鱼。但是肉比沙尖鱼细嫩,更有滋味。但是吃多了,都腻了。多是给喂鸭子去了。

淡水的有“溪刀”鱼(一种细条状的淡水鱼,喜欢聚群,很难咬钩的。)、白鲫鱼、河鳗、胡子鲶……

最讨厌的要算是毛蟹和潜蟹。它们一进粘网,就把粘网勾扯得乱七八糟的。根本解不下来,只好用剪刀剪开一口子,取下来了。
毛蟹,其实就是大闸蟹,体大而黑,一头至少一二两。

潜蟹,身上没毛,体黄褐色,有点像水田中的淤泥色。

红母蟳偶尔也能网到,大多破网而去。

我们最喜欢的就是虾了。

青虾,白丝虾,九节虾,带螯的河虾也有。有时玩疯了,就在岸边烧一堆火,捡几块石头搭个土灶,拿个盆子,煮虾吃。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55
主题: 0
帖子: 111
注册: 2014年7月
文笔不错,看看故事。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519
主题: 46
帖子: 7810
注册: 2012年6月
7.去江种种。

“去江”,是我们当地的说法。其实用现在普通话来讲,就是“去海边to do something”的统称。

去江干活,可以是前面说的撬海蛎、挖海蛏、推江、喷斗鱼……当地人除了这几种,还常干这些活来养活自个:

1.抓石蟳。

石蟳,是一种有点像中华青蟹那样的螃蟹。个小,螯、背上的壳比较粗糙,有毛。有点像青蟹和大闸蟹杂交的样子。。

石蟳是海边人美食。它比青蟹价格低了很多,但是味道不比青蟹差。价格是青蟹的1/5-1/10不到,前几年一斤还只卖5-10元。

清蒸、干煎,味道极佳。只是太小最大不过巴掌大小,小的只有三指大小。不过,小有小的好处,蒸上一盘子下酒,先吃蟹盖,蟹身抓起石蟳脚一根根啃,慢条斯理地啜着壳间藏着的蟹肉、蟹膏,能吃一晚上了。太惬意了。

抓石蟳,哪个人都可以抓的。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种——
潮水退去,石蟳喜欢躲在海边石头下栖身。在岸边,你翻起一块石头,若是有石蟳,它就高举着螯,跟你对峙着。你眼疾手快,伸出食指拇指,紧紧掐住蟹盖的后端,它就悬空被你逮了正着了。

2.割海鳝。

海鳝,是我们当地的一种有点像鳗鱼的鱼。它喜欢在近海滩涂上,身体狭长,比淡水河鳝更细更长。它一般喜欢潜在海边的淤泥中,有点像泥鳅,半晌不见露面。你要光靠手就摸,靠脚去踩,压根就是海底捞针啊……抓不到的。

这难不倒爱吃海鳝的老家人。他们到打铁店,锻打一把长长的的无刃刀。80cm左右,形状有点像倭刀,刀尖处有一个2-3cm的小钩,那小钩有点像反过来的逗号——“,”

割海鳝时,把鳝刀万淤泥一插,一拉,若是勾到海鳝,海鳝皮肤满是粘液,它想避开鳝刀,在海泥中滑行,自然就滑到头腮部,头腮部是有缝儿的啊,小钩一下子就把它的腮给勾住,割鳝刀一提,海鳝头就从淤泥中出来了。掐住海鳝头,就能把它抓起送进鱼篓了。

海鳝小的3-5两,大的有好2-3斤。它是近海比较凶猛的鱼。它力气奇大,比海鳗还要狡猾凶猛。小的割到了,很容易就把它的头掐住提起来,但是大的,就难了,它会竭力挣扎,它肌肉迸发的力气超乎我们的想象。稍一泄气就被它溜走了。溜走了,它会钻进更深的海泥,你就别想抓到他了。

家乡有一句俗语:“哑巴弟割鳝——死不放”。哑巴弟,是我们当地的一个※※时期的老人,他在世时,家贫如洗,讨海割鳝卖鳝为生,有日他割到一只大海鳝,掐住不放,立在滩涂中,对峙了许久,眼看涨潮了,有人喊:“哑巴弟,涨潮了你还不走!”他头都不抬:“这只鳝鱼不抓,我死都不走。”
遂是成名。

海鳝,肉甜美,骨刺儿少。家乡人喜欢横切了干煎,下点酱油煮煮,那个香啊!!比现在的蒲烧好吃太多了。

有时抓到太多的海鳝,大的吃了,小的吃不完。我们老家人,把切好腌制好的海鳝段儿,和上番薯淀粉,用秤砣一砸,砸成了鳝鱼肉饼。取一个圆大匾,一块块鳝鱼肉饼码好,晒干,存到冬天夏天海产品青黄不接时再吃。

晒干的鳝鱼干,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煮面烧汤的时候,放上几块鳝鱼干提鲜。非常不错。

3.挖章鱼。

章鱼跟海鳝一样喜欢在滩涂上。不过,鳝鱼喜欢软泥,章鱼喜欢硬泥。

怎么挖章鱼,我是没干过。不过,小时候听邻居高材生大叔说,海里的软体动物都喜欢有硬壳保护。章鱼没有壳,它要呆在它的巢穴里。有经验的渔民能根据洞穴的口子判断是不是章鱼,有没有章鱼。有了,用木锄铲刀就开挖了。

木锄,是一种海边人常用的工具,锄头,不是铁的,是木头削成的,挖海泥轻便,迅捷。

铲刀,有点像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币,长40-60cm,,像拉长了的月牙铲,刀有柄,可以毫不费劲地抓住它来撬起海泥。

吃章鱼,是一门学问。

首先你得会磨章鱼。不会磨章鱼,你炒出来的章鱼硬邦邦,跟咬橡皮筋似的。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章鱼磨了之后会变得那么脆那么嫩。

90年代,我们家族合作开了一家饭店,经常有客人点这道菜。

我常请挖章鱼、卖章鱼的人来磨章鱼。他们在路边随便挑拣几块我们小时候玩抓石子游戏那么大小的石头,洗净,把章鱼在这些石块上揉捻,沥去粘液,不断重复这一过程。有时还要用剁碎的包菜叶。

磨好之后,下锅爆炒。非常肉质鲜嫩生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519
主题: 46
帖子: 7810
注册: 2012年6月
未泡过的菜 发表于 2014-8-22 02:29
搬个小板凳,LZ请继续~


惊动菜兄了。

呵呵,好像自己老了。。。尽是些小时候的回忆啊,不入您的法眼。

其实自己很少有闲情坐下来码码字的。献丑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17
主题: 64
帖子: 2057
注册: 2010年5月
搬个小板凳,LZ请继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519
主题: 46
帖子: 7810
注册: 2012年6月
5.喷斗鱼。

斗鱼,是本地俗称,也叫“土袋”。其实是鲻鱼的一种。但跟我们吃的池蛋鱼(乌母)、鲻鱼、梭鱼都不尽相同。它个更小,不过食指大小颜色更深点。鲻鱼背部鳞片透点粉红,而斗鱼是青色的,颜色更深些。斗鱼喜欢集群,常在涨潮时,顺着潮信涌上滩涂。涨潮时常常可以看到无数斗鱼们在潮头欢跃戏水的壮观场景。

斗鱼,滋味不佳,它腹中有很大的消化器官,其中有个小喇叭状的器官,有点像鸡鸭的胗子,连着肠道和肝胆,这些肠胃等内脏就占了不少比例。加上它的胆很容易就破了,吃起来就发苦,肉也没什么滋味。这鱼一般就给鸭子、猪做饲料。

由于斗鱼产量极为丰富,海边人经常把它捕来晒干做饲料。

捕捉斗鱼,非常有意思,要准备:1.一长柄抄网,它有点像敞口的竹畚箕;2.退潮时抓到的螃蜞,螃蜞现在很少见了,其实是一种类似于招潮蟹的小蟹。但是螯大小一般大,壳也软一些。

渔民站在潮头,面向海面,从小桶子里抓起一把螃蜞,塞进嘴里,把螃蜞生生咬碎,使劲咀嚼片刻,使之在嘴里磨成碎末,冲着潮头,猛地一喷,螃蜞末儿像喷泉一样射向潮头。大概是螃蜞末儿那鲜美的味道吸引了鱼儿,刹那间,鱼儿跳跃着游来,转眼间就聚拢来,贪婪地专注地抢食。。。趁着鱼群集中那当头,渔民用抄网猛地一兜,一抬,几十条斗鱼进了抄网的网兜中,渔民悠然地把斗鱼倒进了鱼篓中。

喷斗鱼的技巧在于喷:

要尽可能嚼碎,这样才能保证螃蜞的肉、膏、汁嚼出味来,这样才能吸引鱼来抢食;
喷的时候要用力,面积要喷大一点。。小时候看渔民喷的样子,真有点像周星驰无厘头的喷血镜头。

喷斗鱼,在我家乡被延伸为酒后的呕吐。酒友经常这么说着:“昨天晚上你喷斗鱼了么”,“XXX昨晚喝喷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519
主题: 46
帖子: 7810
注册: 2012年6月
4.推江。

海的近处,我们都叫“江”。海的深处我们方言叫海,或者洋。所谓推江,就是在江潮退去之后,用一种网具在水洼里推着捕鱼的。

海潮退去,其实还是有潴留的,潴留的海水,顺着水道退去,涨潮的时候就顺着水道上行。这条水道,涨潮时是鱼虾打前站,退潮时总能留着些贪嘴忘返的鱼虾。这样,就成了渔民“推江”的胜地,我们都叫着水道为“港”

推江的工具,叫"tiao4".它是细长硬木(经常就是木麻黄树干)或者竹竿制的。呈“X”型。前大后小,前面叉得很开,用一根竹片拗成半圆状,绑在岔开的两根竹木上。X的交点处,像简易的轴承,可以自由活动叉开合上。X的后面短小,横截面利用榫卯接上30cm左右的木棒。网在X的前段最大,越往后越小,一直延伸到推江人裆下,这时就不过鱼篓大小了。

推江的时候,渔民把网张开,置于“港”中的海泥上,竹片压住“港”底儿,上身前倾,推动"tiao4",缓缓前行。这样鱼虾统统就被关进了"tiao4"中。

待得推江人推到发现裆下的网兜满满当当时,将网兜一解开,往鱼篓一倒,活蹦乱跳的海鲜就成了战利品。

推江,是单干的重体力活。推江时,“港”中的水阻力加上竹片在海泥中推行,需要很大的气力的。

常年推江的人,膂力惊人。我一表哥年轻时常年推江,现年60+岁了,跟他握手,稍一使劲,就能捏得我疼得直叫。。。

这活高大上。小孩,最多只能打打下手,帮忙拎鱼篓之类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906
主题: 78
帖子: 3725
注册: 2014年2月
“种”字用得好,我以前一直认为“种”指的是植物类的作物,“养”字指的是动物类的作物,现在一想,“养”海蛏之类的东西还真是和“种”在地里差不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6
主题: 28
帖子: 1234
注册: 2011年5月
挺喜欢看这些记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519
主题: 46
帖子: 7810
注册: 2012年6月
3.种海蛎。

海蛎来路不外两种:1.完全天然,野生的;2.人工养殖的。养殖又分两种:深海和浅海。深海养的个大,但是更辛苦,成本更高。这种海蛎,就是大家喜欢吃的生蚝了。浅海的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一听到养殖,很多人心头怦然一震——操,什么东西,养殖!!低档啊。

其实,所谓养殖的海蛎,跟天然并无区别,且听我慢慢道来吧——

首先,渔民们将大海蛎壳掏个窟窿,用尼龙线串将起来,一个牡蛎壳打个一结使之固定住,不至于滑动。家家户户都加班加点穿海蛎壳,串好了码在自己门前的场院里,任凭风吹日晒,去除海蛎壳上的粗粝。

接着就要插石板了。在这片滩涂上插上买来的石板,那石板30*10*150cm,在滩涂上挖坑,把那石板插着种下去固定好,扎上塑料扎带。

最后,就把串好的海蛎壳串挂在石板上。任由海中的海蛎苗附着在上面。种下的海蛎在潮汐中逐渐成长,结出肥硕的“果实”。

到了收获的季节,渔民就一把剪刀剪了尼龙线,就一整串的抬到拖拉机上,运回家了。或收购或自己挖海蛎。

我的几个朋友家庭都是专业养殖户,一年买个几万很是平常。种海蛎就是下海蛎壳串,收海蛎时累点。平时完全没事,种下去之后,也不用管理,完全靠天吃饭。

【btw】

1.种海蛎的海边滩涂,跟种海蛏的的滩涂有着本质的区别。种海蛎的滩涂砂质多,潮水退去后,海泥非常的巴实。只要你不用脚反复跺一个地方,根本不会陷下去。拖拉机摩托车都可以在这滩涂上跑着。
2.野生海蛎,滋味挺美,可能是它们没有种植的海蛎那么幸运,它们生长在潮流偏远的地方,所以摄入营养有限,成长缓慢,个极小,但是味道极为鲜美。海边老妇,干不了种收海蛎的重活。她们就提溜一个小桶,在海边礁石边寻海蛎,见到一颗挖壳取肉,一潮汐也能挖上小半桶。能卖掉最好,她们能挣上几十块钱。卖不掉也好,提回家自己吃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519
主题: 46
帖子: 7810
注册: 2012年6月
2.种海蛏。

家乡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分得几分滩涂。大多依据人口来分的。

那滩涂有点像耕犁平整好的水田,踩下去软软的,脚一下子就陷进烂海泥去,不会走滩涂的就会越陷越深,拔不出脚来。矮挫的女人就有一定风险了。曾经有一个我的伯母辈,讨小海被陷了进去,涨潮了,差点没命。

这一片滩涂,在海边人看了,简直就是一片沃土。

开春了,蛏农们先是在离家近点的地方,平整好一片滩涂,用木锄划去粗粝的泥渣,贝壳儿,利用这块地儿来育海蛏苗。村集体凑钱买来小海蛏苗。那海蛏苗细细小小的,不过婴儿剪下来的指甲盖儿大小。蛏农像下秧苗样,把蛏苗均匀地撒在平整好的“水田”里,然后用木锄轻轻敷上一层薄薄的海泥。

随着潮汐带来的海中的营养,蛏苗也逐渐成长,待得蛏苗长到一厘米左右,那时已经是清明前后了,蛏农们就要把它们连着海泥挖起,放到网兜儿,拖到海水中洗去海泥,收集出海蛏苗。接着就是分发到家家户户,各家各户就开始忙开了

下海蛏苗之前,蛏农先将滩涂地平整成像花生畦一样,两边有沟渠,便于行走,中间用木锄耙平,顺便薅去海藻海草陈年的贝壳。平整好蛏田,就开始下蛏苗了,种蛏其实跟农民下种没什么两样。蛏农们像抛秧一样把篮子里的海蛏苗,均匀地撒在平整好像花生畦那样的蛏田上。

涨潮了,海蛏苗就乖乖地钻进了海泥中。独立开始自己的成长发育了。

待得农历八月,海蛏开始发育成熟了,腹中卵巢孕育出千千万万的子孙,这时候的海蛏是最肥的。蛏农们趁着这时机开始把海蛏挖回来。

站在蛏田上,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小眼睛”。“小眼睛”——海蛏呼吸的气孔,有点像小螃蟹巢穴的洞眼,瞄准每一个滩涂上的小眼睛,一掏下去,就是一个海蛏藏在下边。

挖海蛏,我们这叫讨海蛏,像乞讨那样,伸出手去,深深扎进海蛏的气孔,食指拇指笃定海蛏,夹紧,轻轻抽将出来,把海蛏放进框中。文字描述总是那么轻巧,实际上,熟练的蛏农手在海泥中抽插一回,才能挖出一个海蛏。如果不熟练,就难免掉了海蛏,气眼不见了,就找不到海蛏了。

小时候的我,去讨过几次海蛏,心太急了,对准气眼扎了进去,可能是手在海泥中滑行偏离了气眼的轨道,没碰到海蛏,算了,换一个吧,接着又是没挖到…………把整个蛏田搞的乌烟瘴气,气得母亲再也不让我上蛏田帮忙了。

90年代之后,随着出国大潮,汇回来的一张张外币换来了沿海老家的经济极大发展,种海蛏这辛苦活逐渐淡出了村民的生活。

同时由于,沿海污染越来越严重了——2000年左右,我一个叔公辈的,把大家废弃不种的蛏田都承包了,连成一片,雇工鱼苗撒种讨海蛏,想走产业化道路。谁知道,遇上赤潮还是什么,海蛏颗粒无收,连亏几年,输得鼻青脸肿的。

本帖最后由 林听 于 2014-8-20 14:5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老家美食及其他。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